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四個90后要為農業綠色發展“打個樣”

2024年06月10日08:5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個90后要為農業綠色發展“打個樣”

來自科技小院 承包千畝農田

四個90后要為農業綠色發展“打個樣”

機器轟鳴,麥浪翻滾。

6月5日,兩台聯合收割機在曲周縣王庄村的麥田裡穿梭作業。

四個年輕小伙子忙著在地頭指揮。

葉鬆林、郝展宏、蔡東玉和馮小杰,四個90后,都是中國農業大學的高材生,來自科技小院。

地頭,立著一塊展示牌——綠色噸半糧:大平原糧食主產區農業綠色轉型樣板。

當天,經過專家抽樣測產,這塊“綠色噸半糧”試驗田產量數據出爐——724.55公斤/畝。

老一代農大人把“鹽鹼窩”變成米糧川。如今,四個“新農人”扎根田野,探索曲周農業綠色轉型的新路子。

追趕80%

四個農大學生包了100畝地。兩年前,這在曲周縣第四疃鎮是個新聞。

2022年5月的一個晚上,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宿舍,火鍋冒著熱氣。

葉鬆林,已碩士畢業、留在實驗站做科研助理。郝展宏和馮小杰,在讀博士。蔡東玉,博士后還沒出站。

四個人邊吃邊聊,話題越來越走心。

“論文上說這個技術能增產10%,那個能增產15%,數據這麼漂亮,農民為啥不用?”

“有的技術在試驗田裡效果那麼好,到了農民地裡咋不靈了?”

…………

你一言我一語,問題最后聚焦在一點。

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2年的62.4%,但發達國家普遍在80%左右。這個差距怎麼追?

一陣沉默后,有人提議:“要不,咱包塊地,種種試試?”

當即有人接話:“咱們打個樣,把那些實用又好用的技術找出來、推下去!”

“你是學農機的,他研究灌溉,他搞農藝,種地,難不倒咱!”四個人一拍即合。

第四疃鎮劉庄村有100畝空地,聽說農大的學生想承包,鎮裡拍板——先種,收了糧食再交租金。

2022年6月,葉鬆林注冊了曲周縣科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四個人發揮各自特長,設計了一整套種植計劃,又借來農機,賒了種子、肥料,信心滿滿地干起來。

練成“多面手”

萬事開頭難。計劃外的挑戰一個接一個。

玉米播完,本打算兩天澆完水,到了地頭才發現,機井管線老化,重新架線還得找電工。

四個人連夜做方案,買汽油泵、鋪管子,引村旁的河水救急。折騰了十多天,河水終於流到地裡。

第一次打藥的經歷,也不完美。

為了控制雜草萌發,他們借來打藥機。

上去一看,郝展宏頓時傻眼了:那麼多按鈕,控制噴頭高低的,控制流量的,控制速度的……

他一通調試,打藥機開動。

因為沒有操作經驗,打藥機根本不走直線。一趟走完,回頭再看,藥干了,分不清哪兒打了、哪兒沒打。

天公也不作美。當天沒看天氣預報,大風把噴洒的農藥吹飛了。

過了一陣,去地裡一看,有的地方草長得比玉米都高。

收了玉米,交完租金,還了欠賬,算一算,沒掙錢。

下一季種小麥,他們把承包地擴大到200畝。

播種、澆水、施肥、打藥,全都自己干。

到了小麥灌漿的節骨眼兒,一場冰雹讓三成麥子遭了災。

忙活幾個月,還是虧了本。

但他們覺著,沒虧。

一年實踐,四個人面對自然災害多了平常心,摸透了所有作業流程,能熟練駕駛各類農機,發現玉米早播技術在應對極端天氣方面很有效……

四個高材生,成了田間地頭的實戰派、“多面手”。

攻關“噸半糧”

轉眼到了2023年4月,一場綠色增糧與鄉村振興大會戰在曲周打響。

科技小院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聯合多家單位,要在這裡建設“綠色噸半糧”萬畝試驗基地。

從改土治鹼,到農業綜合開發,再到科技小院,張福鎖院士說:“曲周是一個出經驗的地方。”他希望,這片土地能為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提供新的“曲周路徑”。

四個人有了新目標——承包1000畝地,進行“噸半糧”試驗。

“幾個學生會種啥地,還敢搞千畝?”

