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的不僅是長城,還有一種精神
將紅色資源融入鹽場堡長城保護利用
守護的不僅是長城,還有一種精神
【長城名片】
鹽場堡長城
鹽場堡長城位於陝西省定邊縣鹽場堡鎮,是明長城陝西段的最西端。這段長城因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〇師三五九旅在此駐防打鹽而知名,是一處歷史文化遺產與紅色革命遺址的交匯點。
7月28日,陝西定邊縣鹽場堡長城。
與山海關、八達嶺等氣勢磅礡的磚石結構長城不同,此處長城全部為黃土夯筑。如果不是城牆附近豎立的“明長城遺址”保護碑,普通游客很難將眼前幾米高的“土牆”與“長城”聯系起來。
“說起萬裡長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知名地段,其實這些地段在長城中佔比很小。”中國長城學會首席專家、副會長董耀會說,盡管從夯土長城中已看不到敵樓、垛口等復雜結構,但它們同樣飽經風霜,是長城這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的夯土長城中,鹽場堡長城因為抗戰時期在牆體上挖掘的窯洞,成為一段紅色歷史的重要見証。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又戰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范……”一首《南泥灣》,讓很多人記住了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在南泥灣墾荒種田的歷史。
“這些高約2.5米、進深約4米的窯洞就是當年戰士們住宿的地方。三五九旅在陝北開展的大生產,不僅有大家熟悉的墾荒種田,還有駐防打鹽。”在鹽場堡長城二樓村段,定邊縣文旅局副局長梁小寧指著被圍欄保護起來的窯洞遺址介紹,1940年至1942年,為突破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軍事圍攻和經濟封鎖,八路軍三五九旅2000多名官兵響應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在鹽場堡駐防打鹽。
“董老師,又見面了。”在三五九旅窯洞遺址紀念碑旁,70歲的定邊縣長城學會會長、當地長城攝影家李生程與67歲的董耀會一碰面,兩雙手就緊握在一起。
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董耀會和兩位同伴歷時508天,完成從山海關至嘉峪關的徒步長城考察。而李生程則在1992年,用108天徒步考察了長達1500余公裡的陝西段長城。同樣用腳步丈量長城,兩人因共同關注長城而建立30多年的友誼。
“守護長城,就是守護這段紅色歷史。”李生程非常熟悉那段歷史,他說,當年戰士們在花馬池鹽湖畔的長城上開挖窯洞175孔,割草鋪地為床,壘土筑灶為炊,同群眾一起艱苦奮斗,為邊區財政供給作出重要貢獻,定邊湖鹽也被毛主席譽為“中央第一財政”。
讓兩位老人頗感欣慰的是,近年來,游客和長城沿線群眾的長城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推進,保護長城資源、弘揚長城精神、傳承長城文化的社會氛圍愈發濃厚。
“每周巡查一次,來回路程大約10公裡,除了檢查長城圍欄有沒有被破壞、勸阻不文明游覽行為外,我還會撿拾城牆邊的垃圾,保護好長城周邊環境。”38歲的倪勇是鹽場堡鎮二樓村村民,3年前,他接替父親成為定邊縣一名長城保護員。
“全縣像我這樣的長城保護員共有52名。”說話間,倪勇打開隨身攜帶的背包,包內有鉗子、鐵絲等工具和物品。“每次巡查,我都會帶著這個背包,發現圍欄有損壞,可以及時修復加固。”倪勇說,三五九旅打窯洞的那段長城就在他的巡查范圍內,這讓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因為我們守護的不僅是一段長城,更是一段紅色歷史,一種斗爭精神。”
距三五九旅窯洞遺址紀念碑不遠處,鹽場堡長城遺址公園正加快建設,佔地面積946畝。“目前,長城主題陳列展示館和游客服務中心主體已竣工,今年底項目建成投用后,將成為陝西段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定邊縣文旅局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范愛春說。
28日傍晚,在定邊鹽湖群中最大的鹽湖——苟池鹽湖的打鹽體驗區,北京大學“力行計劃”研究生社會實踐陝西榆林服務團的十幾名青年學子,正在湖中體驗人工打鹽。他們穿著雨鞋,手持木耙,將湖中的鹽慢慢攏成一小堆。“現代鹽業生產已不再使用這一傳統方式,這裡主要是讓游客和參加研學的青少年體驗一下當年八路軍戰士打鹽的艱辛,這是我們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的內容之一。”梁小寧說,三五九旅打鹽遺址如今年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
夕陽下,望著遠處靜靜矗立、見証了一段紅色歷史的鹽場堡長城,董耀會動情地說:“守護歲月靜好的豈止是蜿蜒在大地上的長城,軍民攜手、團結一心,更是百姓心中堅不可摧的長城。”(記者劉劍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