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來河北養老,他們看中什麼?

2024年05月15日08:4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來河北養老,他們看中什麼?

來河北養老,他們看中什麼?

——京津老人河北養老觀察①

近日,在涿州市上胡良村,北京籍老人谷女士(右)在租住的“保定小院”裡修理景觀樹。 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攝

近日,在涿州市上胡良村,北京籍老人谷女士(右)在租住的“保定小院”裡修理景觀樹。 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攝

養老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近年來,河北省各地充分利用區位和生態優勢,積極承接京津養老需求,加速培育壯大康養產業。

在此過程中,京津老人到河北養老正成趨勢。

他們為何選擇河北?日前,記者深入環京津各市縣和高鐵沿線地區,探解京津老人在冀養老、旅居的背后邏輯。

看性價比:價格和服務是重要參考指標

從北京轉到河北養老,這是北京市民傅增貴的選擇。

2019年6月,經過對多家養老機構的考察,時年80歲的傅增貴和老伴在北京某養老院花16萬元辦了會員卡並入住。

一個多月后,經多方打聽,他們來到位於保定市滿城區的潤達祥和養老山庄,僅試住一天,便決定和老伴在這裡共度余生。

兩位老人看中的,是性價比。

在山庄,老兩口住一個標間,加上吃飯等各種花銷,每月總費用在6500元左右,而北京沒有1.1萬元下不來。

當前,北京養老業存在“外溢”需求。北京市衛健委2023年發布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2年北京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萬人,佔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建成運營養老機構578家,床位11.2萬張。

分析上述數據,專家認為,一方面,龐大的老年群體催生出銀發經濟發展新空間﹔另一方面,養老床位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異地養老是大勢所趨。

搶抓機遇,要打好性價比這張牌。保定市民政局局長田彥軍認為,很多老人選擇養老機構時,價格和服務是重要參考指標。

河北有條件也有能力為京津老人提供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安全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

從成本角度看,大城市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較高。在北京,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入住機構收費普遍在7000元以上。而河北的比較優勢在於要素成本較低,提供與大城市同等質量的服務,成本更低。

潤達祥和養老山庄負責人王克欣說,河北部分中高端養老機構對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費用為每人每月2500元上下,加上床位費和餐費一個月在5500元左右。

服務質量也是京津市民選擇到河北養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練書法、下象棋、玩桌上冰壺、彈鋼琴、做手工……在保定陽光康城頤養中心,來自京津的20多位老人在這裡享受著屬於他們的幸福時光。

“這裡不僅有專業的護理人員照顧我們的起居,還有音樂、書畫、舞蹈等各種興趣班,不但養身而且還養心。”說起頤養中心,來自北京的姜立贊不絕口。

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位於廊坊燕郊的燕達健康城為入住老人設置健康保健、醫療、康復、生活照料、膳食營養、文化娛樂、綜合保障為一體的服務體系。潤達祥和養老山庄為入住老人配備優質生活、健康、快樂、安全等管家,讓老人長壽健康、精神富足。

看生態:對好山、好水有渴望

許多京津老人心中有筆“健康賬”:良好的生態環境能起到療養的作用。

對此,北京市民李學軍深有體會。

4月22日7時30分,他從赤城縣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區出發,徒步兩個小時后登上大海坨山。

海坨之春來了,艷陽高照,天空像一匹抖開的藍緞子,周邊山坡已被小草“染”綠,黃的、紅的花朵波濤般此起彼伏,美不勝收。

2020年退休后,李學軍一直沒下定決心在哪養老,直到來到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區。這裡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空氣清新﹔平均海拔約1300米,被譽為對人類健康最有益的海拔高度。他毫不猶豫地選擇在這裡養老。

在海坨山谷旅游度假區品牌部負責人文文眼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好的生態環境是稀缺資源,我們從京津老人對好山、好水的渴望中,看到了他們對療養和健康的切實需求。”

他們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其旅居康養目的地的建設不斷完善,老人能享受體質測試、科學健身指導等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目前,共有業主636戶,55歲以上的佔比44.65%,其中大部分是北京人。

宜居的環境,詩意的氛圍,是位於赤城縣的北京960康養山居的一大優勢。“這邊兒比北京空氣好,安靜,退休了嘛,沒事爬爬山,鍛煉鍛煉。”去年整個夏天,北京市民王先生在山居度過。像他們一樣買了房子常住山居的住戶還有三十幾戶。

老人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可見一斑。

賣生態,老人很買賬。保定市阜平縣植被覆蓋率80%以上,是該市最綠的地方。龍泉關鎮打造了森林康養驛站和扶貧院子,去年6月有500多名北京老人來旅居。

近年來,承德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全域全季特色旅游目的地、京津冀高端休閑康養度假基地,為文旅康養產業發展點燃新引擎。

看特色:不同偏好老人都可找到需求

有了“保定小院”,北京市民劉京晶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的田園生活。

去年,他退休后住在北京亞運村附近。但局促的兩居室,難以滿足夫婦養花草和寵物、休閑聚餐、健身等需求。

同年清明節前夕,劉京晶通過網絡平台知道了涿州市上胡良村的“保定小院”,便來探訪,一下就愛上了這裡:“離北京近,徽派建筑漂亮,加上配房,房間是三室一廳兩廚,周邊基礎設施完善。”

很快,他就花費75萬元簽下佔地480平方米小院20年的使用權,成為首批“保定小院”的長租住戶。

4月22日,記者來到這個命名為“劉家”的院落裡,裡面有大大小小50多盆花和兩隻“黏人”的貓。劉京晶夫婦偶爾約三五好友前來,喝喝小酒、品品茶,生活舒適而愜意。

在保定農村,不少農村院落和宅基地閑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而在京津,很多老人有著“小院情結”,尋一處庭院,做溫馨舒適的養老居所和精神家園,成為他們迫切的渴望。

保定市有關部門發現,將閑置民房和宅基地利用起來發展休閑康養產業,可謂兩全其美。

2023年3月份,保定市正式啟動“保定小院”項目,在淶水、易縣、涿州等17個縣(市)建設了一批可沉浸式體驗自然風光、鄉土風情、鄉愁文化和田園生活的院落型鄉村旅居場所,即“保定小院”,成為“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地標和金字招牌。

專家分析,立足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優越的旅游區位條件,構建特色養老模式,建設醫養結合、分時旅居、康養小鎮和高端養老等項目,讓不同偏好的老人都可找到匹配自身需求的細分養老服務、樂享晚年,河北康養產業潛力巨大。

醫養結合,讓老人老有所依。

2022年7月,懷來縣醫院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托管,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目前,該院和懷來榮璦醫養中心建立了合作關系,方便老人就醫。

分時旅居,讓老人老有所樂。

秦皇島北戴河區積極打造“京畿海岸 康養勝地”品牌,推動形成以高端旅居康養為重點、多層次養老為補充、融合發展的大康養產業體系。

居住舒適,讓養老變享老。

承德市隆化縣推出養生溫泉、多樣化的合院產品,優質旅居、戶戶觀山、庭院賞景,高端的康養居住地帶讓老人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京津老人正通過各自體驗,詮釋著來河北養老的理由。(記者趙建、陳華、馬利、王雪威、寇國瑩)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