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五星級”綠色港區是如何建成的

2023年11月02日08:50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五星級”綠色港區是如何建成的

“五星級”綠色港區是如何建成的

——河北港口集團“治塵記”

10月19日,河北港口集團秦港股份九公司員工在“口袋公園”游覽。 河北日報記者 趙 杰攝

10月19日,河北港口集團秦港股份九公司員工在“口袋公園”游覽。 河北日報記者 趙 杰攝

閱讀提示

基本實現煤炭裝卸全過程無塵化,“運煤不見煤”在部分港區變成現實,全國首家通過“五星級”綠色港區評審……著眼於建設綠色港口,近年來,河北港口集團上演了一幕“治塵記”。

我國圍繞“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河北加快向海發展、向海圖強,在這些背景下,作為全國重點港口企業的河北港口集團,其綠色轉身的現實意義值得探解。

抬頭是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眼前是干淨整潔的廠區,間或點綴著綠樹、草坪、鮮花。深吸一口氣,還能聞到花香,69歲的全國勞動模范任慶憲有些懷疑:這裡是港口嗎?

10月19日,秦皇島港舉辦開放日活動,邀請18名像任慶憲一樣的秦皇島港退休職工故地重游。

在任慶憲的印象中,港口裝卸煤炭控塵降塵是個大難題。在人們印象裡,港口的天空多是灰蒙蒙的。

“今年1至10月份,秦皇島港區PM2.5平均濃度優於秦皇島市海港區。”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環保科科長王帥介紹,近年來,河北港口集團持續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系統治理困擾港口生產的生態難題,全面提升了企業綠色發展的水平。

10月24日,好消息傳來:經中國港口協會專家組綜合評議,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港煤三、四、五期碼頭以高分順利通過“五星級”綠色港區現場評審,成為全國首家通過此評審的企業。

綠色新變

粉塵像消失了一樣

一列火車轟鳴著駛入秦皇島港區,在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六公司卸車機房前停了下來,車廂裡滿載著煤炭。

“你猜煤炭進港后的第一站是哪裡?”公司安全環保部副部長張小江向前一指,其實就是眼前的卸車機房,這裡也是運煤火車卸貨的地方。

在港口,這裡抑塵減排的任務最為繁重。

火車緩緩駛入卸車機房,被定位車穩穩卡住后,每三節240噸重的整車廂煤,轟隆一下被傾倒進料斗,再由皮帶傳送到堆場。這樣的操作過程不難想象,煤炭落下必然會粉塵四起。然而,想象中的場景並沒有發生,粉塵像消失了一樣。

“這得益於環保技術創新。”張小江解釋,就在煤炭被傾倒的同時,在電腦的控制下,卸車機兩側白色水霧噴涌而出,而噴射角度和水霧顆粒直徑都已經過成千上萬次試驗,現在的參數設置最有利於實現抑塵。

數據顯示,河北港口集團去年煤炭吞吐量達3億噸,是我國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就有80余萬噸煤炭經集團各個港區的卸車機房進入港口。通過推廣先進環保技術,集團每天都可減少大量粉塵排放。

“卸車機房內的粉塵濃度過去是10毫克—15毫克/立方米,現在平均5毫克/立方米,遠低於國家標准15毫克/立方米。過去卸車機房底層屬於防爆區域,現在秦皇島港、黃驊港等港口的卸車機房底層已被劃為非防爆區域。”張小江介紹。

在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六公司卸車機房門口一側,栽植著一排灌木,在陽光的照射下,葉子綠得透亮。重游港區的任慶憲走上前去,用手摸了摸,“快看,真的沒有灰塵!”他興奮地舉起了手,“控塵做得好,葉子也顯得生機勃勃。”

經過卸車機房,再穿過長長的封閉式運輸管廊,煤炭就來到了港口堆場。“這個堆場佔地面積77萬平方米,平均每天煤炭進出量高達20萬噸。”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宣傳干事鄭鈞說。

堆場裡的煤像小山一樣,筆者忍不住問:“風一吹就得揚塵吧?”鄭鈞透露了他們的絕招:除了建設防塵網、用水噴淋等方式外,他們還會給煤堆打“摩絲”。“我們會給長期存放的煤堆噴上一層結殼劑,這就像給頭發打上摩絲一樣,風吹不動就減少了揚塵。”

粉塵治理是一項全方位、多舉措的治理過程。秦皇島港針對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採取措施,構筑了一道道防線,基本實現了煤炭裝卸全過程無塵化,有效控制了粉塵。

除了粉塵治理,還有污水排放、廢棄物處置的辦法,著眼於建設綠色港口,河北港口集團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污染難題,實現了生產清潔化、港區景觀化。

創新賦能

展開清潔生產新圖景

一項創新,讓“運煤不見煤”在京唐港區變成現實。

去年12月25日,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倉儲煤炭專用巨型氣膜倉在河北港口集團京唐港區投用,這也是煤炭氣膜倉在全省港口的首次投用。

在京唐港區,這個被職工稱為“氣墩墩”的氣膜倉很顯眼,它就像一個橫臥在港區的巨型氣球。唐山港項目建設辦工程建設部部長李宏民介紹,這座氣膜倉長1130米,跨度為130米,高55米,建筑面積14.7萬平方米,設計儲存煤炭70萬噸。

