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引育促優”,河北特色產業集群活力足

2024年12月26日09:2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引育促優”,河北特色產業集群活力足

12月23日,在位於寧晉縣的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工人在對該縣多家企業的線纜進行輻照加工。 本報記者 趙永輝攝

12月23日,在位於寧晉縣的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工人在對該縣多家企業的線纜進行輻照加工。 本報記者 趙永輝攝

12月22日,在位於寧晉縣的河北歐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車間內,4台加速器14條輻照生產線分別為本地及外地幾家企業線纜進行輻照加工。

普通線纜產品一般無需輻照,但對光伏線纜等特種線纜來說,輻照是必不可少的加工環節。歐達公司銷售部部長趙合義說,輻照可提高材料的穩定性,使其耐高溫、耐腐蝕,延長使用壽命。

當日,一航電纜有限公司在這裡完成了3萬米光伏線纜輻照加工。該公司總經理劉歡告訴記者,沒有這個共享車間前,他們要將線纜發到山東、天津等地去做輻照加工,周期長、成本高,僅運費就佔生產成本的30%—40%,很不劃算,有些訂單就直接放棄了。

為啥不自建輻照加工車間?購置一台加速器及附屬設施就要1000萬元左右,日產能約50萬米,一航電纜每天需要輻照加工的產品最多也就十來萬米,設備閑置率高,自建車間不劃算。

寧晉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基地,全縣現有生產及配套企業2000多家。很多企業面臨的困擾跟一航電纜類似。

去年7月,當地兩家線纜龍頭企業萬方集團與明達集團投資4000余萬元聯合創建歐達共享車間,這是寧晉首個輻照加工車間。共享車間向全縣線纜企業共享輻照設備和技術,目前已與80余家本地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為一航線纜這樣的集群企業降本增效。

在降成本的同時,共享車間還助力集群企業提檔升級。原本隻能做普通線纜產品的鑫遠線纜有限公司,得益於共享車間,今年光伏線纜的訂單量逐漸增多,已開發出多種特種線纜新產品。

一個個特色產業集群,在河北省經濟版圖上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

產業興則百姓富,集群壯則縣域強。省工信廳數據顯示,1至10月,全省333個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38540.39億元,同比增長8.8%。33個特色產業集群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50%。其中,6個集群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超50%。

今年以來,河北省明確路徑,因群施策,“引育促優”(引方向、育龍頭、促共享、優生態),推動特色產業集群向“新”而行、向“質”圖強、向“上”突圍。

“引方向,頂層設計日益完善。”省工信廳民營經濟發展處負責人說,今年10月,河北省印發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指引,對重點集群“一群一策”制定工作方案,梳理產業鏈關鍵節點和供應鏈瓶頸,針對性提出發展突破路徑和推進措施,細化工作舉措,為市縣發展集群提供指引遵循。

發展特色產業,龍頭企業是核心。

在唐山高新區,圍繞開元、開誠兩大領軍企業,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產業集聚的“葡萄串效應”不斷凸顯。特種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市場佔有率均居全國第一。

育龍頭,增強發展動能。河北省實施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行動,累計培育“領跑者”企業608家,帶動3200余家集群企業協作配套。125家“領跑者”企業研發產品填補國內外空白。

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以傳統制造業為主,普遍面臨成本逐年上升、利潤空間趨窄等問題。如何進一步推進產業集群抱團發展、降本增效?

河北給出答案:促共享,打造資源配置新模式。

今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在全國率先聚焦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共享智造”工作,推進建設共享平台、構建共享車間、搭建共享工廠、打造共享載體等,讓中小企業抱團向精細化、專業化轉型升級,提升整體競爭力。

唐山機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廠、無極綠色共享門業智能制造工廠、清河羊絨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目前,河北已有安平絲網、清河羊絨等60個特色產業集群的95家企業探索開展“共享智造”,生產成本降低8%至10%。

河北省以“領跑者”企業為核心組建集群創新聯盟和產業技術研究院189家,開放共享各類研發機構309個,形成科研合力、促進成果轉化。

生態好了,縣域特色產業才能加快立起來、強起來。

華密新材在北交所上市,尚太科技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中航上大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河北省征集有上市意願的特色產業集群企業入庫培育,組織省上市公司協會及証券公司等服務機構精准輔導集群企業,已有24家集群企業在上海、深圳、北京交易所上市融資。

河北著力優生態,厚植集群發展沃土。省工信廳聯合金融機構創新開發39項專屬信貸產品,推動214家集群企業開展股份制改造,搭建省內產業集群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平台,開展原材料、零部件、產品等省內外系列產需對接活動,提升集群間產業鏈配套協同能力,不斷打通省內產業鏈微循環。

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河北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省工信廳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特色產業集群內,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9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8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9家,佔全省總數的63%。全省特色產業集群制修訂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4750項,有效期內專利14萬余件,爭創國家中小特色產業集群17個。(記者米彥澤)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