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淶水:秸稈回收再利用 “生態包袱”變財富

2024年10月31日14:12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胡家庄鄉富位村玉米種植田,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玉米入倉,秸稈也被粉碎成顆粒。

淶水縣胡家庄鄉富位村玉米種植田,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正在收割玉米秸稈。徐梓鈺攝

“這個機器對老百姓確實方便,玉米收完后,還能把秸稈粉碎,省時省力,粉碎了的秸稈還可以賣出去當飼料,也增加了一份收入。”淶水縣胡家庄鄉富位村村民李艷祥說。

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正在傾倒粉碎的玉米秸稈。徐梓鈺攝

據了解,粉碎后的秸稈被統一運送到淶水中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秸稈碎屑被打包機“吞”下,另一端“吐”出來,整齊、緊密的秸稈壓塊經過青貯、發酵等工序變成安全無添加的飼料,運往內蒙古、山東等地,成為牛羊等牲畜舌尖上的“美食”,昔日讓村民們頭疼的秸稈,如今變為帶動村民增收的“香餑餑”。

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正在將玉米裝車。徐梓鈺攝

“秸稈粉碎打包的處理方式讓村容村貌有了大幅提升,為玉米秸稈找到了新出路,以前的‘生態包袱’秒變經濟價值,推動了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實現了一舉多得。”淶水中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單小明說。

淶水縣義安鎮南高洛村中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秸稈打包機正在打包粉碎的秸稈。徐梓鈺攝

據淶水縣農業農村局新能源辦公室主任李保會介紹,為全面提高秸稈的綜合利用率,淶水縣採取有效措施,在全縣范圍內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商品化,應用莖穗兼收玉米聯合收割機、秸稈打捆機等新型農機具,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讓農戶增強利用機械技術對秸稈粉碎還田的觀念,提高環保意識,提高秸稈還田質量和秸稈飼料化利用率。

近年來,淶水縣立足於農村現有的秸稈資源,加強秸稈固化成型綜合利用,提升農業資源化利用及綠色發展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全縣的秸稈焚燒污染源問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和鞏固大氣污染治理成果。同時,為農民開辟了一條穩定可靠的增收渠道,為農民提供收集、運輸、加工、銷售等就業崗位,帶動人口就業。今年以來,淶水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923.6萬元,補貼購置機械設備52台套,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7%以上。(楊猛、賈晨陽)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