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講協同發展好故事

京津冀聯合舉辦“瓣瓣同心 理響為民”宣講活動
共講協同發展好故事
“作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的一名建設者,我有幸見証了這座航空新城兩年多來從無到有、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親眼看著‘美麗空港’展現出動人的模樣。”5月22日上午,在廊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的“瓣瓣同心 理響為民”京津冀聯合宣講活動現場,臨空經濟區(廊坊)黨群工作局工作人員付饒向現場及線上收聽收看的京津冀三地15萬余名干部群眾深情講述。
“瓣瓣同心 理響為民”京津冀聯合宣講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市委講師團)、武清區委宣傳部和廊坊市委宣傳部聯動開展,旨在充分展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的發展成果,創新搭建京津冀聯學聯講聯動交流平台,促進京津冀三地黨的創新理論共學、重大主題共講和實踐效應共享。
參加宣講的9名宣講員來自京津冀基層一線不同行業,圍繞三地交通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治、產業發展互促、公共服務共享等,結合自身工作和成長經歷,講述京津冀三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的生動故事,全方位、多領域展現十年來三地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的累累碩果。
活動現場,來自天津市武清區文化館的周子妮動情地講述了自己傳承運河文化、講好新時代運河故事的親身經歷。不管是去北京進修,還是來河北旅游,三地間協同交通一體化的飛速發展,都讓周子妮感受到協同發展十年對兩地人民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遷。今年,通武廊文旅交流季由武清區“輪值”,作為一名武清文旅人,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她連續五天奮戰在工作一線。“我們拿出百倍的誠意和千倍的努力,讓京津冀三地的游客在武清感到賓至如歸。”周子妮說。
身著公交制服的何少花是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的一名駕駛員,也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從業17年來,她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幫助到從全國各地來北京的乘客。為此,她學會了河北、天津、陝西等地方言以及手語。“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我見証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給交通帶來的巨大變化。從北京到天津、河北,公交、高鐵班次不斷增加,還有未來要開通的地鐵,三地老百姓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了。”何少花表示要從自身做起,繼續提高駕駛技能,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
為了讓京津市民吃上優質蔬菜,河北全力推進京津冀農業農村領域協同發展,著力建設環京津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咱們京津冀老百姓都愛吃的‘普羅旺斯’西紅柿,很大一部分就產自我們廊坊。”廊坊市農業農村局干部邊緣講述的故事和“菜籃子”息息相關。永清的柿柿紅小鎮引進種植了二十多個西紅柿新品種,銷售冠軍就是“普羅旺斯”。這個小鎮不僅與北京物美、永輝等大型商超進行產銷對接,還與海澱、房山等地的上百個社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十年來,廊坊市已建成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20家,年供京蔬菜量近100萬噸,不僅豐富了首都市民“菜籃子”,也鼓起了廊坊農民“錢袋子”。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份份感人的真情,贏得了現場觀眾一次次持久、熱烈的掌聲。
“我們將以這次聯合宣講活動為契機,繼續加強三地的交流、合作,特別是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方面持續推進協同發展,不斷深化三地京津冀協同發展共識。”廊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熊厚說,廊坊市將學習借鑒京津地區理論武裝工作先進經驗,充分發揮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理響為民”理論學習宣講品牌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豐富宣講方式、手段,創新宣講形態、話語,持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記者劉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更科學更精准更完善 河北多舉措嚴防大氣污染治理領域“一刀切”
- 人民網石家庄5月21日電 (記者楊文娟)隨著藍天保衛戰深入推進,污染減排空間逐步收窄,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難度進一步加大。5月21日,在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新聞發布會”上,就“如何統籌好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防止大氣污染治理領域‘一刀切’現象”這個問題,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錢鵬作了詳細介紹。…
- 質變拐點尚未到來 河北改善空氣質量未來打算怎麼干?
- 人民網石家庄5月21日電 (記者楊文娟)從5月21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河北PM2.5平均濃度38.6微克/立方米,比“十三五”末下降13.8%﹔11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連續兩年保持在全國168重點城市“后十”之外,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有力支撐了河北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 “河北作為京津冀重點區域,雖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交通運輸結構偏公路的現狀沒有根本轉變,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成效還不穩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