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項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機制推動跨區域協同治理

大氣環境領域立案862件,水環境領域立案1334件,土壤環境領域立案1487件,生態資源領域立案1770件
廣東某航運公司在渤海灣沉沒一艘貨船,7年未打撈,存在燃油泄漏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影響船舶航行安全等重大隱患。唐山市檢察院在收到群眾舉報后,經詳細調查,依法立案並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據了解,該案例被最高檢、最高法評為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並獲得全國“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提名。
2023年3月,河北省檢察院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燕趙山海·公益檢察”護航美麗河北建設專項監督,重點圍繞破壞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和生態資源保護“四個領域”,深入落實收集案件線索、辦理重大案件、修復受損環境、解決治理難題、健全長效機制、總結辦案指引、發布典型案例、打造河北檢察品牌“八個一批”舉措,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截至2023年12月底,專項監督共立案5453件。
獲悉有效線索,是開展公益訴訟的重要一環。專項監督中,河北省檢察機關通過履職發現、政務熱線、互聯網輿情、“益心為公”志願者檢察雲平台、隨手拍、督察督辦六種渠道廣泛搜集案件線索,同時發揮與行政機關建立的線索移送、信息共享協作機制作用,不斷拓展線索來源。
以辦案為中心,推動重點領域綜合治理。聚焦破壞大氣、水、土壤環境和生態資源“四個領域”,全省檢察機關持續加大辦案力度,依法能動履職,建立完善252項協作配合機制推動跨區域協同治理。其中,大氣環境領域立案862件,水環境領域立案1334件,土壤環境領域立案1487件,生態資源領域立案1770件。
此外,堅持以訴促改,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全省檢察機關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堅持以我為主、當訴則訴,共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23件,同比增長547%,辦理了一批黨委政府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硬骨頭”案件,有效促進了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據介紹,通過辦案,河北省檢察機關共挽回被損毀、非法佔用的林地、耕地、草原2.2萬畝,督促治理修復被污染水源地542處,推動關停和整治違法排放廢氣和其他大氣污染物的企業418家,清理污染和非法佔用的河道1300余公裡,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3500余畝,保護被污染土壤5100余畝,督促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96萬噸,追償環境損害賠償金、治理修復費用2.6億元。(記者王敬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