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豐潤區:錨定唐山城市副中心建設總體目標持續發力

2023年以來,唐山市豐潤區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全力以赴抓投資、上項目,調結構、治污染,防風險、惠民生,錨定唐山城市副中心建設總體目標持續發力,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
前三季度,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02.5億元,增長5%,比2022年全年增速提高2.7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49.6億元,增長33.8%﹔實際利用外資1075萬美元,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9564元和18994元,分別增長6.3%和7.4%。豐潤區榮膺“2023全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稱號。
項目建設成績顯著。該區全力承接引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實施億元以上京津合作項目10個,成立市區兩級企業招商中心40家,簽約項目52個,總投資298.2億元,謀劃建設總投資8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61個,總投資478.3億元的48個省市重點項目高效推進,經開區前三季度綜合考核河北第二、唐山市第一。
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以豐潤區為承載地的唐山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被河北省政府列為9個重點推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該區軌道交通裝配產業集群被認定為首批河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軌道交通產業本地配套率達到30.32%,耀寧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豐金屬材料精深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中車鑾輿工控網絡安全實驗室建成投用,是河北唯一的工控網絡安全實驗室,全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3.4︰61.2︰35.4,三產佔比首次超過35%。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專家評審47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96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累計增長38.4%,佔GDP比重達到5.15%。引進科技成果14項,14家企業獲評2023年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8家企業被認定為2023年省創新型中小企業。舉辦“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豐潤行活動”,柔性引進高端人才67人﹔開展“攬英才,創未來”萬企入校園系列招聘活動,引進高校畢業生17245人。
營商環境日益優化。該區出台“優化營商環境18條”,持續推進“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4小時以內,“拿地即開工”“承諾即開工”項目取得施工許可分別壓縮至23個和14個工作日﹔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入選河北省第二批社會信用建設典型城市縣級試點。2023年以來,全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4家、經營主體1.2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和經營主體數量分別達到293家和10.6萬家,均居全市第一。
城鄉建設持續發力。該區98個城市更新項目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83.9億元,項目總量和投資進展均位居全市前列﹔謀劃實施鄉村振興項目116個,創建和美鄉村27個,榮獲“河北省村庄清潔行動全域示范縣”稱號,同時新建翻修農村公路145.2公裡,榮獲河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大力發展鄉村振興新業態,新注冊家庭農場367家,建設高標准農田2萬畝,全區糧食總產量達到7.48億斤,該區榮膺“2023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稱號。
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截至12月6日,全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60,在全省167個縣區中並列第75位,退全省“后三十”成果更加鞏固。該區積極開展“創B爭A促引領”行動,全區重點行業環保績效A級、B級和引領性企業累計達到90家,8家企業完成環保績效創A﹔113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管白名單﹔還鄉河、陡河斷面水質全面達標,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農用地及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100%﹔高質量完成4.3萬畝國土綠化任務和22項鞏固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成果任務。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豐潤區圓滿完成“20+6”民生工程36項具體建設任務。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創新推行“1144”工作法﹔新增城鎮就業1.03萬人,超市達指標7個百分點。同時,出台“一老一幼”服務提質升級23條措施,建成養老食堂41處﹔成立全省首家托幼協會,全區千人口托位數達到6.52個,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投資2.6億元完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入選省基礎教育數字化教學創新實驗區﹔區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工程主體完工﹔創建省級衛生鄉鎮13個、省級衛生村189個,數量和佔比均居全市前列。另外,嚴格落實信訪工作“四項機制”,全力開展新型網絡犯罪打擊和預防行動,持續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工作,該區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案例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十佳案例”,平安豐潤建設更加堅實。(國海濤)
來源:豐潤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