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常園:隻有熱愛才能堅守

2024年08月28日16:2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常園:隻有熱愛才能堅守

8月4日,常園(左)在比賽后慶祝。 新華社記者 郭昱攝

8月4日,常園(左)在比賽后慶祝。 新華社記者 郭昱攝

8月25日,常園在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接受採訪。 本報記者 趙杰攝

8月25日,常園在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接受採訪。 本報記者 趙杰攝

8月25日,常園在縱覽新聞拍照留念。 本報記者 趙杰攝

8月25日,常園在縱覽新聞拍照留念。 本報記者 趙杰攝

閱讀提示

8月25日,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冠軍常園做客河北日報報業集團,並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這位石家庄姑娘,在巴黎奧運賽場上連克1號、4號種子選手,以8號種子選手的身份拿下了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

人物名片

常園,27歲,河北拳擊運動員,2013年世界青少年女子拳擊錦標賽冠軍,2014年南京青奧會冠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冠軍,東京奧運會拳擊亞洲大洋洲區資格賽冠軍,2023年杭州亞運會亞軍。兩次參加奧運會,東京奧運會進入八強,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冠軍。

多打一場都是賺的

“來了來了。”8月25日14時,在一陣低呼聲中,一輛轎車駛入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院內,停在智媒中心樓前。開門、下車、關門、鎖車,大家這才注意到,開車的姑娘就是常園。

腳步輕盈,笑容滿面,常園主動伸過來的手,沒有想象中粗粝,骨感中略帶力量。這位身高一米六五的石家庄姑娘,體重54公斤,體脂率保持在15%左右,看起來健美修長。

結束了巴黎奧運之旅,常園最近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

“被問到最多的還是奧運比賽。”常園說,正好,她也有很多感受和體會,要和大家分享。

2016年裡約奧運會陪練,2021年東京奧運會止步八強。“這是我第三次參加奧運會,去之前我就安慰自己,放輕鬆,多打一場都是賺的。”常園笑著分享她當時的心態。

但實際上,常園進入八強后一路開挂——4︰1擊敗1號種子、保加利亞選手彼得洛娃進入半決賽﹔3︰2戰勝4號種子、朝鮮拳手方哲美闖入決賽﹔5︰0橫掃土耳其選手阿克巴什,最終拿下中國女子拳擊奧運首金。

常園的奪冠之路看似氣勢如虹,其實,比賽前她也緊張。

直到贏下彼得洛娃后看新聞,常園才知道擊敗的這位,是拳擊女子54公斤級的1號種子選手。

“拿到運動員比賽名單時,確實看到每個人名字后面有不同數字,我的后面標注著8,但當時不清楚這代表什麼。”常園說。

8號種子選手擊敗1號種子選手,一時登上新聞熱搜。但對常園來說,最難的比賽在后頭——對陣4號種子選手方哲美。

“這是我學習拳擊15年以來,最緊張的一場對決。”常園笑著說。

8月4日,常園提前3小時就到了拳擊比賽現場。“我就這麼坐著,不說話,也不動。”常園雙腿並攏,雙手緊握放在膝蓋上演示了下,“甚至感覺全身每個細胞都在緊張。”

比賽即將開始,常園跨過圍繩的腿還在因緊張而抖動。

“太想贏了。”常園說,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拳擊女子51公斤級決賽,常園戰勝方哲美拿到金牌。但2023年杭州亞運會上,常園輸給方哲美獲得銀牌。

“在家門口輸給對手后,我就一直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復仇’,一定要贏回來。”常園攥緊拳頭說。

轉播鏡頭沒有捕捉到常園上場前教練的囑咐,隻有兩個字:專注。

“上一屆東京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輸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太多。”常園說,競技體育中,運動員緊張往往不是害怕對手,而是太想贏。

比賽前,常園睡不好,腦子裡反復演練各種戰術——中距離怎麼打,遠距離怎麼打……“實際上場,一點用不到。包括教練在現場指揮,他判斷完喊出來,到我聽到反應出去,根本來不及。”常園說,最終,她決定——豁出去了。

一上場,常園亮出一副不要命的打法,提高節奏、一路猛攻,大比分贏下第一局。“這給了我很大信心,我還不錯啊。”常園順勢拿下第二局。

“這時候又開始多想了,又開始滿腦子想贏,心思就跳出了技術,所以第三局被對手扳回一局。”常園總結這場比賽的經驗教訓。

也是這次險勝,讓常園重新調整心態,在決賽中5︰0大比分戰勝對手,最終將金牌收入囊中。

隻有熱愛才能堅守

常園的抖音號上,置頂的第一條視頻發布於2021年,那是她從東京奧運會帶著遺憾回國。在回復網友的留言時,她這樣寫道:我會擦干眼淚,繼續在征戰的路上,下一次我一定會更好。

