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鄉 多彩樂亭

河北省樂亭縣是李大釗同志的故鄉,是“冀東文藝三枝花”的發源地,是聞名遐邇的“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曲藝之鄉”、北方“將軍縣”“院士鄉”。樂亭這片灤河與渤海圍攏出的文化沃土誕生了四種文化藝術:商史文化、民間藝術、紅色文化、名人文化。
商史文化
自清代中期起,樂亭人便離開故土,勇闖關東,踏上充滿挑戰的經商之路。由於他們的鄉音獨特且韻味十足,被東北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老呔兒”,而從商的他們則被稱為“呔兒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清末民初,這一群體逐漸壯大,實力日益增強。憑借敏銳的洞察力、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靈活多變的經商策略,他們持續搶抓商機,推動商業經營,數以千計的商號遍布東北大小城鎮,涌現了一大批叱咤風雲的商界奇才。最終,“呔兒商”群體成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的中堅力量,並形成了著名的“老呔兒商幫”,書寫了“東北三個省,無商不樂亭”的輝煌篇章。如今,“呔兒商”所秉承的“精明儒雅、自強不息、誠信務實、富於遠見”的精神,已成為推動當代樂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
紅色文化
作為李大釗的故鄉,樂亭縣承載著深厚的紅色歷史。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的故居和紀念館如今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精神感召下,樂亭人民始終保持著奮發向前的姿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這裡走出了數十位將軍,因此被譽為“中國北方將軍縣”。
名人文化
樂亭歷史悠久,教育昌盛,文化底蘊深厚,縣內人才輩出。“樂亭英才館”收集展出了樂亭籍的30名授銜將軍、12位兩院院士、47位黨政界省部級領導以及各專業領域專家學者、領軍人物的奮斗足跡。他們在各個時期,在全國各地,在各行各業,貢獻才華,建功立業。樂亭英才館集中反映了近現代樂亭英才對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貢獻,同時它充分發揮國防教育基地職能,豐富教育內容,開展特色專題活動,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和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民間藝術
樂亭的民間藝術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冀東藝苑三枝花”的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戲和評劇。樂亭大鼓有著近300年歷史,以其豐富的板腔、完整的曲式、鮮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國北方曲藝中佔有重要地位﹔樂亭皮影是中國皮影戲的一個主要劇種,是集民間美術、音樂、舞蹈、說唱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民族戲曲表演藝術,在音樂、念白、雕刻、操縱等方面,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樂亭皮影三次榮獲“山花獎”,並在意大利、瑞士、韓國等國家留下足跡﹔評劇,也誕生在樂亭,清末,城南廟上蓮花落班的藝人從各劇種博採眾長,發展成為新的劇種“平腔梆子戲”,后定名為評劇。另外,還有樂亭地秧歌、泥塑、嗩吶吹歌、擂鼓等民間藝術形式。(劉壹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