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5年河北經濟怎麼干 ——
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7月16日拍攝的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本報資料片)本報記者 趙杰攝
整理/本報記者 魏雨 制圖/孫濤
閱讀提示
12月24日,中共河北省委十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舉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今年河北省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謀劃部署明年經濟發展的“路線圖”。
凝心聚力謀發展,敢作善為抓落實。與會同志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堅持干字當頭,乘勢而上,打開河北發展新天地,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
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河北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態勢更加鞏固,穩的勢頭有效延續,進的步伐堅定有力,好的因素逐步累積。
糧食總產量781.8億斤,創歷史新高﹔1至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7%﹔1至10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1.1%,其中“新三樣”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3倍……今年河北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許多方面發生令人鼓舞的可喜變化。
這一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帶動效應加速顯現。
11月28日,“AI+機器人”領域獨角獸企業梅卡曼德雄安總部揭牌。這意味著雄安新區創新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協同發展亮點紛呈。更多在京央企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等落戶河北﹔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52.6%﹔1至10月,全省接待京津游客人次佔比15.1%﹔“河北淨菜”北京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抓住用好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河北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省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會霞表示。
這一年,創新驅動發展的活力持續迸發。
今年6月,東方物探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河北在該獎項上實現主研項目一等獎零的突破。
不單是這一項,2024年河北在創新領域碩果累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應享盡享﹔省屬國企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快速增長,研發投入強度穩居全國省級監管企業第一方陣﹔創新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拓展,涌現中醫藥定量化研究、燕山大學納米孿晶超硬材料等一批創新成果。
創新,加快河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鋼鐵行業環保績效創A推動綠色轉型,全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綜合算力指數躍居全國第一,進一步形成了發展的比較優勢。
這一年,深化改革開放的舉措取得實效,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
9月8日,2024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發布,石家庄市“探索推進招標投標‘雙盲’評審改革”成功入選。
持續深化“雙盲”評審改革,河北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來各類經營主體點贊。
“高效辦成一件事”惠及廣大企業和群眾﹔12345熱線增設手語視頻功能,為聽障人士提供無障礙服務﹔加大助企幫扶力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河北省成為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的5個省份之一,越來越多的企業用腳投票河北。
“河北發展的基礎越來越好,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與會同志紛紛表示,這一年來的發展態勢,更堅定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
在大局下行動,在關鍵處發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
會議強調,要堅決落實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沿海地區優勢、縣域經濟優勢、產業體系優勢、資源稟賦優勢,奮力開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與會同志表示,要牢牢把握黨中央精神與河北實際的結合點,在大局下行動,在關鍵處發力,以系統觀念和創新舉措,實施攻堅突破,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
對河北而言,全力以赴辦好國家大事,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切實把重大國家戰略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11月6日,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在雄安新區揭牌成立,聯盟吸引了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積極參與。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高千峰說,未來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聯盟將在推動創新合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吸引更多北京獨角獸企業落戶雄安﹔辦好第二屆未來之城場景匯……隨著創新氛圍越來越濃,雄安將努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推動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取得更多成果,河北省對明年工作作出明確部署:持續抓好雄安新區首批疏解項目建設,同步謀劃布局創新鏈產業鏈,努力吸引更多在京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等落地。
擴大內需,既是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發展主動性的長久之策。
針對擴大有效需求,會議作出一系列安排: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落實“兩新”政策,深入推進河北省“兩重”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提高投資效益,夯實經濟回升向好的根基。
對此,李會霞表示,河北省可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豐富文旅業態,策劃推出賽事、攀岩、演出、會展等活動,打造商、旅、文、體、展聯動消費新地標。
今年7月,河北省“12345熱線+”創新經驗成功入選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優化政務服務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典型經驗案例。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河北省明確提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加大港口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力度,積極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活力。
12月3日,河北省首家省實驗室——燕趙鋼鐵實驗室在唐山曹妃甸揭牌。依靠科技創新,河北將推動鋼鐵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創新增動能,明年河北省將繼續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進一步發揮燕趙實驗室作用,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讓科技、產業、資本緊密對接,更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示范應用。
縣域經濟是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潛力所在。如何充分發揮縣域經濟優勢?
今年6月,《河北省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行動方案》印發,河北省在全國率先聚焦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共享智造”工作。
著眼做優做強特色產業,與會人員表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培育龍頭企業,運用共享工廠、眾籌科研等模式,降成本、提質量、增效益,提升特色產業集群競爭力。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把新質生產力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各市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為基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以新質生產力要素賦能,河北為傳統產業加裝“新引擎”。
12月中旬,在河鋼集團張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條氫冶金綠色汽車板連鑄生產線投產。從直接還原鐵、特材到汽車板鋼坯,綠色鋼鐵的鏈條不斷延伸。
“河鋼集團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優化工藝流程,聚焦市場和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推出更多單項冠軍產品,加快實現‘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變。致力於打造綠色鋼鐵,將鋼鐵創A成果轉化為綠色競爭優勢。”河鋼集團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說。
打造以新工藝新材料為重點、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鋼鐵產業﹔打造節約集聚、創新發展的綠色化工產業……2025年,河北將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在新質生產力引領下讓“老樹發新芽”,重獲競爭優勢。
新興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今年4月,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登上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掌握碳化硅單晶制備關鍵技術,讓企業得以領跑產業新賽道。
在新興產業領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產業是河北省牽頭的京津冀協同創新重點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河北省具備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
明年,河北省將打造中西並重、醫藥與生物制造相結合的生物醫藥產業,加強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推進中醫藥定量化,培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打造技術優勢明顯、成果高效轉化的電子信息產業,引進行業領軍企業,配套上下游優勢企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打造區域合作、協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攜手京津推進關鍵技術攻關,持續優化產業布局,開放車路雲一體化場景,帶動產業加速發展。
發展新質生產力,還在於培育未來產業,下好未來產業先手棋。
打造算力算法數據一體開發、應用場景豐富的數字產業,將成為河北未來產業布局中的一項。
位於廊坊的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運營一年有余,發展勢頭強勁。該中心的算力服務,讓多家企業拿到人工智能的入場券,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冉冉升起。
“河北省綜合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算力優勢突出。接下來,我們將緊密對接京津算力需求,提高算力監測水平,為各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提供公共算力服務,不斷豐富算力應用場景。”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負責人趙紫銅說。
打造空天地一體、通導遙融合的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產業,明年河北省將以中國星網等央企為龍頭,發揮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作用,促進國內外創新資源要素集聚。
風物長宜放眼量。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河北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記者周聰聰、魏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