這是巴黎奧運會前,常園輸的兩場重要比賽之一。

“東京奧運會沒進入四強,接受不了。回國后打完第十四屆全運會,我就跟隊裡請了一年假。”常園記得,回到行唐縣的家裡,她每天上午睡到10時多,起來買菜做飯,下午去打球、健身,晚上和朋友們聚會吃飯。

從9歲進入體校學武術,訓練就是常園的日常。常園回憶,休假的前幾個月,她還覺得沒有緊張的訓練,“解脫”了。4個月后,她有點兒慌。“我開始琢磨,還能不能堅持?是不是真不行了?要不要退役?”常園說。

這時,教練孟才成給她發來一條微信。視頻中,熟悉的隊友們正在訓練。留言是:看,你甘心嗎?

“哭了,一看就哭了。”常園回憶,她怎麼會甘心?非常不甘心。

9歲時常園跟著父親和爺爺學武術,10歲被選入石家庄體育運動學校學跆拳道。練了不到一年,河北女子拳擊隊組建。常園看到拳擊隊在訓練,跟教練說:“我要練這個!”

2009年,12歲的常園跟教練軟磨硬泡,硬是把項目改成了拳擊。2012年,拳擊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我們是第二批女子拳擊運動員,好幾代人的夢想,就是拿一塊奧運金牌回來。”常園說。

“隻有熱愛才能堅守。我不是很熱愛嗎?”常園選擇回到國家女子拳擊隊。

8個月沒有進行系統訓練,常園從體能到技術明顯下滑。很多動作,她能想到,卻做不出來。

“別人休假長肉,我掉秤。不訓練,吃得就少了,體重輕了,肌肉也掉了。”歸隊后,常園必須增重,“每頓飯教練都讓我多吃點,有時候還讓我帶回宿舍加餐。”

但高強度的訓練消耗非常大。每天兩場訓練,每場訓練后體重都會減輕1.5—2公斤。

訓練的強度有多大呢?

每天上午、下午各2個多小時的訓練中,往往4個400米之后,緊跟著4個600米,再來4個800米、4個1000米。中間穿插著打沙包、空擊、跳繩等訓練。“下訓后,經常累到坐在宿舍地上不想動、話也不想說。”常園說,即便如此,她也經常加練,對著鏡子糾正動作,一遍不行就兩遍。

今年2月上映的電影《熱辣滾燙》,因為和拳擊項目有關,常園特意抽時間去看。

“看到最后我哭了。”常園說,賈玲扮演的杜樂瑩被對手打到鼻青臉腫,依然堅持。這讓她想到了一直在堅持的隊友們。

拳擊男子92公斤級選手韓雪振,在東京奧運會前和常園一起去約旦打奧運會資格賽。“小韓沒打進。他跑過來跟我說,‘園姐,我不能跟你一起去奧運會了。’”常園當時對這句話沒有太大感觸。

杭州亞運會上,韓雪振拿到一塊銀牌,也拿到了巴黎奧運會的入場券。但這場比賽,韓雪振半邊臉都在對手重擊下變形。“他下場我就哭了,問他疼不疼?”常園沒想到,韓雪振卻興奮地跟她說:“園姐,我終於能和你一起去奧運會了。”

韓雪振在巴黎奧運會拳擊男子92公斤級中止步八強。“但在我心裡,他的堅持和熱愛也打出了競技運動員的風採。”常園說。

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

8月9日,常園在拿到奧運金牌后,發了這樣一條微博:要感謝很多人,感謝祖國的強大力量,感謝父母的支持和信任,感謝中國拳擊隊,感謝領導、教練和所有支持我的人。

在發這條微博前,奪冠比賽下場后拿到手機的一刻,常園發現未接電話和未讀微信爆了。“我先回復我的陪練阮木蘭,她從上一屆奧運會陪伴我到這一屆,這塊金牌有她的一半。”常園這樣說。

常園也當過陪練。

2016年,她被選入國家女子拳擊隊為前奧運銀牌得主任燦燦當陪練。“特別高興,隻要能進國家隊學習,干什麼都行。我還年輕,學習的機會有了,還怕沒機會上場比賽?”常園說。

