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生命之樹”每天都在生長

2024年08月05日08:27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生命之樹”每天都在生長

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

“生命之樹”每天都在生長

7月26日,工人正在雄安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施工。 本報記者 田 明攝

【溫暖回響】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雄安新區考察。總書記來到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看沙盤、登平台,遠眺建設工地,了解啟動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重點疏解項目規劃建設進展情況。總書記指出,要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個沒有“城市病”的未來之城,真正把高標准的城市規劃藍圖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

夏日的雄安新區驕陽似火。雄安新區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項目建設現場,6400余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施工,310余台機械設備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其中航站樓已經沖出正負零。該項目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地下空間與北側的中化大廈、華能總部大廈,南側的中央商務區等項目互聯互通。

7月16日,記者走進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施工現場,航站樓主體鋼結構正在緊張安裝中。螺旋上升的鋼結構猶如向上生長的大樹,每天都在長高。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從地下一層開始‘生根’,向上延伸至整個航站樓主體框架,高度將達到30米,是航站樓的主要承重結構。目前有30余人在這裡施工,未來高峰期將有近80人參與‘生命之樹’的建設施工。”雄安集團雄商置業公司國貿中心項目三工區負責人徐可新介紹,航站樓地下共四層,分別為城市層、站廳層、站台層、行李夾層,建成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空功能將向雄安新區延伸。未來,乘客在這裡就可以辦理值機、安檢手續,行李搭乘京雄快線托運到大興國際機場,到那裡后能直接登機。

在鋼結構“生命之樹”施工過程中,圖紙的二次深化設計和安裝精度把控是技術難點。在徐可新手裡,有一本國貿項目鋼結構施工指導手冊,是專門為它量身定制的。“在目前雄安新區各項目施工過程中,針對一個單體鋼結構制作施工指導手冊的,這還是頭一份。”徐可新說,“生命之樹”的施工涉及大量厚板、雙曲圓管柱,施工難度大、精度控制要求高。為了保質保量推進項目施工,施工指導手冊強化細節管理,對原材料進場、加工制作、運輸、現場安裝等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要求。

在航站樓南側國貿中心項目三工區,41—1#辦公樓和集中商業施工現場,1100名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集中商業地上共7層,目前正在進行地下二層的頂板施工。”走進施工現場,徐可新與同事合作對十字柱施工進行巡視檢查。

徐可新日常負責三工區整體工程管理,以及整個國貿中心項目鋼結構及幕牆專業的施工管理工作巡查。每天用腳步丈量項目施工工地、巡查現場,查隱患、找問題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國貿項目施工現場面積大,步行需要20多分鐘。徐可新每天都要來回走兩趟,一天下來走一萬多步是常態。自項目樁基進場,到4月8日航站樓正負零板按期澆筑完成,5月18日樁基工程全部完工,再到目前墊層及筏板施工……見証著項目一天一個樣的變化,徐可新的心裡滿是成就感。

進入7月后,雨水增加,除了負責項目日常施工管理,徐可新又增加了一項工作——安排、檢查現場防汛工作。

“在建工地防汛,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汛情對項目施工的影響,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作業人員的安全。”徐可新說,一進7月,項目現場就檢查了所有排水路徑,確保暢通。按照防汛方案要求,准備充足的防汛物資,檢查排水水泵、水箱是否安裝到位。他每天的工作步數又增加了不少。

“去年10月我剛來到項目現場時,這裡還是一片空地,現在,建筑‘長’起來了,周邊路網也越來越完善。”看著正在拔節生長的樓宇,徐可新說,能夠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為交出“雄安質量”高分答卷作出自己的努力,感覺很自豪。

現場評

下足“繡花”功夫 雕琢城市品質

重1500余噸、高約30米、整體螺旋上升,建造這樣一個巨型鋼結構“生命之樹”,要精細到什麼程度?

答案是:毫米級。

在雄安新區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難度系數如此大的鋼結構單體項目正在向上生長。事實上,對施工的毫米級精細要求,體現在施工建設的各個環節,比如,為保障國貿中心項目現場施工精度,制作施工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工作人員就有100多人。

在雄安國貿中心項目BIM總控室,一張張三維施工圖呈現在大屏幕上,這是該項目基於BIM建立的精細化基礎模型。在這裡,BIM創新性地實現了與項目管理流程深度融合,對項目施工進行精細化管理,為運維工作提供高效、集成的精准底板。

這樣的“繡花”功夫,是雄安新區建設精細化管理的生動體現。

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回蕩著雄安新區建設者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下足“繡花”功夫造城,將求精求美的精神融入城市設計建設的每一個細節裡,一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人民之城”正在一步步走來。(記者曹錚)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