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朱延生
2024年11月08日09:16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承擔著連接城市和農村、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任務。今年以來,一系列金融政策創新為宏觀經濟的平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貨幣環境,也為提升縣域經濟增長潛力提供了服務准則。

然而,相較於大城市,縣域往往面臨著金融服務不足、金融產品單一、金融風險防控能力弱、金融資源配置不均等問題。11月6日,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正定之夜”主題沙龍,邀請來自政府、學術界、金融界和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及代表,共同探討金融如何更好地賦能縣域實體經濟,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11月6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定之夜主題沙龍在石家庄市正定縣舉行。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11月6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定之夜主題沙龍在石家庄市正定縣舉行。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提升縣域經濟增長潛力

補齊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短板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微觀基礎,不僅關乎地方穩定與可持續發展,而且肩負著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其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和幫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

降准降息,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信貸結構,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我國綜合運用利率、准備金、再貸款、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推動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帶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其中,河北省統籌推進抓黨建、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多措並舉解決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的問題,更在推動縣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金融風險防控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為金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探索經驗。

“首貸續貸服務中心正在成為我省營商環境‘金名片’。”河北省委金融辦、省委金融工委二級巡視員張立軍介紹,目前,河北共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65家,服務成效已覆蓋所有設區市。其中,滄州市和石家庄市已實現縣域全覆蓋。

“金融賦能縣域經濟在我們以往的金融服務過程中是一個短板。”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管委會副主任、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認為,廣大的縣域,特別是農村地區,要實現更好的現代化,必須將金融賦能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補齊,這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河北交投怡亞通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在河北肩負起了發展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河北交投怡亞通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超認為,受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經貿摩擦以及行業競爭等影響,供應鏈綜合服務型企業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作為企業代表,李超表示,以供應鏈行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亟需金融機構在支持額度、利率優惠、融資形式上進一步支持和賦能。

因地制宜創新金融服務

賦能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11月6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定之夜主題沙龍在石家庄市正定縣舉行。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11月6日,“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定之夜主題沙龍在石家庄市正定縣舉行。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縣域經濟是河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潛力所在。2023年底,河北特色產業集群營收總額突破4萬億元,增速高達9.8%,已形成了縣縣有集群的發展局面。

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資深業務經理蔡普軍表示,“今年,我們將抓好‘一縣一策,一縣多品’項目建設,開展產業集群專項行動,拆解產業價值鏈,給每一個企業建立畫像,實行標准化服務,批量化拓展。”

“河北縣域經濟具有‘小而散’的特點,但通過類似同福這樣的平台經濟,按照新的模式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可能會成為新模式和新龍頭。”趙錫軍表示,針對不同縣域特點,金融機構需要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增強合作和協同,還要廣泛地利用新的技術做好下沉服務,降低服務成本。

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消費升級、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截至目前,河北已升級改造完成55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793個鄉鎮商貿中心,2024年升級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31個,鄉鎮商貿中心375個。

“下一步,希望金融機構能參與資源對接活動,為承辦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此外,河北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二級調研員王樹義還提到,鼓勵縣域商業體系建立縣,加強與郵政等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等優勢主體合作,利用市場資源,助力項目實施,力爭做出特色,打造亮點,創造典型,將縣域商業建設工作打造成精品工程,帶動縣域經濟提檔升級。

今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已為河北超22萬家普惠客戶提供信貸支持,對普惠小微企業客戶的整體信貸投放金額達到2570億元,有力地支撐了河北縣域經濟的發展。

中國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許曉明介紹,通過聚焦縣域重點產業集群、聚焦經濟園區、圍繞核心企業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數字普惠,全面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中國建設銀行持續賦能河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有大行要扛起縣域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和擔當。”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行長助理、石家庄分行行長滕雲靜介紹,在鄉村振興和金融服務上,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突出組織推動、突出對接合作、突出金融創新、突出服務下沉以及扶貧精准幫扶,“融資+融智”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整合產業鏈上更多價值

助力河北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縣域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賦能,作為金融機構,如何立足自身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服務縣域實體經濟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真正賦能實體經濟?

“正定之夜”主題沙龍期間,嘉賓充分交流。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正定之夜”主題沙龍期間,嘉賓充分交流。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從一家擁有30余年實體經濟的傳統企業,到轉型升級為一家集同福共享平台、大健康食品產業、一二三產融合鄉村振興產業三大業務板塊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在沙龍上,同福集團總裁劉輝分享了同福共享平台商業模式的“十大共享”特點。

近年來,實體經濟面臨日益迫切的轉型升級需求,圍繞同福如何通過金融賦能縣域實體經濟轉型,他還介紹了同福在數字化金融和產業鏈金融助力實體企業轉型的做法。

“我們並不是去替代誰、取代誰,更多的是發現、整合鏈條中每一個角色的價值,給大家做價值的分享。”劉輝說。

“同福的理念模式和商業模式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實業+線上的結合非常有特色,正處於爆發的前夜。”中信銀行石家庄分行副行長夏晨鐘對同福模式表達了肯定。

“創新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城市可以,縣域和鄉村也可以,甚至可以說縣域和鄉村更需要擁抱新質生產力,才能夠加速發展,加速縮小城鄉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鯤表示,同福集團有很多創新模式的嘗試,也就是縣域經濟擁抱新質生產力的很好的案例。

張鯤認為,服務好包括同福集團在內的縣域經濟的創新模式的先行者,也就是中銀國際積極參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

民銀國際首席執行官、民銀資本董事長李寶臣同樣表示,民銀國際將服務好河北優秀的縣域企業,發揮好河北縣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橋梁紐帶作用。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王重潤表示,同福共享平台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數據,在以數據資產融資的過程中,企業有沒有給金融機構提供一個合適的、可預期的、現金流能風險可控的數據場景,這是非常關鍵的。

“僅有數據資產還不夠,金融機構要主動和企業對接,企業也要深挖自己內部的寶藏,給銀行提供合適的可信賴的資產。”王重潤說:“金融機構與企業的‘雙向奔赴’,這也是在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