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省一系列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效果顯現

2024年08月16日09:00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省一系列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效果顯現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河北省一系列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效果顯現

近日拍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 李術凡攝

近日拍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 李術凡攝

近日拍攝的遷安市金嶺鐵礦修復地。 李 彬攝

近日拍攝的遷安市金嶺鐵礦修復地。 李 彬攝

山青、水秀、林茂、田整、湖淨、草豐,從青翠山川的鳥語花香到碧水清波的魚戲蛙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之美正在燕趙大地展現……

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近年來,河北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修山、育林、保水、墾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一系列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加快建設。

“華北明珠”放光彩

雄安新區地處京津冀腹地,境內擁有被譽為“華北之腎”的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

近年來,雄安新區統籌城水林田澱系統治理,做好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將澱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實施澱區生態功能提升、入澱河流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綠色生態空間建設、人居環境治理修復和新區生態環境數字化建設5大類工程28個項目,確保新區生態系統完整,藍綠空間佔比穩定。

一是加快白洋澱內生態治理。2019年以來,河北省針對白洋澱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問題,採用生態清淤、原位治理、生態修復和水系疏通等舉措,推進百澱連通、清淤疏浚、退耕還澱,將污染治理與生態恢復、景觀打造相結合,促進白洋澱生態功能提升。

二是推進千年秀林生態建設。河北省通過增加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體的綠色生態空間,形成連通性和觀賞性俱佳的森林景觀廊道。打造雄安郊野公園、悅容公園等一批高品質工程,營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意趣。與普通植樹不同,“千年秀林”中的每一棵樹,都擁有一張自己的“身份証”,它鏈接著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實現了對苗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三是助力澱口濕地生態修復。為減輕白洋澱的污染負荷,開展入澱河流治理、主要河流入澱口混合區綜合整治,構造串聯的藍綠空間。實施退耕還澱,建設河口濕地,恢復白洋澱生態水位,擴增澱泊水面,形成白洋澱生態緩沖帶。開展唐河入澱口濕地生態保護工程、府河入澱口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孝義河入澱口濕地水質淨化工程,逐步恢復澱區生態系統完整性。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超30%,白洋澱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在白洋澱安家,初步形成“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碧波蕩漾、鳥飛魚躍”的優美畫卷。

2022年以來,河北省持續強化衡水湖、南大港、曹妃甸、察汗淖爾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濕地生態補償試點5.9萬畝。圍繞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區域、重點生態問題,謀劃實施省級山水項目8個,全面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系統治理,有效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服務功能和生物多樣性。

“綠色奇跡”譜新篇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塞罕壩,便是讓人點贊的“綠色奇跡”。

曾經,這裡是一片風沙肆虐的荒山禿嶺。20世紀60年代初,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扎根壩上,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拓荒之路。經過三代塞罕壩人的接續奮斗,最終,在這片茫茫荒原上筑起“綠色長城”,也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近年來,經過不懈奮斗,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面積達到1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先后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和防治荒漠化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

塞罕壩是如何從“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變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鳥的樂園”?

增林擴綠,大力實施攻堅造林工程。在第一代塞罕壩建設者成功開創國內高寒地區機械栽植落葉鬆先例的基礎上,新一代塞罕壩人向坡度大、石塊多、土壤貧瘠、沙化嚴重的石質陽坡挺進,實現石質山地全部綠化,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別達到98.9%、92.2%的歷史最高值。同時,多種方式抓防護,架設圍欄、開挖管護溝795公裡,構筑起造林地塊立體防護網絡,建成華北地區人工林規模最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百萬畝林海。

提質增效,全面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實施森林景觀改造、大徑材培育等9種森林經營模式,持續開展森林質量精准提升和撫育盲區清零行動。大力推廣近自然森林經營技術,構建針闊混交、異齡復層、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提升森林綜合效益。2017年以來,塞罕壩機械林場累計撫育森林55.8萬畝次,林分質量愈加優良,被確定為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范單位。

提檔升級,不斷增強生態系統功能效益。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著力提升自然保護地管理效能和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大力開展濕地保護修復,加大造林種草、植被恢復力度,濕地面積穩定在10.3萬畝。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新建改建野生動物通道200余處,現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植物625種,成為天然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

河北省各地積極學習塞罕壩典型經驗,聚焦“兩山、兩翼、三環、四沿”重點區域,大力實施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太行山燕山綠化、雄安新區千年秀林、白洋澱上游規模化林場等重點工程項目,集中力量開展綠化攻堅,加強中幼林撫育,灌木林、低質低效林改造提升,持續增加林草資源總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進一步增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決筑牢綠色生態屏障。

廢棄礦山重披綠

滿目翠綠的邯鄲紫山生態公園,波光粼粼的青山湖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生態畫卷。

紫山坐落於邯鄲市叢台區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脈的主峰,礦產資源豐富,但曾經的粗放開採方式使得原有山體千瘡百孔。近年來,邯鄲市通過政府主導、資源整合、市場運作等舉措,使廢棄礦山變身為城市后花園,也撐起了周邊農民的錢袋子。

“過去,煤灰四處飛揚,家裡一年四季不敢開窗。現在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讓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家住紫山附近的邯鄲市叢台區三陵鄉西陶庄村村民劉榮說。

20世紀80年代初,紫山核心區內先后有40余家煤礦,長期無序開採致使山林損毀、地表沉陷、生態惡化。設施落后的煤礦企業粗放經營,還帶來粉塵飛揚、車輛遺撒等二次污染,紫山逐漸淪為城市脊背上的巨大“瘡疤”。

2014年以來,邯鄲拉開紫山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的序幕,通過關停取締紫山附近小煤窯、整治工礦廢棄地,修建紫山公園,栽植各類花草樹木80余萬株,增綠面積6500多畝,項目區森林覆蓋率從16%提升到96%。

在復綠過程中,邯鄲將滏陽河水引入紫山,在原來礦渣溝基礎上修建庫容30萬立方米的紫雲湖水庫,統籌推進水域保護、礦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復、周邊環境提升等工程,實現區域內“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九位一體綜合修復治理。近期,紫山廢棄礦山實現綠色蝶變的特色做法入選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其礦山生態修復經驗得以在全國推廣。

紫山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取得的顯著成效,是河北省開展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曾經滿目瘡痍的秦皇島棲雲山如今已重披綠裝,山體破損的三河東部礦區呈現一派草木繁茂的景象,遷安金嶺礦山利用“礦山修復+”模式發展生態特色產業,遷西積極探索“治山靠山圍山轉,生態經濟齊開花”的綠色發展道路。

河北深入開展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工作,2016年以來,累計修復綠化歷史遺留廢棄礦山7406處40余萬畝,昔日“傷痕累累”的荒山,逐漸披上“綠裝”。2022年以來,先后實施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保定白洋澱上游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歷史遺留礦山修復項目12個,為首都“兩區”建設和雄安新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生態支撐。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繼續認真履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不斷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強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力爭到202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7%,修復治理歷史遺留礦山10萬畝、海岸線30公裡、濱海濕地3200公頃,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國土空間修復格局,為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貢獻力量。(姜慧婕、王躍先)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