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滹沱河生態“蝶變”

2024年08月13日08:4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滹沱河生態“蝶變”

一條河,能給一座城市帶來什麼?

在石家庄,行走在滹沱河畔,答案直觀地呈現在眼前。

2922公頃的水面,相當於4.6個西湖﹔10289公頃的綠地,相當於1.4萬多個足球場。經過生態修復的滹沱河,重漾碧波、靈秀再現,為城市筑起了一道生態屏障。

沿河打造文旅大道,串聯起正定古城、西柏坡等文化地標,形成一條文脈景觀軸。越來越多百姓吃上“旅游飯”,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實施擁河發展戰略,引導城市新興功能向滹沱河沿線聚集,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加快布局。一條高水平經濟帶、景觀帶、生態帶正從願景走進現實。

后花園、發展軸、新空間,滹沱河的“蝶變”令人心曠神怡。這背后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一條水清岸綠的生態河

夏日的滹沱河,碧波蕩漾,風景如畫。

“十多年來,從相機到無人機,拍攝工具不斷更新,卻趕不上滹沱河的變化快!”8月1日,攝影師曹鑫在岸邊操控無人機升空后,不停地按動快門。

“快看,是黑鸛!”曹鑫興奮地喊了起來,“黑鸛被譽為鳥中熊貓,對環境的要求可是出了名的挑剔。”

這些年,曹鑫在滹沱河拍到的野生鳥類有200多種,其中不乏震旦鴉雀、赤嘴潛鴨等珍稀鳥類。越來越多的鳥兒在這裡繁衍生息,是在用翅膀為滹沱河生態修復后的環境“點贊”。

污水橫流、沙坑遍布、植被退化……滹沱河沿岸一度傷痕累累。2017年以來,石家庄市投資180多億元,對境內109公裡河段實施生態修復。

投資多、規模大、范圍廣,這樣的生態修復工程在石家庄史無前例。

109公裡河道,水從哪裡來?利用南水北調中線水、上游水庫水進行生態補水,加上沿河可利用的再生水,缺水問題一舉解決。

污染怎麼治?水質如何保証?封堵10家企業的排污口,沿線建成8家污水處理廠,排出水的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准。

沙質土壤存不住水,花草樹木怎麼種?綠化團隊反復篩選品種,科學改良土壤,讓海棠、碧桃等300多種花草樹木在沙地扎了根。

垃圾清走了,污水淨化了,沙坑填平了,綠色覆蓋荒蕪,荒灘變成濕地,一河碧水迤邐向東。

滹沱河沿線生態價值逐步顯現:109公裡河道全線全年有水,沿岸綠地和濕地覆蓋度提升62.9%,城市周邊最高氣溫降低36%。

一條造福百姓的幸福河

8月2日清晨,依偎在滹沱河臂彎裡的革命聖地西柏坡,迎來了熙熙攘攘的游客。

沿著中共中央舊址西側的小坡往下走,西柏坡村招待所新建的木閣樓格外亮眼。去年改造提升客房,今年又新建木閣樓,年年拿出錢搞建設,究竟為啥?

“為了讓游客在咱西柏坡住得更舒服,也為了把這碗‘旅游飯’端得更穩。”招待所經理閆二鵬說,依靠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西柏坡村九成以上家庭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夜幕降臨,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

“夜游正定古城”已融入石家庄市民日常:或漫步閑談於城牆之上,或歌舞游戲於陽和樓下,或沉思於古寺古塔旁,或歡聚在古街市井的煙火氣裡。

貫通水脈,接續文脈,奔騰不息的滹沱河,不僅帶給人們“詩與遠方”,更帶來了幸福好日子。

8月3日,正定縣塔元庄同福鄉村振興示范園智慧農場裡,游客一撥接著一撥。

依托滹沱河景觀、古城風韻,塔元庄村精心打造現代農業、旅游、康養等項目,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32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

“身在美景中,吃著生態飯,這條河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塔元庄村黨委書記尹計平說。

一條生機勃勃的產業河

一個不足1立方厘米的傳感器,能幫助車輛實現自動加減速、規避障礙物等功能。

這樣一款高科技產品,它的研發生產基地,就位於石家庄市鹿泉區滹沱河附近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園。

8月3日,在河北美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裡,這樣的小方塊正經過一道道精密程序批量產出。“這是我們完全自主研發的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傳感器,去年實現了百萬量級裝車交付。”該公司技術專家王建志說,今年公司有望實現汽車傳感器千萬量級裝車應用。

2021年以來,石家庄大力實施擁河發展戰略,引導城市新興功能向滹沱河沿線聚集,沿河布局鹿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園、正定數字經濟產業園等一批現代園區,全力打造高水平經濟帶。

如今的滹沱河,已不再是石家庄城市北部邊緣線,正成為城市生長的“新軸線”。

登上滹沱河畔的臥虎山,憑欄遠望,正在建設中的太平河片區,塔吊林立、雛形初現。

這塊面積達8300畝的土地,是擁河發展的起步區、示范區和引領區,正在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數字新城發展主軸帶、省會文旅產業核心區。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山水相映,水城共融。在“兩山”理念滋潤下,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相得益彰的高質量發展新路,正沿著滹沱河鋪展開來。(記者董昌)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