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身邊的美好,為群眾幸福“加碼”

2024年07月19日08:4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身邊的美好,為群眾幸福“加碼”

承德市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身邊的美好,為群眾幸福“加碼”

又到暑期旅游季,承德市成了不少人避暑的目的地。

在這裡,游客不僅能體驗到涼爽,還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文明涵養。

近年來,承德市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創建育民”,聚焦突出問題、關鍵短板和薄弱環節,通過精致精細管理,推動城市公共環境秩序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優化提升。

日前,記者走進承德,在市場、公園、社區等地發現一些群眾身邊的暖心變化,見証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創建成果,感受市民不斷提升的幸福感。

老農貿市場煥發新生機

7月10日6時,承德市五雲橋市場二樓的曲大姐調料食品批發店開門了。

沒一會兒,客戶開始上門,詢價、點貨、裝貨……店主曲景芬忙得腳不沾地,“我們不僅批發也零售,回頭客多,都信得過咱。”

店不大,33平方米,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調味品。

曲景芬72歲了,是市場裡的老商戶,1992年市場建成后便在這裡扎了根。

作為承德老城區的地標之一,五雲橋市場是承德市內最早建立的農貿市場,佔地3606平方米,服務轄區群眾5萬余人。它的周圍是小吃街、海鮮市場,滿滿的煙火氣。

許多承德市民對這個市場有感情。靠著這個市場,曲景芬一家人起早貪黑、辛苦打拼,不僅有了眾多固定客戶,也有了自己的口碑。說起自己的生活,她一臉自豪,“不管咋說,我給孩子們買了房,也沒房貸車貸,知足啦!”

2022年初,商戶們收到通知,市場要改造,店鋪得搬走。“我當時那是一百個不願意,擔心搬走也許客戶就丟了。”曲景芬說。

可現實是,這個30多年的老市場,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亟待改造提升。承德市國有資產運營公司是市場的產權單位,市場負責人史穎新介紹,“市場設施太陳舊,尤其是消防設施跟不上。再加上二樓一直閑置,市場綜合效益不高。”

提升改造的一年裡,有些商戶搬到與市場一條馬路之隔的藍島大廈。這兒離五雲橋不遠,方便再搬回去。

2022年,承德市國有資產運營公司引進民營資本600余萬元,對五雲橋市場進行整體提升改造。這次改造堅持“便民、利民、惠民”,以商超化為標准,共建有126個攤位,改造提升給排水系統,增容更新老舊用電線路,重新鋪設地面石材,科學規劃消防通道。

2023年11月,五雲橋市場改造完成。“終於可以‘回家’了。”曲景芬第一時間把店鋪搬了回來,從一樓遷到二樓。

回來的商戶們發現,老市場大變樣——細化了蔬菜水果、米面糧油、鮮肉、水產品、熟食凍貨、調料土特產、婚慶用品等功能分區﹔增加了四部扶梯和一部貨梯﹔有了消防控制室、煙感報警器、噴淋滅火器、消防栓﹔新建了衛生間……

7月11日,記者來到五雲橋市場,店鋪裡商品琳琅滿目,市場內環境整潔,前來購物的居民不少。

乘扶梯來二樓,曲景芬的店臨近扶梯口,“我這店位置不錯,但天冷時風大,市場給安了門斗,服務可好了。”

2023年,雙橋區深入開展市場規范化建設提升行動,探索建立了“環境衛生評比、文明誠信經營、信用評價獎勵”規范化提升機制,通過日常督導、不定期暗訪等,對場容場貌、經營秩序、消防安全等工作進行評比檢查。目前,該市場經營秩序、市場環境、商戶文明服務意識顯著提升,已成為該區重要的高端農貿市場和承德市商貿流通領域新亮點。

市場環境好了,商戶們也盼著生意像以前一樣好。

商戶有期盼,市場也在努力。作為經營方,承德遍逍遙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存介紹,為吸引人流,市場開通了網上直播,同時每周推出一款特價產品,每周末在正門、西門制作拱門推銷產品。

