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蔚縣剪紙:刻畫傳神百態生

2024年09月28日08:0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蔚縣剪紙:刻畫傳神百態生

9月21日,在蔚縣的一家剪紙工作室內,剪紙藝人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剪紙。 本報記者 郭曉通攝

9月21日,在蔚縣的一家剪紙工作室內,剪紙藝人正在聚精會神地制作剪紙。 本報記者 郭曉通攝

9月21日,張家口市蔚縣蔚州鎮南張庄村,剪紙店鋪林立,游人絡繹不絕。南張庄村有“中國剪紙第一村”之稱,全村435戶中300余戶從事剪紙及相關產業。

蔚縣剪紙起源於窗花,是始於民間的純手工制作藝術品。數百年來,蔚縣剪紙在一代代剪紙藝人不懈地探索和創造中,已由初始巧婦剪鉸發展成刀刻點彩藝術。其“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彩色點染”的精妙技藝,在全國獨樹一幟。2006年5月,蔚縣剪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09年10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對蔚縣人來說,剪紙是一種習俗和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情懷。”62歲的“焦氏剪紙”負責人焦新斌介紹,他家祖祖輩輩從事剪紙行業,現在兄弟三人均為剪紙藝人。

擱在剪紙堆兒裡,蔚縣剪紙很容易被認出。它的構圖飽滿充實,場面鋪置得滿滿當當,實多於虛,面強於線﹔造型生動活潑,在寫實基礎上進行夸張和變形﹔顏色艷麗,最常用紅色和綠色,色彩對比強烈。

小小剪紙,演繹大千世界。在焦新斌看來,剪紙表現內容包羅萬象,蘊含思想深邃豐富,凝聚著地域人群的情感、審美和品格。蔚縣剪紙由初始的繡鞋花樣、枕頭頂花等祈福符號,發展成以花鳥魚虫、戲曲人物、神話傳說、戲劇臉譜、名勝古跡等八大類6000多個品種為特色的東方藝術奇葩。

穿過“焦氏剪紙”店鋪展廳,便進入了剪紙加工車間,刻制藝人的加工台上擺著幾十把鏃刀。這些鏃刀,用鋼絲淬火打制而成,粗的也不過釘狀,細的隻有繡花針般大小。隻見藝人們執刀與紙面垂直,下刀剛勁有力,走刀流暢圓活,紙上的圖案玲瓏剔透、層次分明。

蔚縣剪紙不是“剪”,而是“刻”。薄薄的宣紙作為原料,拿小巧銳利的鏃刀刻制,再點染明快絢麗的色彩。在點染車間,四五根毛筆同時夾在剪紙藝人的手指間,靈活地輪換,剪紙上不停地有色彩涂染上去。焦新斌說,培養一名剪紙藝人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與大多數地方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性傳承不同,蔚縣剪紙是“活”的。除了南張庄村,在蔚縣,16個鄉鎮90多個村有剪紙藝人,從業人員1萬余人,為蔚縣剪紙的創新發展注入動力。

目前,蔚縣已形成“展示—營銷—基地—培訓”較為完整的剪紙產業鏈條,年銷售剪紙500多萬套,年產值2億多元。(記者郭曉通)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