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京津冀戲曲名家陪你過大年

2024年02月09日08:4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京津冀戲曲名家陪你過大年

1月26日,“十台大戲賀新春”系列戲曲演出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河北梆子劇場拉開帷幕。圖為河北梆子《寶蓮燈》演出現場。 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攝

1月26日,“十台大戲賀新春”系列戲曲演出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河北梆子劇場拉開帷幕。圖為河北梆子《寶蓮燈》演出現場。 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攝

2月3日21時,北京京劇院的經典大戲《玉簪記》,在石家庄人民會堂落下帷幕。“再來一段!”舞台下,觀眾們歡呼著,鼓掌致敬。舞台上,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宏圖躬身下拜,拱手回禮。台上台下,以戲為橋,融為一家。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自古以來就根脈相連、藝術相牽。特別是扎根民間的戲曲藝術,在三地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過年就得唱戲!在‘北方戲窩子’裡,還有什麼比用戲曲藝術更能傳遞新年的喜悅呢?”採訪中,不僅河北的戲迷票友對此激情滿滿,很多來自北京、天津乃至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的游客也紛紛表達著期盼。

為了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北策劃了“十台大戲賀新春”系列戲曲演出活動。其中,特意邀請京津冀三地院團獻大戲,名劇名家輪番登台,讓戲迷新年伊始就過足戲癮。

“不用找座位啦!這麼好的戲,大伙兒能不來嗎?這是給老百姓點了全本好戲哩!”1月26日,河北梆子《寶蓮燈》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河北梆子劇場精彩上演,全場爆滿。68歲的馬尚榮特意從藁城趕來,入場時演出已經開始,老人立馬席地而坐,聚精會神欣賞。絢麗的舞台,高亢的梆子聲腔,令他眉飛色舞。來自天津的觀眾汪小妮等人更是伸出大拇指,對精彩演出稱贊不已。

京津冀三地,有相近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基礎,也有各自的獨特之處,分別滋養出不同的藝術門類和流派。三地戲曲通過互學互鑒、交流交融,能夠更好地相互吸收,從而立足所長,開出各有千秋的花朵來。

一把剪刀、一盞燈、一把椅子、一張桌、一件嬰兒衣衫……2月2日晚,遠道而來的天津評劇院為河北父老鄉親獻上評劇《金娥》。“詞雅、戲足,底蘊深,以情動人,這個戲改編得好,很值得我們學習。”舞台下,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青年演員李鵬達深深沉浸其中。

這一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改編自評劇花派名作《半把剪刀》,在創排上獨具匠心。不僅呈現出評劇花派的特點,而且融入時代氣息、音樂層次感強烈,激起台下新老觀眾強烈共鳴。尤令李鵬達贊嘆的是,這出戲堅持“移步不換形”,全場沒有奢華鋪張的舞美布景,沒有過多花哨的手段,完全從戲曲的本體出發,挖掘傳統戲曲的新意,堪稱經典改編的典范。

歷史上,京劇、梆子淵源極深。很多河北梆子名家都出身京劇。很多京劇名家也都熟稔河北梆子,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於評劇,更是發源於河北唐山,歷經百年傳承,從冀東走向全國,從簡單的地方說唱藝術發展成為中國第二大劇種。

“今天,我是回家了啊。”在《金娥》中飾演曹錦堂的劇文林,是從藁城農村走出來的評劇藝術家。面對觀眾,這一句話令人破防。“老朋友們,希望你們永遠年輕!”演出現場,很多觀眾真情流露。多年來,河北為京津乃至全國各大戲曲院團培養和輸送了很多優秀人才。曾昭娟、李宏圖等人,更是與河北緣分匪淺。這些戲曲人銳意進取,在各自領域打磨深耕,不斷推動戲曲藝術的創新和發展,為京津冀戲曲的交流和繁榮作出貢獻。(記者龔正龍)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