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培育特色賽事品牌

戶外運動賽事“燃動”京津冀,專家建議
攜手培育特色賽事品牌
“首鋼杯”2024京津冀青少年棒壘球比賽在京舉辦,天津舉辦測試跑為5月19日的京津冀青龍灣馬拉鬆賽預熱,河北大廠舉辦京津冀馬拉鬆、自行車比賽……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戶外運動賽事“燃動”京津冀。
這是三地體育部門推進協同發展的成果。去年以來,《深化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京津冀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台、京津冀體育產業聯盟成立,京津冀聯手打造的主題戶外運動展在2023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和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上亮相﹔不久前,在京津冀(保定)賽事經濟暨戶外運動產業大會上,三地體育部門共同發布了339項“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目錄、70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71個戶外運動目的地。
與此同時,三地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同質化現象也日漸凸顯。如何進一步加強協同,進而增強區域戶外運動產業整體競爭力?
大理大學教授、世界休閑體育協會輪值主席李相如建議,在立足各自優勢實行差異化發展的同時,三地體育部門應進一步加強人才、資源等流動互通,共同謀劃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賽事活動IP,積極構建京津冀“戶外運動+”格局。
“北京有豐厚的奧運遺產和成熟的賽事產業﹔天津是全運會舉辦地,又是濱海之城﹔河北戶外運動資源豐富,陸海空全覆蓋。三地立足於各自特點加強協同,更能使發展效能倍增。”李相如認為,從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游市場的趨勢看,游客對戶外旅游目的地的興趣點已經從知名旅游景點轉向有潛力、小而美的新場景。京津冀戶外運動產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應積極培育新樣態、新渠道和體育消費新的增長點。
“在這一點上,有豐富戶外運動資源的河北,潛力巨大。”李相如舉例說,除了是火爆的滑雪旅游目的地,河北在低空飛行等京津不具備資源優勢的時尚戶外運動方面,更應積極開拓布局,不斷豐富產品。
賽事是拉動戶外運動產業的龍頭,如何更好地釋放戶外賽事活動對產業的帶動效應?在北京三夫戶外運動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章超慧看來,必須不斷豐富賽事內容為其賦能。
據介紹,由該公司運營的崇禮168超級越野賽,參賽者從一開始的約1800人增加到上屆的8000多人,累計為崇禮帶動夏季游客30多萬人次,拉動消費超6000萬元。
“我們成功將一場戶外賽事變成了一個持續一周、適合全年齡段的家庭旅游度假項目。”章超慧介紹,崇禮168超級越野賽的路線多達9條,每一條都有獨特的魅力﹔比賽組別細分到10余個,從萌娃到國際級的專業選手,都能找到適合的組別,在崇禮體驗回歸山野的樂趣。今年,他們將繼續通過將賽事與戶外嘉年華、崇禮夏季戶外運動生活節、“雪如意”極速向上夜等配套活動相結合,吸引更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到崇禮。
“2024年,京津冀三地體育部門將繼續加強合作,共同舉辦2024京津冀體育產業大會、京津冀體育消費節等活動。”河北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地體育部門還將加強與文旅部門合作,重點沿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太行山山地戶外運動產業帶、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渤海灣體育休閑帶,攜手謀劃推出市場化運作、具有IP潛力的冰雪、徒步越野、自行車騎游、汽車拉力賽等原創品牌賽事。(記者趙瑞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