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

——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

本報記者 劉志強 王雲杉
2024年03月15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年來,一張藍圖逐步變成現實,主要成果有哪些?下一步如何發力?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

  記者: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王凱:10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提升。交通方面,“軌道上的京津冀”帶來顯著的時空壓縮效應,京津雄半小時通達、地級以上城市高鐵全覆蓋。生態方面,城市群宜居水平顯著提升,國考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產業方面,創新協作網絡快速生長,區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兩地“就近轉化”比重不斷提升。中關村企業累計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家。公共服務方面,京津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持續向河北延伸,京津冀主要城市和縣城的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此外,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功能體系向更高層次演化。人工智能等領域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平台、國家實驗室加速布局,集成電路、先進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能級產業平台加快落地,區域科技創新力和尖端產業集群競爭力顯著提升。

  京津冀城市群空間結構向更健康狀態演化。區域“大集中、小分散、組團式”的城鎮空間發展格局逐漸清晰,北京、天津雙城發揮高端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發展軸沿線產業轉型升級和園區建設成效顯著﹔中部核心功能區、東部濱海發展區、南部功能拓展區、西北部生態涵養區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非首都功能並重階段,北京城市副中心進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推進通州區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記者: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這方面的主要成效體現在哪裡?

  王凱:10年來,有關部門和北京市從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出發,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採取分散疏解和集中疏解相結合的方式,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推動一批區域性批發市場、一般制造業向京外有條件的地區轉移。2014年戰略實施以來,累計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超過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約1000個。二是推動中央單位所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交通大學等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和部分央企總部都已經開工建設,一些央企總部遷移到上海、武漢、深圳,更好發揮了首都輻射帶動作用。

  從城市尺度來看,北京用減量來倒逼城市深刻轉型,探索了以“規模約束、功能優化、空間提升”為鮮明特征的發展路徑,實現了減量背景下的高質量發展。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新設經營主體佔比從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經濟總量先后跨越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台階。

  記者: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就近年來“未來之城”的發展來看,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意義何在?

  王凱:7年以來,雄安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經過7年規劃建設,新區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支撐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逐步完善,積極推進啟動區開發建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見成效,產業和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外圍組團片區和特色小城鎮規劃建設有序開展。

  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在新的發展階段,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不僅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將成為進一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記者:繼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還需在哪些方面發力?

  王凱:新起點上,要把握好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定位,從能級再提升、空間再提質、領域再突破、機制再創新等方面持續推進工作,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

  能級再提升。圍繞“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重塑“圈層—廊道”“節點—網絡”空間布局和功能組織模式,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優化區域經濟廊道和城市體系格局,推動環渤海經濟區優化整合,繼而帶動北方腹地發展。

  空間再提質。以人為核心,堅持“高品質、強韌性”導向,推進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下功夫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建設全齡友好城市,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平急兩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持續探索城鎮布局與自然本底適配的發展模式,實現人口密集、資源緊約束地區空間資源的精准配置和城鎮的合理布局。

  領域再突破。推動產業、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以需求側的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側的產業升級。持續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推進軌道樞紐與功能區耦合布局。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拓展綠色生態空間,推動空間綠色低碳轉型。深化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完善一體發展的共享服務。

  機制再創新。以一體化、示范性為目標,加快在“規劃—建設—治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關鍵領域、重點地區、重要平台協同治理政策機制創新和示范方面形成新突破。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5日 06 版)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