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多舉措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

人民網石家庄8月6日電 (記者林福盛)日前,滄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滄州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尹洪昌介紹了滄州市供銷社系統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的相關情況。
去年以來,滄州市供銷社積極發揮部門職能,通過推進鹽鹼地適度規模經營、多途徑開展土壤改良、加快鹽鹼地特色農產品開發推廣等手段,努力為全市鹽鹼地綜合利用工作提供“供銷經驗”。
推動鹽鹼地適度規模經營與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去年5月份開始,滄州市供銷社攜手市委組織部和市農業農村局,啟動了黨建引領強基富農示范工程,通過在鹽鹼地分布較為廣泛的黃驊、海興、鹽山等7個縣(市)大力推廣土地托管服務,加快構建鹽鹼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努力為承接和實施鹽鹼地土壤改良項目、促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奠定良好基礎。截至目前,已在上述7個縣(市)托管土地面積共計約8萬畝,黃驊市后仙庄村旱鹼麥核心區地塊也納入滄州市托管服務范圍。
多途徑土壤改良與綜合利用效率提升。滄州市供銷社主動發揮平台作用,積極聯合省科學院、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等有關單位和機構,在托管的仙庄片區土地上開展了包括“利用藻類改良鹽鹼地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氨基酸加鉀肥葉面噴施、減碳光合增產推廣等多項新技術實驗。青縣供銷社通過在托管的鹽鹼地上增施有機肥的方式改良土壤狀況,已完成改良試驗1500畝。海興縣供銷社通過測土配方形式,針對性推廣對鹽鹼脅迫有抗性的功能性肥料,指導種植戶科學用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土壤條件。其他縣(市)也分別結合自身情況,就鹽鹼地改良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推進鹽鹼地特色農產品的開發與品牌建設。圍繞打造旱鹼麥和其他鹽鹼地特色農產品“一主多元”產業發展格局的目標,滄州市供銷社積極參與和舉辦各類農產品推介活動,依托相關社有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研發培育自主品牌,將旱鹼麥、冬棗、洋姜等本地特色農產品不斷推向外部市場,成功打造了“供銷面坊”、“驊鄉情”等一系列自主品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上半年,“驊鄉情”單個品牌旱鹼麥面粉、挂面等產品銷售總量達130余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