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讓北京名醫“留”在衡水

2024年06月17日08:2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北京名醫“留”在衡水

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實施六年

讓北京名醫“留”在衡水

衡水市民劉雄來曾經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記錄著北京各醫院專家出診時間、衡水進京的火車車次以及相關的地鐵、公交線路。患骨病多年的他,需常年進京求醫。

如此重要的筆記本,在2018年底,卻被劉雄來放置起來。因為,他在衡水就能看上北京名醫了。

2018年,衡水市政府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簽訂《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框架協議》,明確組建京衡中醫醫院醫聯體、京衡協同中醫重點專科以及京衡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六年來,北京與衡水兩地攜手建立12家中醫綜合醫聯體和26個協同重點專科﹔衡水420多名醫務骨干赴京進修,1400多名中醫骨干參加中醫特色技術精英人才培訓班。

乘勢而上

中醫藥事業開啟新局面

歷史上,衡水沒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即使個別地方種植中藥材,也難以成為一方產業。在全國道地藥材名錄、河北道地藥材名錄中,均未見衡水區域的道地藥材。衡水市中醫醫院由於醫療力量和可利用資源相對薄弱,2007年前,曾一度陷入生存困境。

“那時候,一個偌大的市中醫醫院,住院病人隻有十幾個。”衡水市中醫醫院院長田建軍回憶。由於本地優質中醫醫療資源短缺,群眾隻好輾轉300多公裡到北京求醫問藥。

經過自我剖析和深度調研,衡水市中醫醫院開始探索打造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聚焦重點中醫專科建設……“但總感覺新技術新療法增長緩慢,整體的‘中醫思維’建立不起來,得不到大醫院、名中醫的‘活水滋潤’。”田建軍說。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協同發展是全方位的,中醫藥事業自然位列其中。

2018年10月20日,衡水市政府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正式簽訂《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框架協議》。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從初次接觸到簽約,隻有短短一個月時間。

目前,京衡攜手建立12家中醫綜合醫聯體和26個協同重點專科,北京專家團隊來衡水接診量超過36萬人次。雙方篩選出21項中醫藥適宜技術在衡水推廣,並由北京知名專家對衡水市、縣、鄉三級中醫骨干進行指導。

蓄勢而進

優質醫療資源落地共享

日前,衡水市中醫醫院京衡中醫互聯網聯合門診,一場與北京中醫醫院專家的遠程會診如期進行。

會診中,衡水市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夏立君將患者高俊支的資料發送過去,並將近期的部分病例進行了介紹。屏幕上,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陳維文仔細地聽著,並不時向患者提問,最后給出治療建議。

“如何讓北京優質醫療資源‘常駐’衡水、讓北京名醫‘留’在衡水,延伸到打造一支‘不走’的專家隊伍,讓本地醫生得到本地患者的信任,需要一個政策性平台。‘名片’工程,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田建軍說。

在京城名醫館衡水分館的診室內,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孫波仔細詢問患者病情后,便與跟診醫師儲嫣然探討起藥方配比。隨后,又從藥方劑量選擇、藥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分享他的診療心得。

“跟專家一同‘望聞問切’,還能隨時請教,收獲很大!”每一次跟診,儲嫣然都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北京專家定期來衡出診,走后還會再來。衡水醫生跟診學習,在北京專家指導下不斷成長。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張兆杰博士、北京中醫醫院周繼朴博士到衡水市中醫醫院挂職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李思銘博士到阜城縣中醫醫院挂職副院長,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陶樹貴、張蕊兩位主任先后到棗強縣中醫醫院挂職副院長,通過出任相關學科帶頭人,開展出診、帶教查房、學術講座、聯合科研等工作,為衡水市培育了一大批懂業務、會管理的人才。

年過八旬的全國名中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血管病專家郭維琴教授,會按照出診計劃來到衡水,一邊坐診,一邊帶徒。幾位年輕跟診醫生仔細聆聽,並協助抄方、記錄。

如今,京衡共建成郭維琴、宗修英、朱立國等首都名師傳承工作站衡水分站20個,為全市培養中醫藥學科繼承人80名,均已成為科室帶頭人或業務骨干。

衡水市中醫醫院、棗強縣中醫醫院、故城縣中醫醫院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等多家項目單位開啟互聯網模式,定期、定科、定人,通過開展遠程診療、遠程查房、遠程帶教,實現了協同工作模式技術性突破。

此外,京衡雙方還從望京醫院、東直門醫院等醫院篩選出21項“操作簡單、適宜推廣、效果顯著”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如賀氏火針、微針強通法等,由北京知名專家對衡水市、縣、鄉三級中醫骨干進行指導。培養了1600多名精英醫師和4867名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服務群眾60萬人次,實現適宜技術基層全覆蓋。

聚勢而強

中醫藥產業加速發展

在故城縣董學村西南3.5公裡處,一座以中醫藥養生、觀光旅游為核心的康養生態綜合體——以嶺康養城,成為周邊群眾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這裡是北京市中醫藥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也被納入京衡中醫藥健康旅游線路圖。”故城縣常務副縣長郝欣介紹,“我們借助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的平台,建設了全國年產量最大的土元養殖基地,年產成品200多噸。探索人工速養金蟬新技術,打造‘中國金蟬之鄉’品牌。”同時,故城縣還與北京天壇醫院、天津環湖醫院等全國39家醫院建立DTI專科聯盟,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協同合作,謝立科名醫工作站故城分站挂牌成立。

不止是故城縣,得益於“名片”工程,衡水中醫藥產業正加速發展。

中藥種植形成新規模。棗強縣種植金銀花1萬多畝,桃城區種植山楂樹4000多畝,深州市種植北蒼術、柴胡、知母、紫蘇等品種規模逾2000畝。2023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4.27萬畝,總產量1.365萬噸。

中藥產業拓展新領域。投資52億元的故城以嶺中醫藥產業園已經投產,著力打造國內知名中藥及保健品生產基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獨資創辦的河北百草康神藥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的中藥生產加工體系﹔葵花藥業加快研發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新藥。中醫藥康養旅游成為新時尚。故城縣以嶺中醫藥康養小鎮、濱湖新區閭裡古鎮被列入北京市中醫藥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實施“育苗”計劃,扎實推進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開展中醫藥文化講座186次,聽眾5.3萬人次。建設了衡水健康科技職業學院,努力辦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高水平職業技術學院。河北衡水中學與北京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合作成立中醫藥文化研究學習社團,開設中醫藥文化選修課。

2023年5月26日,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從原來的1.0版升級到3.0版。雙方商定在聯合創建京衡中醫藥協同全面績效評價、中醫藥三建示范標杆、衡水區域中西醫協同示范發展、衡水市中醫醫院跨越式發展、京衡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文化回歸、中醫藥數字化轉型、京衡中醫藥協同人群“八張新名片”上繼續發力。

為對接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3.0版,衡水出台《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以市縣中醫醫院為龍頭,綜合醫院、專科醫院中醫科為骨干,基層國醫堂為補充的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服務能力提質升級。(記者邢雲 通訊員信志鋒、趙棟)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