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心儀崗位,要做怎樣准備

找到心儀崗位,要做怎樣准備
——河北省高校大學生就業調查(上)
11月2日,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教師張詩佳(左)參加河北省2024年高校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供圖
“未來要去哪裡發展?”“追求穩定還是接受挑戰?”……當前,各高校都在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園招聘會,但一些大學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崗位時,卻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學生為找到心儀的職業崗位應該做怎樣的准備?高校如何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乃至職業成長力?記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明方向 生涯教育讓學生“謀事在先”
11月1日,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業2025屆畢業生王瑞鑫收到了北京金朋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錄用通知。
“自從上大學,我就開始考慮未來選擇怎樣的職業。這幾年,我上過生涯教育課程,聽過許多生涯教育講座。最終,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我選擇了這個職業。”王瑞鑫說。
剛考上專科時,王瑞鑫一度很迷茫:“沒有特長,未來工作將會是什麼樣的?大學到底該怎麼度過?”
王瑞鑫入學不久就到生涯規劃指導室進行咨詢。當時老師給他描繪了未來可選擇的不同路徑,並告訴他選擇了方向還需要如何去努力。
通過有針對性的職業探索,王瑞鑫逐漸燃起對專業的熱愛。
在專業學習方面,他連續三年獲得綜合測評成績第一的好成績,還主動考取多個專業証書。2023年,他參加全省專升本考試,成功考入本校本科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業。
升入本科后,王瑞鑫也沒有鬆懈。他組建了“密不可透”科技創新團隊,在老師指導下,成功研發一款新型超低溫密封旋轉接頭,並憑借此項目獲得2023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
凡事預則立。在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崔玲玲看來,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就業前的重要一環。
“職業生涯規劃猶如一座指引方向的燈塔,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崔玲玲說,越早對未來的人生進行職業規劃,越能盡早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為此,學校緊扣專業特性,著眼於學生職業發展全周期,構建了以“認知+體驗→規劃+提升→行動+適應”為主線的行動式職業生涯課程矩陣,引導學生盡早開展職業規劃,切實提高求職競爭力。
為此,學校還打造就業創業活動月、生涯體驗周、職業規劃大賽等活動品牌,為學生量身定制職業生涯發展檔案,激發規劃意識,強化能力儲備。其中,就業創業活動月已連續舉辦8屆,累計參與學生超10萬人次。
不僅是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近年來,河北省各高校高度重視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設置專職教師配備標准,配齊配強專兼職教師,組建了40名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專家庫。
今年,河北省還新遴選4門就業指導名師金課、5個優秀生涯咨詢特色工作室,省級名師金課、特色工作室數量分別達到30門、15個,形成以特色工作室、示范課程為載體,課程建設與職業咨詢相融合的生涯教育基石,全面提升職業生涯教育水平與實效。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將繼續推動各高校以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和相關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咨詢輔導能力,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理性、積極地求職擇業。
提技能 實踐鍛煉成求職“加分項”
11月11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釀酒工程專業三年級的趙昕玥,走進葡萄酒實訓中心,從發酵罐中取出了6管35毫升的葡萄酒樣本,並冷藏起來以備后續的實驗。
2017年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圍繞葡萄酒生產各環節,建設了葡萄酒實訓中心。根據生產實際分季節、分年級安排學生來參加涵蓋篩選、釀造、貯藏管理、分析檢驗及市場營銷等各環節的實踐鍛煉。
“學校建立的葡萄酒實訓中心就像是葡萄酒工廠,我們不用走出校門,就能體驗實踐葡萄酒的生產過程。經過實習,課堂上的理論得到應用,為后續就業奠定基礎。”趙昕玥向記者介紹。
如果說,校內實訓基地是技能的“練兵場”,校外實習則架起了人才供求的橋梁。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與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昌黎葡萄酒業有限公司、朗格斯酒庄(秦皇島)有限公司等40余家葡萄酒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通過實習讓公司的生產需求、學生的專業技能、學校的科研資源實現了有機對接。目前,我校已形成了認知實習、現場教學、校內實訓、車間課堂、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河北科技師范學院食品科技學院院長侍朋寶介紹。
今年暑期,該學院2024屆釀酒工程專業畢業生董宇潔成為“職場新人”。“去年我被選派至中糧長城桑干酒庄懷來有限公司社會實踐,既鍛煉了我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讓企業了解了我。”董宇潔說。
在侍朋寶看來,通過協同育人的方式,提早讓學生接觸企業,學習應用型課程,對求職就業非常有益。
“在實習過程中,大學生可以學習和掌握溝通技巧、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擁有豐富實習經驗的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通常更具競爭力。”侍朋寶說,未來,他們將以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依托,加強校企合作與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實現“從學生到員工”“從校門到廠門”的無縫銜接。
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充足的見習實習機會,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更是推進就業工作的重要練兵場。
記者採訪中發現,河北省越來越多的高校通過校企聯合育人等形式,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歷練成長,邁好步入職場的關鍵一步。
強保障 專業化服務指導更精准
日前,張梓良和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頓時覺得輕鬆了不少。
張梓良是華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21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升入大四以后,他就開始關注各種招聘信息。進入10月份,陸續有企業到學校舉辦專場招聘會,但是簡歷的制作讓張梓良犯起了難。
“簡歷該怎麼呈現才能突出個人亮點?”“各種實習經歷是不是都得列上才顯得經驗豐富?”“求職意向如何更突出?”……帶著這些問題,張梓良求助了學校的就業咨詢室。
“求職意向的字號可以偏大一些﹔實習經歷要根據崗位的不同有所側重……”就業指導老師馬洪保詳細講解簡歷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在華北理工大學舉辦的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上,張梓良大方主動地介紹自己的優勢,從容面對考官的提問,最終收到了簽約通知。
“這就是我們就業指導應該發揮的作用。”華北理工大學就創未來大學生就業創業咨詢工作室負責人許佳表示,工作室成立於2022年7月,以解惑—探索—規劃—陪伴為工作理念,逐漸形成了平台化智慧化的咨詢服務、全程化全鏈條的咨詢項目、專業化專家化的咨詢團隊等特色,為本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專業化服務。
面對今年嚴峻的就業形勢,河北省各高校主動作為,採取多種方式幫助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提高求職成功率。
河北師范大學舉行就業啟航工作坊、第二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等活動,幫助畢業生找到自己的定位﹔河北經貿大學打造“職點空間”“九型人格”等職業生涯咨詢室品牌……
此外,省教育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健全困難群體就業幫扶機制,精准開展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幫扶。希望通過做好針對性就業指導、幫扶等保障工作,讓更多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記者陳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