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館陶:打造綠色康養 彭艾香飄萬家

近日,在河北省館陶縣一家艾草加工企業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將晒干的艾草打捆入庫,到處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艾草香味。
“艾草存放三年以上,藥用效果才最佳。現在公司將晒干的艾草壓縮成塊進行存儲,三年后才能生產出更多高附加值的艾產品。”河北彭艾堂艾產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敬敬介紹說。
艾草是我國勞動人民最早認識和臨床應用的藥物之一,用艾草保健治病歷史悠久,《本草綱目》《本草從新》都有記載。館陶自古就有種艾用艾的傳統,相傳養生鼻祖彭祖晚年在古館陶一帶用艾草養生治病,館陶一帶的艾草也因此被稱為彭艾。
館陶縣把大力發展彭艾康養產業作為推進健康館陶建設的重要抓手,結合本地中醫藥產業發展,立足全產業鏈提檔升級,積極探索“文旅+彭艾康養+中醫藥”發展新路徑,先后培育了2家大型艾草加工企業、5家艾灸培訓機構和11家中高檔灸療館,注冊“彭艾堂”“鵲橋艾”等多個商標,擁有彭艾堂、艾灸體驗館、手工艾作坊等20余家艾產業門店,成立館艾研究會、館陶縣艾草協會等研發機構,建成1家彭艾制品檢測科技中心,彭艾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館陶榮獲全國優質艾草基地、河北省特色農產品(艾草)優勢區,“館陶艾草”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被列入河北省道地藥材目錄、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扁鵲計劃”。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彭艾產業已由過去簡單的原料初加工轉變為自動化生產線、精油提煉的深度加工。河北常艾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亞南表示,公司從彭艾種植到精油提煉、加工的全產業鏈,每年提煉精油1000公斤,每公斤精油市場價值大約3000元到4000元不等。
該縣統籌推進艾草種植、艾產品銷售、商貿流通等領域發展,加快艾產品產業化、現代化,研發了艾皂、艾茶、艾絨被、艾絨床墊、艾頸椎貼、艾足浴包等100余種艾產品,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到全國各地,在彭艾康養產業發展領域有著廣闊的前景和應用。
目前,館陶縣正在把彭艾康養產業作為轉型發展新賽道,借助健康中國建設政策之天時、彭祖在館陶彭艾產地之地利、產學研用完整鏈條之人和,積極打造文旅產業、彭艾康養產業、中醫藥產業發展高地,把彭艾養生實化到項目上、實化到產業上,進一步創品牌,創名氣、引人流、做產業,加快“文旅康養”深度融合,吸引京津老人來館陶養老,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郝立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