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古韻天長,今朝更風光

2024年07月22日08:3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古韻天長,今朝更風光

石家庄井陘縣天長鎮

古韻天長,今朝更風光

7月8日,天長鎮台子巷民宿主人王會萍(左)在向游客介紹自己的民宿。 本報記者 史曉多攝

7月8日,天長鎮台子巷民宿主人王會萍(左)在向游客介紹自己的民宿。 本報記者史曉多攝

天下九塞,井陘其一。在這裡,掩藏著一座千年古鎮。它扼晉冀交通要沖,以山就勢,北窄南寬,就像一個大簸箕端坐在太行山與綿河的懷抱中,寧靜而怡然。從漢代開始,這座古鎮便被稱為“天長”。

7月8日,記者從車流繁忙的307國道拐入已沿用二百多年的一座大石橋,跨越綿河便來到了天長古鎮。

三四米寬的老街上熙熙攘攘,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原來是鎮上的人們正在趕大集。一輛毛驢車載著各種水果慢悠悠前行,我們一路跟隨不敢驚擾,成了體驗古鎮風韻的獨特方式。

說到天長古鎮的標志,離不開“宋古城”。沿著老街來到“映秀苑”廣場,但見一段古城牆自東向西蜿蜒而行,一塊塊鵝卵石在城牆上清晰可見,顯然是就地取材。同行的天長鎮政府工作人員王琳珠介紹,天長古鎮名起於漢,興於唐。唐為天長鎮,置天長軍。宋熙寧八年(1075年)始建井陘縣治於此,至1958年重新為鎮,一直為歷代縣治之所,因此天長素有“宋古城”之稱。

“你們看到的這段古城牆,是明朝修建的。明朝天長城牆因水患多次損毀,修建者遂就地取材,將東西南三面城牆和城門全用鵝卵石和不規則石頭包砌,武裝成了一座石頭‘簸箕城’。”王琳珠解釋,用密密麻麻的石頭筑城,和其作為軍事重鎮有密切關系。經過歷代不斷修建,天長鎮形成“丁”字形街巷布局,配合北高南低的階梯狀建筑分布,利於城破后的退守與反攻,構成多層次防御體系。

刀兵稀疏,戰事消歇。歷經千年,古驛道、古窯址、衙門公署、學宮書院、寺廟塔閣、名宦府邸等眾多文化歷史遺跡,都在訴說著天長鎮的美好和榮光。

穿過南城門瓮城,便到了城內的南門街上。城區的古民宅是一色的青磚灰瓦四合院,軸線分明,左右對稱,長街小巷,古色古香。古街坊店鋪鱗次櫛比,活板排插的門面,迎風飛舞的招幌,仿佛穿越時光隧道,重新回到繁華的宋代古城。

進入城內,有一片建筑考究的古庭院,飛檐斗拱,氣派非凡。細一問,這便是井陘現存最完整的古民居“王家庭院”。大院佔地15畝,房屋162間,由8個古院落、一處小花園、一座小禮堂組成。

從大門拾級而入,我們被驚艷到了。大院第二道門前影壁為磚雕百壽圖,100個結構不同的篆體“壽”字及兩邊的鬆鶴浮雕,彰顯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百壽圖上的對聯“損人欲以復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體現了當時宅院主人對后代的期許。

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北院”大部分房屋沒有梁架,多為拱券成屋,為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風格,當地人稱其為“無梁殿”﹔“高堂院”五級高台之上的正房,面闊五楹,為長者居住,前檐正中由蝙蝠、葡萄組成的木雕,寓意富貴長壽、子孫滿堂。天長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侯雪萍介紹,王家大院房屋高低錯落,院院相通。俯瞰大院整體布局,為雙喜字圖案,堪稱一座建筑迷宮。

尋常巷陌,庭院深深。除王家庭院外,古城內還分布著百年學府皆山書院,比照蟈蟈籠建造的城隍廟九脊穿堂戲樓,還有明倫堂、舊縣衙、東聚門、觀音閣、盧家巷、總兵府等。漫步古鎮,隨時可邂逅一段歷史。

簸箕城上有乾坤,城下同樣有寶藏。“城內外200萬平方米范圍內,密集分布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井陘窯遺址。經考古發現,這裡從隋唐以來已有持續千年的燒造史,目前搶救整理出晚唐、金代窯爐19座。”王琳珠介紹,出土的唐代蓮花熏碗、金代戳印鹿蝶花紋葉式枕等,均保存完好,工藝精美,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記者來到天長鎮石橋頭村的一座獨拱石橋旁。隻見橋體全部以青石筑成,拱券正上方雕刻著一隻吸水獸,兩側還有獅子、麒麟、天馬、大象等浮雕。工作人員介紹,這座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原名“天威軍石橋”,后改稱“通濟橋”,是河北屈指可數的宋代古石橋。難以想象,這座古橋歷經千年雨雪風霜,至今還默默發揮著它的作用。

憑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2008年,天長鎮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當地政府加大古鎮保護開發力度,並從2022年推出“天長假日”品牌,目前已有東關夜景、春節非遺踩街、放河燈、“都堂還鄉”實景演出、九曲黃河陣等文旅項目。古鎮商業街上,還開設了多家民宿客棧及井陘煎餅、拖刀面等特色飲食店。

台子巷民宿就坐落在古城最繁華的東關老街台子巷旁邊。民宿主人王會萍介紹,她家有三套院8間房,床位20多張,每間房都懸挂著當地名勝古跡、傳統村落的照片,同時還以刺繡的方式展示井陘拉花的步驟,讓游客不但住得舒心,還能了解井陘的歷史文化。

天長鎮鎮長陳燁雲說,除了古鎮本身,天長還有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個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14個中國傳統村落以及各級非遺項目21項。希望將這些景點串珠成鏈,吸引更多游客游古鎮名村、賞非遺絕活,讓當地更多百姓吃上“文旅飯”。(記者史曉多)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