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堯:蘋果園裡話豐收

8月26日,在河北省隆堯縣梅庄村陳柏芝的蘋果園裡,陳柏芝和丈夫魏小磊正在查看蘋果長勢,一棵棵健碩的蘋果樹上挂滿了紅彤彤的蘋果,煞是喜人。
“再過十幾天就到了成熟採摘期了,現在有的早熟的蘋果已經可以吃了。”陳柏芝摘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說,“早熟的蘋果數量比較少,都在當地就銷售了。之后大面積採摘的蘋果就賣到外地,有採購商過來買的,也有通過網上銷售的。”
“今年天氣好,沒有自然災害,蘋果的長勢一直很好,產量一定比往年高。今年一定又是個豐收年!”陳柏芝自信地說。
陳柏芝是廣西人,嫁到隆堯后一開始和丈夫外出打工。經多方輾轉,她最后在石家庄上海灘大酒店做起了大堂經理。工作了一年多,也掙了一些錢,但總感覺不太如意。家有父母孩子需要照顧,經濟上感覺還是比較拮據。
聽說家鄉要大面積推廣蘋果種植,陳柏芝和丈夫魏小磊決定回鄉創業,他們最初試著種了5、6畝,效益還不錯,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到現在已經發展到20多畝,此外還種了香梨和桃。
2018年,縣裡推出農村電商項目,陳柏芝和丈夫魏小磊商議決定試一試,自己創業。說干就干,家裡有電腦、有手機,自己村又是國紅蘋果基地,不用投資就做起了網店生意。陳柏芝說:“原想試著在網上發布一下,先在朋友微信圈裡發,讓大家認識梅庄國紅蘋果,再到給親戚、朋友、同學發樣品,品嘗蘋果的甜美,大家都說好吃了,咱才敢賣。”隨后得到大家認可,慢慢在微信群裡擴散開,訂單也鋪天蓋地地傳過來。
網店開起來了,銷路不愁了,質量和信譽必須保証。包裝上她把箱子做成兩層厚,網套、隔斷、隔墊都加厚處理解決了運輸問題。接著,她又在蘋果園裡錄制了一段視頻,詳細介紹國紅蘋果的性質和特點以及有機無害肥藥的使用,讓大家吃得放心。她還把梅庄首屆蘋果文化節的圖片,河北農大、河北省農科院石家庄果樹研究所、隆堯縣林業局的果樹專家們在梅庄村舉行的蘋果大賽過程放到微信群、網店中,使得更多的客戶相信蘋果的質量。
創業的路上不是總一帆風順。一天,有客戶在網店投訴說陳柏芝的蘋果上噴涂了蠟質,很多客戶響應,銷售急轉直下。張柏芝找專家咨詢,得知她種植的國紅蘋果顏色艷麗,光澤度好,本身具有天然的蠟質,而且厚度很大,很容易被人誤解。陳柏芝得知后,和丈夫一起跑到果園,一邊用小刀刮蘋果外皮,一邊錄制視頻,並詳細按照專家講解的進行解說,最終消除了客戶的誤解,並得到客戶贊譽和認可,蘋果銷售比以前更加火爆。
還有一次,一位老客戶從張柏芝處購買了國紅蘋果,第二天打電話說:“這不是你的蘋果,口感不一樣,我還要你地裡長的蘋果。”接到電話后,陳柏芝很是納悶,這明明就是自己地裡的蘋果啊!咋就口感不一樣了?回到家,她和丈夫提起此事,才逐漸想起來,這次賣的是另一塊地裡的蘋果。而原來那塊地自從種了蘋果每年都上有機肥,而這塊還沒有上過。陳柏芝恍然大悟,也從中學到了一門絕技。從此她每年都往自己地裡上有機肥,口感就是不同,蘋果節上獲獎,別人羨慕不已,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每年疏果、套袋是最忙碌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陳柏芝就會招聘附近村的村民來幫忙,自己一家人也參與其中,幾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疼,但看著新的希望,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再過幾天,就開始真正忙活了,這幾天香梨開始採摘,第一年挂果少,幾天就銷售完了,接下來的蘋果採摘和銷售才是真正的‘大戰’。現在香梨和一些早熟的蘋果銷售算是預熱吧。”陳柏芝一邊笑著一邊在手機上操作著,她和丈夫一個下單,一個記錄,忙得不亦樂乎。
這幾年擴種以后,陳柏芝不僅銷售自家種植的蘋果還幫助村裡的鄰裡銷售,蘋果每年在網上能銷售8000至9000箱,按一箱80元的價格計算,她每年在網上銷售的國紅蘋果純收入在20萬元左右。
陳柏芝夫婦的網店讓大伙羨慕不已,村民們跟著紛紛開起了網店,電商熱潮在梅庄村開始涌動,特別是80后、90后成為推動這股潮流的主力軍,農副產品搭乘電商快車的比重越來越大。梅庄果農的銷售渠道也在不斷變化更新,群眾的收益也在直線上升。
現在,陳柏芝的網店不僅在網上賣蘋果,還發布和銷售其他農副產品,有土雞蛋、鴨蛋、香橙、小米、棉被等,來吸引更多的客戶。
“蘋果種植到銷售大概佔用大半年時間,剩下的時間也不能閑著,我們就銷售村裡的其他農副產品,多余的農產品銷售出去了,還能帶動村民一起致富。”陳柏芝說,“大家種的棉花自己用不了就織成老粗布、做成棉被在網上銷售,很受歡迎。”
為了拓展業務,陳柏芝還專程回到老家廣西,在當地推銷國紅蘋果。沒想到,國紅蘋果在南方深受歡迎。她這才發現,國紅蘋果更適宜南方人口味。陳柏芝一鼓作氣,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經人幫忙和介紹加入了十幾個銷售群,國紅蘋果在當地很快打開了銷路。
陳柏芝的事業越干越大,現在種植、銷售都干得得心應手。她回到廣西老家,親人見了她都說:當年的乖乖女,現在變成了女漢子。聽了這話,陳柏芝感到既心酸又欣慰,自己多年的打拼沒有白費。(潘志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