“那麼高的學歷,受這個累,不如好好找個工作。”

比起冷嘲熱諷,現實的困難更大。

1000畝地,至少得投資150多萬元。他們跑遍縣裡的銀行,沒人肯貸款。

202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

“總書記在信裡鼓勵農大學子,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建功立業。這不就是咱們正在做的嘛!”四個人相互鼓勁。

一封信,讓更多人對他們有了信心。

曲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動上門,不到10天,110萬元信用貸款到賬。

馮小杰的父親、郝展宏的家人拿出了積蓄,蔡東玉、葉鬆林從線上申請到貸款。

四個人開始攻關“噸半糧”。

打造“樣板間”

位於劉庄村、付庄村的“綠色噸半糧”試驗田,五六百畝地一望無際。

這是曲周成方連片面積最大的一塊地。

“我們流轉了150家農戶的地。想一想,要是挨家推廣技術,不得把嘴皮子磨破。”葉鬆林說,他們要在這裡打造一個技術集成的“樣板間”。

走進試驗田,扒開麥根下面的土,一條拇指粗細的黑色塑料水帶露出來。

這套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是去年夏天四個人親手鋪設的。

在曲周,小農戶和大部分合作社給農田澆水,習慣大水漫灌。大面積使用滴灌,這是頭一份。

滴灌,聽起來不是新鮮事物,為啥沒人用?

原因無非幾個:怕花錢,嫌麻煩,對效果沒把握。

那就用事實說話。

水肥一體機一開,順著水帶上細小的出水孔,水肥直接到了麥苗根部。不用人看著,晚上也能作業。

算算賬,相比大水漫灌,滴灌每畝地節水三成多、節肥近兩成。

都說水大、肥大產量才高,滴灌效果行不行?

“返青期,試驗田的小麥長得壯、分蘖好,把旁邊小地塊的比下去了。”王庄村村民王永勝家住試驗田對面,滴灌的好處,他逢人就夸。

“四密一稀”條帶種植技術、植保無人機變量施肥、二次包衣……這片地裡,還有很多實用技術。

葉鬆林說:“這些技術最適合曲周的土地條件,有推廣價值。”

6月5日,測產現場來了不少曲周縣的種糧大戶和合作社負責人。

小麥畝產724.55公斤,加上去年秋天同地塊玉米畝產753公斤,小麥、玉米周年畝產1.48噸,接近“噸半糧”目標。

“‘綠色噸半糧’,既要高產,更要綠色。節水節肥、減排增效,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已經實現了。”葉鬆林在地頭給幾個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提升土壤肥力是長遠目標,三到五年,土壤有機質提升2%—3%,那將非常了不起!

跑好“這一棒”

入夜,曲周實驗站辦公樓的露台上,忙了一天的葉鬆林坐下來。

談到畢業后為什麼留下來,他提到一件小事。

2021年,他在王庄科技小院的研究完成,准備回北京。一個老鄉聽說后,喊他去家裡吃飯。晚上,村裡的路漆黑,遠遠地,那一戶的門燈亮著,他心頭一熱。

跟農民待得久了,就會舍不得、放不下。

在農村長大的馮小杰,也有留下來的理由。

他常想,等他爸這輩人干不動了,誰來種地?誰會種地?

農業院校的學生,必須沖在前頭。

盛夏農忙,胳膊晒爆了皮,趕上冰雹,碰到澇災……種地不易,但地頭拍下的照片,留下的總是他們燦爛的笑臉。

這些天,曲周縣農業農村局研究員王寒菊忙著把一批批種糧大戶領去試驗田學習,她希望這四個年輕人能把大戶和合作社都帶起來。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站長張衛峰看得更遠——曲周是黃淮海平原耕種模式的縮影,綠色種植技術成熟了,可以在全國推廣應用。

這需要一代代農大人接力下去。

6月的曲周實驗站,大濱菊開得正盛。

辛德惠院士的墓碑前,常有人駐足悼念。

改土治鹼,辛德惠院士把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農業事業。

“我們必須干下去,我們一定能干好!”

皓月當空,這是四個“新農人”的承諾。(記者劉榮榮、王璐丹)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