一般,女運動員的陪練級別都大於自身級別或者是男性。一次,男陪練沒有聽清哨聲,在常園放下防備時一拳將她打“黑屏”。

“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常園說,也因此,她比賽時不敢讓母親看,“怕她心疼”。

8月17日,常園回到家鄉行唐縣,面對擦眼淚的父親,她想不出別的辦法安慰,就摘下胸前的獎牌遞給了他。

“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常園說。

8月9日,巴黎奧運會拳擊女子54公斤級比賽結束,裁判高舉起常園的手,代表她獲勝。古巴教練勞爾跑上台把常園高高抱起。“為了這一幕,教練在進入奧運會時就調侃,說他要多吃點肉,好在我們奪冠時,能把我們每個人都抱起來,他做到了。”常園說到這兒,也笑了。

勞爾被隊員們叫國王,他特意問翻譯,國王的女兒叫什麼。從那,他開始喊常園“公主”。

每次訓練完,隊員們累癱在地,勞爾會從口袋裡變出一顆糖遞過去。“他永遠會鼓勵你,說相信你可以的。”這對於巴黎奧運會前經歷兩次打擊的常園來說,格外重要。

也是勞爾,根據常園的特點為她量身定制,一改過去游走打法,讓她在賽場上更有攻擊性和侵略性。

8月12日,從巴黎回國的常園,盡管戴著口罩,還是在機場被粉絲認了出來。“為了中國拳擊發展,我可以接受這個出名的煩惱。”常園笑起來,用手攏了攏頭發。

梳頭發是她每次比賽結束后的標志性動作。“每次教練都讓我編拳擊辮,我不,那樣不酷。”常園固執的原因,是她喜歡每次摘下保護頭套將長發甩出的“帥”。

“練拳擊、打比賽是愛好,和做美美的女孩子並不沖突。”常園說話間隙比畫了一下,記者注意到,這位奧運冠軍的美甲非常漂亮。

■ 記者手記

穩住那根最難把控的弦

每一位奧運冠軍,都是踩著很多次比賽的獎牌登上奧運會領獎台的。但如果問他們最好的比賽是哪一場?他們也都會說:下一場。

常園,曾兩次“倒”在自己的心態面前。

3年前的東京奧運會,去年的杭州亞運會,她都進行了充分的准備,懷著“必贏”的心態,也被認為是奪冠熱門。但兩次比賽,兩次失敗。

每次比賽前,她甚至會“排兵布陣”:打贏了誰,接下來面對誰﹔再打贏誰,再面對誰。然而,賽場上的瞬息變化,很難掌控在計算中。隻能一場一場打,一場一場賽。

競技場上,運動員們拼的是技術,是體能,也是心態。

巴黎奧運會跳水男子雙人3米板冠軍龍道一,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走上奧運賽場的運動員,競技水平的差異度不大,有些訓練中一跳一個10分的運動員,為何在大賽中“失靈”?說到底,還是心態。

男子雙人3米板決賽后,龍道一面對媒體,開口就是自我批評。他承認自己兩次出現失誤,並道出原因——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沒有做到平常心,特別擔心自己會讓教練和隊友失望,所以迫切想要表現得更好,反而導致自己出現了失誤。

常園大戰方哲美,前兩局順利拿下后,因心態失衡,丟掉第三局。

想贏太正常了。多年的苦練,誰不想贏?

但心態,那根最難把控的弦,往往成為影響運動員發揮的致命一環。

常園在教練幫助下,重新恢復信心,持續專注比賽。龍道一在隊友鼓勵下,摒棄雜念,放手一搏。實力都是有的,關鍵是看怎麼發揮,怎麼調動。

也往往,邁過這道坎,每一名職業運動員,都會迎來新生。

龍道一最后一跳,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動作細節上,與搭檔用近乎完美的一跳,鎖定這枚賽前被認為中國跳水隊“最不穩”的金牌,為該隊歷史首次包攬單屆奧運金牌作出了重要貢獻。

常園在決賽中,已經不再考慮輸了怎麼辦,專注於技戰法,凌厲的進攻一度讓對方無法招架。最終,為中國拳擊隊贏得隊史首枚女子奧運金牌。

心弦,是那根最難把控的弦,卻也是通往成功之路上不得不穩穩把控的“弦”。沒有夢想和目標不可能成功,但過於在意結果也會適得其反。如何適度把控?或許,常園和龍道一已經給出了答案。(記者白雲、王偉宏)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