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輕微交通事故處理時間大幅縮減

2024年06月26日08:45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輕微交通事故處理時間大幅縮減

河北省全面推廣輕微道路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工作初見成效

輕微交通事故處理時間大幅縮減

保定交警支隊交通事故視頻快處中心。

保定交警支隊交通事故視頻快處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生輕微剮蹭交通事故怎麼辦?向誰求助?怎麼高效處理?幾乎是每一個司乘人員關心的問題。

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統一部署,我省在保定、邯鄲和張家口3個全國試點城市先行先試基礎上,統籌推進全面推廣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工作,5月20日實現省內全域覆蓋試運行,6月1日全省正式上線。截至6月20日,全省通過視頻快處方式處理輕微交通事故3萬起,輕微交通事故從報警到理賠平均時間大幅縮減,減少了群眾的等待和奔波,有效提升了事故處理質效,增強了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重塑機制,輕微事故“雲上辦”

5月22日,涉縣某路段發生一起運載生鮮產品的輕型貨車左轉彎與直行小型轎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接到報警后,視頻快處中心民警了解了事故發生經過,指導雙方當事人通過手機APP“交管12123”的“視頻快處”,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取証,掌握雙方車輛受損程度,並進行了網上定責后,雙方車輛駛離現場,僅4分多鐘道路就恢復如初。當事人王某高興地說:“這個處理的方法太好了,原來還擔心時間長了影響我的鮮貨呢,沒想到處理這麼快。”

與傳統的輕微交通事故處理方式相比,視頻快處是基於視頻通話技術,將事故處理流程從“報案—處警—定責—保險報案—定損—理賠”6步,簡化至“報案—定責定損—理賠”3步,是對原來事故處理模式的變革創新。

作為2024年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質增效民生實事項目,省公安廳交管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強力推進,著力提升公安交管服務,做好群眾出行保障。

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積極行動。張家口交警支隊以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處快賠服務中心”為抓手,打造全市范圍內簡易交通事故受理中心,受理區域輻射全市6區10縣2個管理區。保定交警支隊打造了全新的視頻快處中心,實現交通事故處理“一站式”“一體化”“全流程”服務。

事故處理15分鐘內全解決

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從報警到撤離現場隻需3到7分鐘,15分鐘內完成線上認定、定損,成為應用視頻快處的普遍情景。

4月2日9時許,在保定市蓮池區百樓鎮學苑街,賈某與崔某駕駛的小型汽車發生剮蹭事故。在接到報警后,視頻快處中心民警立即與賈某取得聯系,指導他使用手機APP“交管12123”的“視頻快處”功能。

從視頻報警到責任認定,僅用6分21秒,其中取証用時5分21秒、責任認定並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用時僅1分鐘。高效便捷的處置,讓賈某對交管的新舉措大大贊賞。

據介紹,保定交警支隊打造了市級事故視頻快處服務中心,配備民輔警50人,設置接警崗、証據收集崗和遠程定責崗,並組織各縣(市、區)大隊建設19個區縣級快處中心,實現了視頻快處服務全域覆蓋。

在邯鄲,交警支隊秉承“線上、線下充分結合,快撤、快處統籌兼顧”的理念,充分發揮市縣兩級事故快處中心樞紐作用,挑選業務能力過硬的民警開展“視頻快處”工作。同時,根據實際工作需求,確定市“視頻快處”座席崗位5個,實現市主城區視頻連線全域覆蓋。

此外,為方便群眾在推廣初期熟練操作,邯鄲市主城區實行“雙派警”工作模式,快處民警在電話引導當事人遠程連線的同時,指揮中心指派路面民警、巡邏民警快速到達事故現場開展處置工作。縣區則實行“先連線、后出警”工作模式,接警后,先由快處民警電話引導當事人遠程連線,進行取証、定責處理,對不能解決的,再由事故民警出警處置。

省時省力,贏得群眾好評點贊

“這個功能確實太方便了,一點兒都不耽誤辦事兒,也沒影響出游的大好心情。”6月11日下午,從外地來河北旅游的李先生駕車行駛到柏鄉時,因剎車不及時,與前方正常行駛的白色越野車發生碰撞,導致兩車不同程度受損。

柏鄉交警大隊事故處理中隊採用交通事故視頻快處系統,3分鐘內快速完成事故現場信息採集、証據固定和責任認定全過程。李先生高興地繼續他的旅程。

如今,輕微交通事故從發生到處理完畢的整個環節、全部流程、所有場景、所有問題一站式解決,消除了以往處理事故四處奔波、耗時費力的困擾,贏得了群眾廣泛好評。

省公安廳交管局副局長李杰表示,各地交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視頻快處工作力度,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多層面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使用率和覆蓋面,使這項便民利民、便企利企的交管改革措施惠及更多百姓,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省交管局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精心組織推進視頻快處工作,不斷提升交管服務質效,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