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定興:暢通城鄉“脈絡” 繪就交通藍圖

2024年07月25日15:17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107國道大修工程(定興段)按照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標准路面大修已完成,省道S227涿州至新區公路建設工程(定興段)已經啟動,城市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改造提升張姚公路、固楊公路、高閆公路等鄉村道路240.41公裡,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革﹔著力打造裡程100公裡的“客貨郵”融合試點線路......“暢連城鄉、融合高效”的城鄉交通一體化服務體系在河北省定興縣逐步形成。

近年來,定興縣以“交通強縣”為引領,堅持“一區多邊多點”融合發展,聚焦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優化布局結構和功能,大力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協調發展,著力提升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

暢通的城市路網。張曾良攝

暢通的城市路網。張曾良攝

織密綜合交通路網 暢通出行“大動脈”

近日,在107國道定興段,道路寬闊,車水馬龍。總長24.8公裡的公路已經按照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標准整修完畢。“107國道是貫通我縣南北的公路交通大動脈, 是通往保定、北京的重要干線公路,此次路面加寬、綠化提升等高標准整修也是完善區域路網結構的重要手段。”定興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劉偉說。

目前,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榮烏高速貫穿定興,107國道、030省道等多條重要交通干線縱橫,“外網”交通大骨架矗立而成。同時,該縣積極推進縣城與相鄰縣的公交連接,總長18公裡的定興至高碑店市高鐵東站的城際公交正在加緊實施,努力構建布局完善、規模合理、銜接高效、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從而形成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大交通發展格局。

保障群眾便捷出行,“外網”充分保障外,“內網”搭建更加周密。定興縣率先推行全域公交,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終端,輻射全縣的客運網絡布局。

“5路公交車現在也能通到我家門口了,去哪都方便,主要還免費乘坐呢。”家住司法局家屬院的市民聞宇說,自家小區為老小區,之前一直搭不上公交,今年6月,公交站牌立在了家門口,他也終於如願搭上了便捷公交。

目前,該縣城區5條公交線路60輛新能源公交車全部實行免費乘坐,已累計惠及群眾950萬余人次。

仿古式候車亭內,乘客有序上車。張曾良攝

仿古式候車亭內,乘客有序上車。張曾良攝

        城鄉交通一體化 產業融合齊發力

“這條路可是修到了我們的心裡,如今,接訂單的底氣更足了。”7月11日,在位於該縣高裡鎮長安城村的良豐曉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冷鏈貨車等在門口,總經理梁卓正和工人們一起忙碌著打包新鮮鱸魚,即刻便送往京津顧客的餐桌。據梁卓介紹,公司門前的路往南直通縣道,之前坑窪不平,遇到下雨下雪,道路更加難行,鮮魚運輸變成了大問題。

如今,從該公司門口南北一路通,改造提升后的路段道路平整寬闊,道路兩側還安置了太陽能路燈,冷鏈運輸車暢通無阻。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我們把目光落在了京津市場上。而且鱸魚主打新鮮上桌,一般不超24小時。所以這條路改造后對於我們企業發展是一個實打實的優勢。”梁卓說。

一路通,百業興。自2021年以來,定興縣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集中整治“翻漿路”,推進“農村公路+產業”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已投入3.56億元,完成四好農村路新改建240.41公裡,惠及16個鄉鎮254個村。城鄉三級公路覆蓋率達100%,極大暢通了城鄉客運運輸通道。

“公交車直接開到村口,每隔15分鐘就有一趟車,比之前方便太多了。”家住張家庄鄉張家庄村的村民楊彥娟說,村子距離縣城25公裡,之前私家客運車一天隻有兩三個班次,去趟縣城十分不便,如今時間上自由掌握,而且票價也比之前便宜了。

“我們還打造了張家庄鄉、姚村鎮、北南蔡鄉3條‘客貨郵’融合試點線路,線路全長約100公裡,未來將根據群眾出行和物流配送需求,拓展農村公交物流服務功能,通過多線路服務、多層級節點對接、站點優化調整,將城鄉物流快件由公交車輛運輸至偏遠鄉村服務點,解決物流‘最后一公裡’。”劉偉說。

定興縣智能公交調度管理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能大屏實時監測車輛運行情況。張曾良攝

定興縣智能公交調度管理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能大屏實時監測車輛運行情況。張曾良攝

“數字”賦能“智”交通 引領出行發展新體驗

近日,走進定興縣智能公交調度管理中心,電子大屏清晰顯示著各路公交車的“工作狀態”,工作人員正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實時查看各路公交車運行及各站點乘客出行情況。

“目前,定興縣36條公交線路和145輛新能源公交車輛全部納入智能調度和監管平台。”定興縣智能公交調度管理中心負責人楊洋介紹,自2021年起,累計投入1100余萬元升級打造了公交智能調度管理中心,公交車通過安裝GPS定位設備和高清攝像頭等設備,實現對公交車輛的實時監控。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隨時查看車輛的運行軌跡、駕駛員的行為等數據。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系統便會自動報警並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有效提高了客運車輛的安全性。同時,車流量、客流量、司機工作情況可隨時投放回中心電子大屏。

“目前,我們對公交車輛實行了錯峰運行制度,早晚出行高峰時,車輛班次安排得較密集,其他時段車輛間隔稍長一些,現在通過大屏反饋出的監測情況,我們就可以根據出行乘客人流量,再適時調整車輛班次。”楊洋說。

“車還有2分鐘到,用這個軟件就能知道車輛什麼時候到站,現在出行可真是方便!”當天,在定興縣黃金台公交站候車亭,准備乘車的市民張素華正在使用“掌上公交”APP查看車輛到站時間。使用“掌上公交”除可以查看車輛到站情況,還可查看起點發車時刻表,並清晰標注了“早高峰”“晚高峰”時段,提醒市民規劃出行。改變以往的出行模式,先看APP再出門的新模式讓廣大市民連連稱贊。除能更好規劃出行時間外,更多的是有了公交智能化帶來的出行新體驗。

打開“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交通是城市的血脈和骨架,承載著經濟發展的命脈,連接著千家萬戶的出行。定興,更是將構建互聯互通、無縫對接、安全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路網體系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目標,讓交通呈現絢麗多彩,持續編織交通一體“幸福網”。(梁潔)

(責編:楊文娟、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