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南陽遺址千年古城開啟雄安“城市時代”

2024年11月22日08:36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南陽遺址千年古城開啟雄安“城市時代”

“京津冀協同發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對話交流活動”舉辦

南陽遺址千年古城開啟雄安“城市時代”

11月21日,“京津冀協同發展:燕文化考古雄安對話交流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來自京津冀三地的相關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分享考古發掘新成果和工作理念,展望京津冀地區文物考古事業傳承發展,以考古視角探尋歷史、感知未來。

此次活動由河北省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指導,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北京考古學會、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主辦。

“雄安地處燕南趙北,燕文化內涵豐富,南陽遺址、燕南長城等均發現燕文化蹤跡。”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宣傳網信局局長邊建國表示,京津冀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同屬燕文化圈,希望三地文物考古領域能夠實現更多合作,在文化歷史內涵發掘闡釋、活化利用等方面探索更多新路徑,深入挖掘雄安文物價值內涵,讓陳列在雄安大地上的文物“活起來”。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始終堅持考古先行。“2017年,國家和省級文物考古研究機構組成9支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開展雄安新區全域考古調查工作,調查發現文物遺存263處,摸清了雄安新區的文物遺存家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文瑞介紹,堅持考古先行,雄安新區開創了“先考古、后出讓”考古前置的雄安模式,為新區規劃建設騰挪了空間,保障了新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經過考古人7年多來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確認8座傳承脈絡清晰的古城遺址。其中,位於容城縣晾馬台鎮的南陽遺址是雄安分布面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年考古勘探發掘確認了南陽遺址始建於戰國中晚期,包含一大一小兩個城址。南陽遺址群文化遺存時間跨度近三千年、文化演進脈絡清晰,是一個重要標尺性考古基准點。”會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曉崢介紹了雄安新區開展考古工作7年多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和經驗。提及南陽遺址考古發掘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南陽遺址是迄今為止雄安新區考古發現最早的城市文明,結合2017年發現西漢時期“易市”陶文陶片,為尋找東周時期燕國南部城邑“易”實現重大突破。同時,南陽遺址千年古城開啟了雄安新區的“城市時代”。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是新時代賦予考古人的新使命。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郭京寧介紹,在京津冀考古協同發展方面,該院希望與河北、天津的考古單位聯合申報多個學術課題,例如紅山文化研究、燕山南北地區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過渡時代的考古學研究、長城考古研究、大運河考古研究等重大學術研究。在考古發掘和調查方面,故宮博物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不少在京單位參與了雄安新區建設的前期考古工作。不斷加深的合作,推進著京津冀考古事業的協同發展。

“在考古領域,京津冀三地歷來堅持資源共享、人才共建、項目共同參與。比如剛剛結項的天津市薊州區千像寺造像保護工程項目,就是京津冀三地專家聯合實施參與的。”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白俊峰介紹。下一步,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以燕文化考古和運河考古為重點,推動京津冀三地更多考古項目合作。在人才交流方面,實施專家互派,加大交流力度,推動科研合作。同時,推動三地共建相關專業期刊,為考古學科的發展搭建學術平台。(記者曹錚、李暢)

(責編:楊文娟、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