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屆中國·河北美術學院國際校園公共藝術創作營結營儀式暨第一屆國際雕塑與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研討會舉行

2024年10月13日,2024第二屆中國·河北美術學院國際校園公共藝術創作營結營儀式暨第一屆國際雕塑與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研討會在河北美術學院舉行。
研討會現場。李格非攝
河北美術學院校長甄忠義在致辭中表示,“通過此次國際創作營,學校不僅加深了與國際藝術界的交流合作,還為學生提供了跨文化的學習機會,激發了藝術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靈感。此次國際化交流活動為我們今后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也堅定了我們繼續推動藝術教育創新的決心。”
國際雕塑營聯盟創始人原主任、原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國壁畫學會監事長、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雕塑專委會主任於化雲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了河北美術學院在推動公共藝術教育和國際合作方面的成就。他表示,公共藝術是社會與文化的紐帶,創作營為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在未來將進一步為推動雕塑與公共藝術的繁榮發展而繼續努力。
“創作營特別邀請了兩位國際藝術家的駐校創作,為河北美術學院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展示了跨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性。”河北省雕塑學會會長、河北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名譽院長黃興國表示,河北省雕塑學會將繼續與河北美術學院緊密合作,推動更多優秀的藝術項目,助力雕塑與公共藝術領域的繁榮與進步。
韓國牧原大學教授、國際著名藝術家崔召東在發言中對在此次創作營中給予幫助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他對河北美術學院的宏大規模和多樣化的建筑風格感到驚訝,並對中國曲陽豐富的石雕藝術深感震撼與喜愛。他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機會與中國的優秀藝術家們進行深入交流與合作。
崔召東作品《永恆2150》。李格非攝
格奧爾基·菲林作品《飛水》。李格非攝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甄亞雷指出,此次創作營豐富了校園藝術氛圍,學生們的積極與深入參與,提升了他們對公共藝術的認知與理解。未來,學校將繼續推動國際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國際項目的機會,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公共藝術人才,推動雕塑與公共藝術的持續發展。
活動中,還舉行了“國際創作營聯盟”揭牌儀式,標志著河北美術學院的國際藝術交流合作平台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將進一步促進全球范圍內的藝術教育和創作交流。
揭牌儀式。李格非攝
結營儀式后,“第一屆國際雕塑與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研討會”舉行,來自國內外雕塑與公共藝術的專家、學者圍繞教育教學創新展開了深入探討。
國際公共藝術創作營總執行趙勇分享了雕塑與公共藝術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美國知名雕塑藝術家羅伯特·邁克爾·史密斯(Robert Michael Smith)作了關於新媒體與公共藝術的主題演講,探討了數字技術與公共藝術的融合前景。甄亞雷作主題演講,介紹了學校在公共藝術教育中的創新實踐與未來發展方向。
圓桌會議是研討會的重要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從各自的專業背景和經驗出發,圍繞公共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與社會實踐等議題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和建議,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唐聰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