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暖聞熱評)

楊 倩
2024年04月29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關鍵詞】“先考古,后出讓”

  【事件】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甫一發布,國家文物局就組織多家單位,利用半年時間對新區約2000平方公裡的文物資源進行拉網式探查,共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遺存263處,基本摸清了文物遺存分布范圍、數量和保存狀況。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始終堅持考古先行,先於規劃建設,先於土地出讓。7年多時間,腳下千年文脈日漸清晰。得益於廓清了遺跡和文物分布,雄安新區建設實現有序、高效推進。

  【點評】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前人智慧的積澱,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志。在“先考古,后出讓”的保障下,珍貴的地下文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發掘午方遺址等仰韶時期文化遺存,對研究冀南大司空文化與燕山南北小河沿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白龍遺址出土的文物,填補了該地區先商考古空白﹔沙窩墓群出土大量漢代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極大豐富了雄安文物藏品的實物規模……大批文物得以保存,為延續歷史文脈留下“雄安記憶”。

  雄安建設,時間、空間高度集中,文物遺存密集。“先考古,后出讓”實現了文物保護與建設進度的兼顧。根據有關規定,建設單位拿地開發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需停工並承擔考古發掘經費。在雄安新區,考古勘探發掘環節在土地出讓之前進行,經費由各級政府承擔,建設單位拿到的即為淨地。“拿地即可開工”,既減輕了經濟成本,又縮短了建設工期,為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提供了保障。“先考古,后出讓”有助於延續歷史文脈,也為新區建設騰挪了發展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中國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許多城市都生長於5000年甚至更長的厚重歷史之上。這既是沉甸甸的財富,也是沉甸甸的責任。“先考古,后出讓”理念的踐行,讓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成為建設發展的前置環節,過去與未來得以共生。當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合奏共鳴,城市的生命力也在不斷延伸。

  近年來,多地都在“先考古,后出讓”制度構建方面展開積極探索,把文物保護工作由“不可知”變為“早規劃”。江蘇省南京市城市建設中“先考古、后用地”制度落地見效,土地出讓聯席會議制度、項目審批部門聯辦機制等機制創新,壓實了地下文物保護工作責任。山東省濟南市根據遺存豐富程度適當拉開探孔間距,發現文物后再進行重點補篩,有效節約時間、開支。河南各省轄市已全面出台“考古前置”改革政策性文件,全省基本建設中的考古勘探項目數量由改革前每年約1300項,增加至每年1900項左右。提高思想認識、改進工作方法,就能拓寬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互促並進的道路。

  知來路,方能行長遠。“先考古,后出讓”是一項制度,更是一種態度,飽含我們的文化自信,體現我們對文明傳承的責任擔當。期待更多城市因地制宜探索地方樣本,在交流互鑒中推動相關制度不斷完善,讓我們的城市延續悠久歷史,創造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9日 05 版)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