萬存介紹,上周六市場推出的特價雞蛋,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購物,商戶們的銷量大增。

在口袋公園“遇見美好”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7月11日上午,在山庄東路和武烈路交口東南角一處城市休閑綠地內,市民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這是承德市利用城市邊角空間建成的一處口袋公園,佔地面積約2600平方米,寬度僅兩三米,呈帶狀延伸在街道旁。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暖漪園。

步入園內,有水車、亭台、廊架、座椅,植物交錯分布,一步一景,十分精致。

承德是典型的山區市,山多川窄平地少。“我們利用城市閑置地、邊角地、零星空地打造口袋公園,優化城市綠色空間布局。”承德市城管局副局長董曉霞介紹。

景致優美的口袋公園,為城市增色不少,也成了附近居民心中的“小美好”。

77歲的王壽義老人,就是暖漪園的“常客”。“退休后,就愛好吹嗩吶,在這兒練習不擾民,我也能盡興。”王壽義老人說完,即興來了一段“信天游”,高亢的嗩吶聲,引得過往市民和游客駐足。

綠化是城市形象的一張特色名片,也是展現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在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承德市因地制宜將城市中的一些閑置空間打造成功能多樣、特色鮮明的口袋公園,拓展市民的休閑空間,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居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

“散步、遛娃、健身,口袋公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家住承德市雙橋區柴場小區的趙女士和家人就近享受到了美好時光。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民和游客,我們在一些口袋公園中打造了林蔭休閑、兒童游憩、運動康體等多樣活動空間,豐富場地設施,補足公園多類型游憩功能。”董曉霞說。

每天早上,武烈路上的競秀園裡都熱鬧非凡。這裡有一片專業的毽球場地,面積雖不大,但鋪設了軟塑材料,踩上去有彈性,防滑性也好,深受毽球愛好者歡迎。

“以前在公園很少有專業的毽球場地,我們這些平時喜歡踢毽子的人都是各處‘打游擊’,哪有空地哪裡踢。現在這裡建起了這麼好的毽球場,大家都喜歡來這裡。”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說。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就近健身。如今的承德市,一個個“口袋公園”隨處可見,它們分布在社區間、街道旁,把城市角落變成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今年,我們在市中心區又新建了兩處口袋公園(平安公園、兒童公園),進一步拓展城市綠地,滿足市民親近自然、休閑游憩的新需求。”董曉霞介紹,計劃新建的口袋公園,在設計上將更加注重便民性、實用性,同時融入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提升城區“顏值”的同時提升“內涵”,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質的公共活動空間。

精細化提升改造帶來路通車暢

綠化帶后退4米,路口就能從擁堵變順暢?

帶著這個疑問,7月12日上午,記者跟隨承德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秦岳來到市區四面鐘交通路口。

沿著承德大橋向東,跨越武烈河,這裡就是四面鐘交通路口。路口連接著承德大橋與小老虎溝和車站路,雖然車流量很大,但是直行、右轉的車輛通行順暢。

“以前路口天天堵車,有時堵到下一個路口,壓車能到300米。”正在路口執勤的直屬二大隊大隊長張洋說,“我們曾做過統計,高峰時路口每小時車流2200多輛。”

指著路口往南30米東側的綠化帶,秦岳介紹,“我們根據專業化團隊的建議,把綠化帶往后退了4米,同時在非機動車道隔出一個右轉車道,右轉車輛不用再等紅燈,大大緩解了通行壓力。”

精細化提升改造,對於山城承德來說,可謂“四兩撥千斤”。

這是主城區的現實情況:路窄、車密、人多,交通擁堵。

對當地人來說,每到暑假旅游季,堵車是常態。對交警來說,“每逢暑期,愁得頭疼。”

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實現道路暢通成了該市交通管理部門的一項課題。今年以來,承德市交警支隊立足交通管理實際,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提升工作。

