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向縱深推進,協同發展更加活力澎湃

2024年08月03日08:5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向縱深推進,協同發展更加活力澎湃

  “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並主持召開兩場座談會,為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方向。

  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河北奮力書寫協同新答卷,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2023年,雄安新區首批疏解的中國星網、中化、華能、中礦4家央企總部建設全面提速,京雄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津興城際鐵路、邢和鐵路建成通車,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倍以上。一項歷史性工程展現出更加雄闊壯麗的未來。

  牢牢牽住“牛鼻子”

  北京向南100多公裡,雄安新區。

  6月底,中國中化大廈塔冠最后一個構件順利完成安裝,這是自3月27日主體結構封頂以來大廈建設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區域。如今,央企在雄安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源自北京的3000余家企業在雄安注冊。

  疏解,要將北京的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成為協同發展新的動力源。

  承接,河北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推動區域優勢互補。

  在保定,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設立了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以河北京車項目為抓手,一個軌道交通產業園建設計劃在當地萌生。

  在廊坊,包括“三通一達”在內的八家快遞龍頭企業的北方總部或區域分撥中心匯集於此,環京快遞服務圈作用凸顯。

  全域對接、全面承接。河北去年以來引進在京央企二、三級子公司實現歷史性突破,既帶動了產業,又增加了就業。

  疏解與承接的背后,是“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被打破,是體制機制深層次的調整。

  2015年設立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今年有了新名字——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從北京、河北兩地共建,到京津冀三地共建,這家產業園在國內首開“企業在河北、監管屬北京”的跨區域管理體制先河。

  頂層設計,助力破除體制藩籬。從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到建立三地黨政主要領導協商機制,再到組建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三地不斷深化協同,創新機制,聯合印發一批重要文件,形成了從決策到落實的完整體系。

  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相關產業的引力,匯聚成京津冀協同發展澎湃活力。

  重點領域協同突破

  你能想象未來農業的樣子嗎?

  田間奔跑的是沒有駕駛艙的拖拉機﹔模擬器裡,幾天就能培育出一個新品種﹔儀器在田裡過一遍,土壤成分就能一目了然……

  在前不久舉辦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無人農場技術應用大賽上,中國科學院智能農業技術團隊帶來了多個農業新技術、新裝備。賽場外,他們正將這些技術和裝備逐步應用到雄安新區雄縣十裡鋪村的“伏羲農場”。

  場景匯,勾勒未來生活新圖景﹔協同創新,催生河北發展新力量。

  2023年,京津專利技術在河北轉化1339次,同比增長74.74%﹔截至2023年12月底,中關村企業在河北設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計5589家﹔雄安新區謀劃推進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疏解高校協同創新聯盟2個創新主鏈條……三地“手”越“牽”越緊,協同創新的成效日益顯現。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准的事情就先做起來,三地在交通、生態環保、產業等重點領域協同突破。

  6月28日10時18分,廠通路潮白河大橋跨河主橋拱肋最后一個節段精准落在預定位置,標志著廠通橋跨河主橋拱肋成功合龍。預計今年9月,廠通橋將達到通車條件,眾多跨省上班族的通勤時間將縮短半小時。

  京津冀,承載1億多人口的廣大區域,海量的人流、物流、車流日夜不息,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京津雄核心區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推動資源要素高效流動。

  山同脈,水同源,地相連。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不僅是交通的便利,還有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成效。

  2023年,潮河、白河、沙河、黎河等國考出境斷面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京津水源上游流域水質越來越好。白洋澱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Ⅲ類,再現“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

  鏈上發力,正在成為京津冀產業協作新模式。

  去年11月,2023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召開,首次發布6大跨區域產業鏈圖譜。其中,河北牽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2條產業鏈。

  以圖譜為引領,三地動作頻頻。河北與京津在政策准入、場景應用等方面互聯互通,攜手“共享一條路”“共造一輛車”﹔三地有關部門簽訂共建京津冀·“機器人+”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技術攻關、聯合招商、聯合推動成果落地。

  關鍵子落,滿盤皆活。協同發展的交通支撐、生態支撐、產業基礎,為河北創造出更大發展空間,為區域發展帶來充沛能量。

   “協同紅利”惠及民生

  4月3日,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石家庄醫院,醫院外科團隊在北京血管外科專家李偉帶領下,運用腔內“八爪魚”技術,為程先生完成微創介入手術,拆除了身上的“不定時炸彈”,讓老人遠離了動脈瘤破裂猝死的風險。

  名醫問診、醫保破冰、資源共享。目前,京津冀醫聯體數量增至70個,我省共有312家醫療機構與京津373家醫療機構實現50項檢驗結果互認,京津冀實現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免備案。

  京津冀醫療合作,有效緩解了京津大醫院“人滿為患”、河北及全國各地患者跨省奔波異地看病的矛盾,取得雙贏之效。

  著眼於教育、養老、社保等百姓關心事,一項項利民之策落地開花。

  優質教育資源“跨省過河”。目前,246所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我省370所學校開展跨省辦學合作,河北高校與京津高校在學科建設、科研攻關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攜手推動醫康養協同。我省今年出台《河北省支持康養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三地民政部門去年發布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政策方案,打通京籍老年人失能護理補貼異地支付通道,為老年人提供支付便利。

  社保服務互聯互通。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在社保、就醫、交通等部分領域通用共享,三地參保職工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隻需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提交申請即可實現。

  協同的速度,幸福的刻度,都讓重大國家戰略有了溫度。

  瓣瓣同心,共謀發展。“協同紅利”讓百姓生活更美好。(記者馮陽)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