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光華彩綻放
河北館陶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精彩紛呈

感悟“兩彈一星”精神和科學家精神、聆聽科普健康講座、暢享VR之旅……9月3日至30日,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在館陶縣開展,為全縣人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內涵豐富的科普盛宴。
點亮科技夢想
今年,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館陶縣精心打造了“科學家榮譽牆”,榮譽牆展示了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榮譽稱號的20位科學家的姓名、照片、榮譽。
參觀館陶科技館的小朋友向榮譽牆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敬禮。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知道袁隆平爺爺,是他研究出雜交水稻,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家的溫飽問題,為老百姓作出了巨大貢獻。”該縣實驗小學學生龐翔天在科技館參觀時表示,他要以袁隆平爺爺為榜樣,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國家作貢獻。“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我沒有什麼秘訣,我隻有八個字。”龐翔天把袁隆平的寄語記在了心裡。
榮譽牆上一個個偉大的科學家的名字以及成就,引發了參觀者們深深的思考。榮譽牆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夢想之火。截至目前,已有3500余名中小學生參觀了榮譽牆,參觀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科普和成語文化的蓬勃發展,9月19日至25日,館陶科技館工作人員先后走進館陶縣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新華小學、陶山中學、第二中學等學校開展了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成語科普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館陶縣“科普引領,成語飄香滿校園”活動現場。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精益求精”“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一條條形容科技強大的成語以生動形象的圖片、簡潔明了的文字呈現在學生面前,成語知識活了起來,讓學生們更真實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激發他們對科學技術的熱愛與探索精神。
“今天,我學習了這些成語,它不僅激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也讓我感嘆科技力量的強大,我一定學好科學,以后做一名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的學生。”該縣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石獻航表示。
“這次‘科普引領,成語飄香滿校園’活動,不僅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增加了同學們的科學知識,也讓他們明白了成語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智慧,使他們懂得了應當努力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點亮了他們的科技夢想。”該縣第二實驗小學老師張曉蕾說。
傳遞健康理念
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
館陶是千年古縣,民間一直有著種艾用艾的傳統,相傳養生鼻祖彭祖晚年曾在館陶修行,教化百姓種植艾草,防病健體。因此,館陶種植的艾草又稱“彭艾”。
9月15日,館陶縣開展“愛科普‘艾’健康康養活動進社區”活動。活動中,該縣科協邀請縣中醫醫院徐耀京走進濱河社區,向該轄區居民介紹艾灸這一傳統康養方式的原理和功效。從艾灸的歷史淵源到現代科學對其的研究,深入淺出地讓居民們了解到艾灸在保健養生、預防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館陶縣開展“愛科普‘艾’健康康養活動進社區”活動,艾灸師在濱河社區為居民進行艾灸。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居民下載安裝科普中國APP,耐心向他們介紹具體操作方法和APP中生活常識、健康養生、科學技術等多領域的知識,並鼓勵大家向身邊的親戚好友分享推廣。
為了讓居民們更好地體驗康養的魅力,現場還設置了艾灸體驗區。專業的艾灸師為居民進行艾灸服務,讓大家親身感受艾灸帶來的溫暖與舒適。“我這個腿疼的老毛病,一到天冷就發作,灸一下,舒服多了。在這裡學會了艾灸的方法,回家自己哪裡不舒服的時候就灸一下。”該縣濱河社區居民閆女士對艾灸的神奇效果贊不絕口。
相較於線下的科普活動,有人更偏好新穎、即時、融合線上線下場景多元的科普手段。9月15日至25日,館陶縣舉辦全民科學素質大賽暨食品安全線上知識競賽,廣大網民參與興致高漲,單位、企業職工積極參與答題,為科普日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通過答題互動的方式,讓我學到了很多食品安全知識。”獲得總分數排前10的微信昵稱“天空”的網友參加完競賽后表示。此次知識競賽旨在提高全縣民眾的科學素質,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科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效傳播科學知識和食品安全理念,激發了大家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
體驗科技魅力
近年來,在科技進步推動下,智能機器人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芯片、視覺系統、傳感器等相關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其功能和應用領域也在逐漸擴展。
走進館陶科技館,一進門,一台非常帥氣的“小寶”智能機器人主動迎賓,參觀群眾語音指令“帶我看看”,就可開啟導覽功能,享受機器人帶來的奇妙參觀體驗。
據了解,“小寶”智能機器人具有主動迎賓、人臉識別及人臉跟隨功能,以及語音交互和自主學習能力,信息一次錄入可長期使用,自動感應講解對應音視頻,非常方便快捷。
“這個‘小寶’太厲害了,給我講起科技知識來,頭頭是道,以前來科技館都是粗略聽聽相關的實驗的原理,這次有了‘小寶’,我了解得更細致了。”心懷科技夢想的張歆怡享受著這個智能機器人帶給他的快樂。
在創新驅動軌道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看無人機表演,太精彩了。”9月23日,館陶縣邀請飛行少年無人機培訓學校走進陶山中學,開展無人機表演進學校科普活動。
館陶縣無人機表演進學校科普活動現場。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中,航模老師講解了無人機的發展歷程、種類、應用領域以及基本操作原理,介紹了展示區內不同類型無人機的結構、部件功能及操作事項。
“我的飛機飛起來啦!”“轉向、轉向……”在學校操場上,航模老師首先進行了示范飛行,隨后老師讓感興趣的學生體驗了無人機簡單操控,如起飛、降落、懸停、轉向等,大家感受到了無人機操控的樂趣,也激發了他們學習科學、探索科學、運用科學的強大動力。
激發創新活力
編程機器人比賽是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平台。9月28日,全國科普日期間,館陶縣科協聯合團縣委、縣教育體育局在館陶科技館組織開展充滿科技魅力與激情的編程機器人表演賽。
館陶縣編程機器人表演賽現場。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比賽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和高中組。小學組是ENJOYAI芯空社區項目,屬一人參賽項目。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共同參加的MakeX機器人挑戰賽—全芯征途(M),則是一個需要兩人協作的項目。
在MakeX機器人挑戰賽—全芯征途(M)比賽中,參賽選手兩人為一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讓機器人在復雜的賽道上高速行駛、精准執行任務。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了一等獎、二等獎和優秀獎。獲獎的選手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我很早就喜歡上了編程,深深體會到編程帶給我的樂趣和成就感,以后會更加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榮獲一等獎的房寨聯合小學學生王藝霖說。
此次編程機器人表演賽,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自己的編程和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激發了他們對科技的熱愛和對創新的追求。
全國科普日期間,該縣還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參加“探索科學奧秘,點亮創新夢想”科學實驗挑戰賽。參賽者利用簡單、易於得到的材料和道具,拍攝制作科學實驗視頻,充分展示相關科學原理。
近年來,館陶縣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推動科普資源助推“雙減”,開展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科學實踐活動。據統計,館陶科技館年接待觀眾4萬余人次。
青少年通過參觀體驗,增強科學興趣和科學素養,助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館陶縣疼痛知識科普講座活動現場。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
“形式多樣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實驗演示、充滿創意的科技展覽等活動,讓廣大群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汲取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魅力,為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該縣科協主席王俊鋒表示,今后,館陶縣將持之以恆地創新科普方式,以更為生動活潑、互動性強的形式,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全力推動科普工作向縱深發展,讓科普之花在長效機制的精心滋養下持續綻放光彩,為館陶縣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普力量。(郝立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