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借港”出海,從黃驊駛向洛杉磯

2024年11月26日08:3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借港”出海,從黃驊駛向洛杉磯

圖為11月16日在黃驊港拍攝的“合遠”號貨輪。歐振國攝

圖為11月16日在黃驊港拍攝的“合遠”號貨輪。歐振國攝

11月16日上午,黃驊港。裝載白溝箱包、蠡縣手套、勝芳家具等貨物的“合遠”號貨輪,緩緩駛離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這艘船將經停上海港,然后穿越太平洋抵達美國洛杉磯港,預計用時16天。

這是我國北方第一條以快航模式運營至洛杉磯港的集裝箱國際班輪航線,標志著重組成立后的河北港口集團航線運營取得新突破,打通了京津冀乃至中國北方地區至洛杉磯港的最快海運通道。

藍色海洋中密織的航線,是河北省與世界對話的紐帶。河北港口集團先后在黃驊港新開辟6條集裝箱航線,通達日本、韓國、東南亞、中東、印巴等國家和地區。美西航線是從中國港口出發經太平洋通往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航線。相比周邊港口的美西航線,該快線可縮短運輸時間7-9天,更好滿足跨境電商產業高時效需求。

曾經,因為有港口無美西航線,河北產品運到美國西海岸,要陸運至上海港再走其他航司美西快線,企業物流成本較高。河北港口集團認識到,必須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美西快線。

任務,交到河北港口集團合德海運公司手中。這是一家內外貿兼營的集裝箱航運企業,擁有成功運營中東、印巴航線的經驗。然而,與這些外貿航線相比,開辟美西航線難度更大。因標准嚴苛、流程復雜,該航線被稱為航運界“天花板”。

第一個難題是,直航洛杉磯港,還是找一個“中轉站”?

對此,大家意見不一。合德海運董事長李文勇琢磨了一番,決定帶大家到外面“吹吹風”。2023年10月明確開通美西快線目標后,他們奔赴上海港、洛杉磯港等地調研,謀劃整體設計、產品定位。

結合實際,創新方法,合德海運選擇“借港”出海,決定先開通上海港到洛杉磯港航線,運營成熟后,再開通河北港口——上海港——洛杉磯港的航線。

這種模式有三個好處:其一,從上海港學到外貿航線方面的先進經驗,縮短航線開通時間﹔其二,助推河北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航線貨源主要以跨境電商貨物為主,輻射京津冀地區25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其三,提升船舶裝載率,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保障航線運營質量。

具體操作上,合德海運組建了一支“尖刀團隊”。今年2月份,他們從公司總部、長江片區、山東片區等地抽調骨干力量到上海,組成20人的上海運營中心團隊,開始攻關。

其中,最難的一關,是對接美國業務操作系統。合德海運總經理陳莉介紹,美西航線因貨種品名豐富、體量大,貨物申報時效要求高,無論是船司業務單據傳輸需求,還是客戶對貨物全鏈條跟蹤要求,都需要一個強大的業務系統作支撐。合德海運原有的近洋航線系統又不匹配,需重新開發對接。

面對困難,上海運營中心航線管理部經理龐俊雪與合德海運運營操作部經理陳增彥、信息技術總監趙岩等人成立小組,全力搭建系統架構邏輯。吃飯時在研究、回到宿舍還在研究,一個月內完成幾百次數據測試……大家都想在測試環境下排除一個個問題,讓系統逐步完善起來。“但對於首航時能否在業務系統環境下向美國海關成功傳輸報文,大家心裡依然沒底。”龐俊雪說。

今年3月15日,他們積極與有關客戶協商,嘗試向美國先發第一張單証。

大家精神高度緊張,圍坐在一起,緊緊盯著電腦屏幕。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收到報錯提示,立即修改,再發送,再等待……第一張單証終於被美國海關部門接受,成功實現業務操作系統與美國端對接。

為了這一刻,運營調度部經理李昆白天與國內相關部門對接、晚上與美國相關部門對接,每天工作夜以繼日﹔家在上海的銷售客服部經理李超,走訪客戶100余家,一個多月沒有回過家﹔行政管理部經理秦麗嬌離開2歲的女兒,隻身赴滬……

第一家由中國企業運營的點對點直航洛杉磯港的快線,開通了。2024年3月21日18時10分,“合德大西洋”輪由上海港外高橋五期碼頭完成裝船作業啟航,13天后停靠洛杉磯港。

如今,北方首條直航洛杉磯港的美西快線,開通了。合德海運創新採用快航模式,搭建河北港口到美國的航線通道。河北省腹地企業可以在河北口岸就近辦理報關、查驗、放行等手續,其產品可直達洛杉磯港。合德海運計劃投入5艘船舶,實行周班運營。

建設更多高標准國際航線,構建開放新格局。“我們將打造心系河北發展的遠洋快航航運品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航運物流服務。”李文勇說。(趙建、戴春陽、郭豐愷)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