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讓文物活起來,把河博帶回家

2024年11月29日08:3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文物活起來,把河博帶回家

11月19日,位於河北博物院二樓的河博集飾文創品牌店,工作人員正在制作手串。本報記者 田恬攝

11月19日,位於河北博物院二樓的河博集飾文創品牌店,工作人員正在制作手串。本報記者田恬攝

以河北博物院館藏文物錯金博山爐為靈感制作而成的微雕飾品文創,其爐蓋可打開。河博集飾文創品牌店供圖

以河北博物院館藏文物錯金博山爐為靈感制作而成的微雕飾品文創,其爐蓋可打開。河博集飾文創品牌店供圖

11月19日,河北博物院負一層文化創意空間,櫃台上擺放的金縷玉衣文創冰箱貼。本報記者 田恬攝

11月19日,河北博物院負一層文化創意空間,櫃台上擺放的金縷玉衣文創冰箱貼。本報記者田恬攝

“這邊的幾個小飾品是根據河北博物院館藏的山字形器、錯金博山爐等文物制作而成的。”11月19日,在河北博物院二樓的河博集飾文創品牌店,工作人員正在向游客熱情介紹著櫃台上陳列的文創商品。

“我特別喜歡這件錯金博山爐的小飾品,真是沒想到一件小小的產品能做這麼精致。你看,它的爐蓋能打開,然后透過這個小小的放大鏡看到裡面用微雕技術刻成的完整的錯金博山爐,真是太可愛了。價格也不貴,幾十塊錢買一個戴在手上好看又有文化范兒。”游客杜夢潔向記者展示著手中的挂件,她告訴記者購買文創讓人有一種“把旅行見聞帶回家”的感覺,直言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近些年,隨著全國各大文博場館越來越熱,河北博物院依托館藏文物設計的文創產品也開始頻頻出圈,博物院內的文化創意空間、河博郵局、河博茶咖和新開業的河博集飾等文創品牌店,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購物打卡。

“帶它出門怎麼凹都好看”“河博和TA的鴿們兒”……以錯金博山爐為靈感設計的博山靈獸針織包、以河北博物院廣場上的鴿子為靈感設計的黃銅藝術標尺……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創產品,以活潑熱鬧的方式“活”起來的同時,又為游客演繹出了別樣的生活美學。

打卡蓋章、非遺制作體驗、“萌萌噠”文創……在河北博物院負一層的文化創意空間,為了讓游客能夠更近距離地接觸到商品,更是整體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寬敞明亮的商店內,各種各樣有顏值有內涵的文創產品擺放在游客觸手可及的地方,不少參觀完展覽進來的游客在櫃台前挑選著心儀的“寶貝”,准備把它們帶回家。

“那啥,你家冰箱給我們騰個地兒唄。”在冰箱貼櫃台,游客王浩智手上拿著挑好的錯金博山爐、透雕龍鳳紋銅鋪首、青花釉裡紅開光貼花蓋罐冰箱貼,指著展板上的廣告語向記者打趣道,說啥也得讓自家冰箱給河博的冰箱貼騰個地方。

雖是一句玩笑話,卻不難看出大家對河博文創產品的喜愛。漫步整個文化創意空間,記者看到除常規的冰箱貼、書簽、帆布包等文創產品外,還有瓷器、熏香以及以河博鎮館之寶為創意研發出的慕斯蛋糕、挖寶蛋糕等甜品。

被戲稱為河北博物院“顯眼包”的長信宮燈是河博的明星文物,在文創商店,它的衍生品同樣很“顯眼”。

“想象一下,床頭櫃上放著一盞長信宮燈小夜燈,是不是別有一番韻味?”來自保定的游客林戰輝購買了一盞長信宮燈小夜燈。此前他在短視頻平台偶然間刷到了這盞燈,當時就被這件文創“種草”了,直言真是沒想到文物也可以這麼萌。

除小夜燈外,文創商店的展台上擺滿了與長信宮燈有關的文創產品,如搪瓷杯、徽章、回形針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圍在一起挑選著。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的長信宮燈,穿越兩千年時空,如今以文創產品的形式走進了游客的生活中,這些文創產品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設計而成,整體形象靈動、飄逸,讓不少年輕游客“路轉粉”。

今年八月底,河北博物院就精選了200余種近年研發的文創產品,在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進行了集中展示,從經典到創新,種類繁多,琳琅滿目,河博展位還提供特色紀念圖章,免費供觀眾加蓋,同樣“圈粉”無數。這些依托館藏文物制作而成的極具辨識度和特色的文創產品既能讓游客回味“看過的歷史”,也能記錄著他們“走過的世界”,還能把鐘愛的“文物”帶回家。

近年來,河北博物院致力於讓文物“活”起來,依托院藏文物資源,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和推廣工作,從豐富多彩的館藏文物中汲取靈感,推出了許多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

其實,不止河北博物院,近些年來,全國各大文博場館依托館藏文物制作的各種各樣的文創產品同樣越來越火熱。今年7月下旬,一款以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為設計靈感的冰箱貼,上架兩小時賣出1700個,上架三個月銷量近8萬個,連帶著徽章、書簽、鑰匙扣等同系列文創銷售總額突破千萬元。此外,還有杭州博物館的影青釉裡紅高足瓷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彩繪雁魚銅燈、敦煌研究院的紙雕燈、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鴛鴦蓮瓣紋金碗、三星堆博物館的三星堆變臉冰箱貼……用高度還原“爆款”文物的文創產品搭建起一座“微型博物館”,而這些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文創產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游客帶回家中,在滿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時,也在傳播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記者田恬)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