張洋所在的直屬二大隊,是全市交通最繁忙的大隊,“目前我們有4個路口進行精細化提升改造,包括四面鐘路口、附屬醫院崗、大橋崗、小老虎溝口。”張洋說。

在位於南營子大街和翠橋路口的附屬醫院崗,記者看到,該路口連接4條主干道,車多人多,西北角處剛剛立上圍擋。張洋介紹,“按照規劃,這兒將為南營子大街增加一條直行車道,大大緩解路口的通行壓力。”

同時,承德交管部門還通過源頭管控、交通秩序治理、宣傳教育引導等舉措,給市民和游客提供更順暢安心的交通環境。

據了解,該市持續開展“文明交通 綠色出行”系列活動,圍繞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以及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等違法行為進行治理,加強了道路通行秩序。

文明實踐“圈粉”又“出圈”

“她李姨,今天咱們社區有大集,快跟我一起去看看吧!”6月11日上午,家住承德市雙灤區萬和城社區B區的張阿姨,邊走邊招呼著鄰居。

當天,一場由萬和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牽頭組織的“便民服務趕大集”,在該社區B區睦鄰亭附近熱鬧“營業”。

小家電維修攤位上,萬和城社區“峰山志願服務隊”為居民查看故障電器,經過他們的細心修理,不少家電得以“復活”﹔理發攤位深受社區老年人歡迎,來自雙橋區於家虹美燙染店的4名理發志願者,用嫻熟的手藝和熱情的態度為社區居民服務﹔義診攤位上,社區請來的醫生們免費為居民量血壓、測血糖,並耐心解答居民們咨詢的問題……

別看萬和城社區如今這樣熱鬧,幾年前可不是這樣。

“我們社區有居民12054人,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承德市雙灤區萬和城社區黨委書記郭容吉介紹,最開始的時候,社區工作很難開展,居民們相互不認識,大家戒心很重,就連社區工作人員敲門都少有人開。

這幾年,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大力發展志願者,開展社區文明實踐活動。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居民們相互交往頻繁、彼此之間熱絡起來,社區的凝聚力也逐步增強了。

“‘峰山志願服務隊’隊長周鳳山,是我們最早發動的志願者之一。”郭容吉介紹,周鳳山不僅有維修家電的手藝,還是個“熱心腸”,如今在他的帶動下,“峰山志願服務隊”發展了20名志願者。這些志願者不僅平時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還在周鳳山的帶領下,在小區打造了一處20多米長的社區花園。

“我們社區的‘花園課堂’就設在那裡。”郭容吉介紹,社區通過“花園課堂”定期給居民講黨課,宣傳政策,那裡還放置了一個便民箱,有打氣筒、鐵鏟、鐵鎬等工具,誰家有需要都可以隨時借用。

不僅萬和城社區,承德市雙橋區麗水社區裡,文明實踐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7月1日上午,悠揚的童聲從麗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中傳出。當天,麗水社區在這裡舉辦了“一顆童心·心向黨”慶七一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居民參與。

“過去,這些活動都是社區牽頭組織,這幾年社區志願者隊伍漸漸發展壯大,很多活動都是志願者們帶頭組織的。”麗水社區黨委書記馮依明告訴記者,這次的活動就是社區文藝文化志願服務隊組織的,演出的節目也都是社區居民參與的,完全不用找“外援”。

文藝文化活動、理論宣講教育、推動移風易俗……這些年,承德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這個群眾“家門口”的陣地,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精准開展文明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圈粉”又“出圈”。

炎炎夏日,夜色漸濃。萬和城社區居民三五成群地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唱歌的、打球的、健身的,活動豐富多彩,畫面溫馨和諧。

“我們把活動室鑰匙交給一些居民代表,方便大家使用實踐站的場地、設備,同時進行自我管理。”郭容吉說,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啟“夜間模式”后,大大滿足了居民個性化需求,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承德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將精准對接群眾生活需求,持續挖掘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可持續、影響力大的文明實踐項目,打造更多群眾參與度高、接地氣、特色鮮明、可持續的文明實踐活動,滿足居民群眾的需求。(記者薛惠娟、高珊)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