和傳統港口儲存煤炭的方式相比,氣膜倉把煤炭封閉在“氣球”裡,實現了“運煤不見煤”,從根本上杜絕了粉塵外溢。專家評價,這是港口清潔生產技術的一次重大革新。

“為了建設氣膜倉,我們整合應用了全國最先進的技術資源。”李宏民介紹,這個氣膜倉採用全智能式建筑設計,對風量、照明控制、氣體檢測、測溫、測控和火災報警等實現智能化管控,對建設綠色智慧港口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坐在寬敞明亮的房間內輕推操作杆,就可以精准進行港口貨物運輸作業,生產環節實現了智能化﹔在平台上輕點鼠標,幾千台環保設備就可以自動控制開啟閉合﹔煤炭堆場內,無人駕駛洒水車往來穿梭……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小強的話語裡充滿自豪:“在科技創新的賦能下,這就是我們的清潔生產圖景。”

以科技創新推動港口低碳高效運轉,以管理創新助力企業綠色發展,近年來,河北港口集團以創新為引擎,推動綠色港口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我們出台了最新的環保管理制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每一名干部職工都要接受環保考核。”張小江介紹,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到位、環保設施使用不規范等問題,就會扣分。當然,如果排放控制達標、各項措施到位,就會加分。每一位干部職工的得分結果和當月的獎金收入直接挂鉤。

“實施環保考核,我們改變了過去基礎考核的做法,把考核量化、細化,把考核結果公開化,對干部職工觸動很大。”張小江說。

據介紹,隨著考核制度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職工關注環保、參與環保,積極爭取環保獎勵。通過持續深入的管理創新,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環保一樣是在為企業創造效益,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點工作。

理念變遷

算好綠色發展的大賬

在河北港口集團,有些變化很容易被發現:港區能綠盡綠,穿插建設“口袋公園”,天藍地綠的港區更像景區。

有些變化並不容易被發現,但這些變化深刻地改變著這家大型港口企業的面貌。正是不斷堅定的綠色發展理念,給河北港口集團帶來了綠色嬗變。

“這幾年,河北港口集團黨委常委會反復深入學習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10月9日,正在為集團黨委常委會准備學習材料的河北港口集團黨委工作部工作人員深有感觸地說。

翻開會議紀要,筆者發現,僅今年以來,河北港口集團黨委常委會就組織了6次關於生態文明、節能降碳的學習。

在一次學習后的發言中,河北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子玉說:“綠色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隻有綠色發展才有未來。”而這,已成為河北港口集團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職工的共識。

為了建設綠色港口,河北港口集團多次派出學習考察團,向天津港學習零碳港口建設,向洋山港學習智慧港口建設,向舟山港學習清潔能源利用……這些學習成果,如今都已應用在綠色港口建設上,變成河北港口集團綠色生產新制度、新工藝、新設施。

“企業在環保上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亞洲最長的防風抑塵網、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倉儲煤炭專用巨型氣膜倉、環保管理智慧平台建設……”河北港口集團衛生環保部副部長馬賀,談起集團的環保項目如數家珍。每一個環保項目的背后,都是不菲的投資。

自河北港口集團重組成立以來,為了在全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中發揮港口帶動作用,推進了不少大項目:曹妃甸礦石物流園區和京唐港大宗散貨物流園項目總投資292億元,京唐港區25萬噸級航道工程投資25億余元,曹妃甸港40萬噸級礦石碼頭改造升級項目投資超3億元……

企業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但用於環保的投資河北港口集團卻優先保障。馬賀介紹,其中僅秦皇島港每年的環保投資就要超過1億元。對此,曹子玉曾說:“環保不投入,企業沒前景,要算好這筆綠色發展的大賬。”

“環保不達標的工藝、貨種逐步退出了港口。盡管有些能夠創造不菲的經濟效益,但我們還是堅決放棄或退出,為企業換來綠色發展的新空間,一切都值得。”張小江說。

在秦皇島港東港區,最近聚集的海鳥越來越多。10月23日,筆者在這裡看到,一邊是繁忙的大港,一邊是或棲息或飛舞的海鷗。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秦皇島港區海水pH值、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無機氮等11項指標達到海水水質一類標准,優於功能區海水水質標准。

這是港口綠色嬗變的最新注腳。(記者宋柏鬆、許衛兵 通訊員林麗丹)

相關

小公園映照綠色夢想

這個呈三角狀的口袋公園,位於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煤炭裝卸碼頭旁。公園一側是煤炭堆場,另一側是防波堤,堤外即是浩瀚的渤海。公園面積很小,但在港口職工的心裡,卻是如此珍貴,它是港口人建設綠色港口守護碧海藍天的見証。

這個名為“聆濤觀海”的口袋公園,是今年5月份開始建設的。此前,這裡除了一些長得不太好的槐樹,還堆放有一些碼頭作業用的廢料備件。按照河北港口集團見縫插“綠”的要求,九公司開始營造屬於自己的海濱綠色微空間。

適應鹽鹼地和海邊的生長環境,他們在保留原有喬木的基礎上,引種了美國紅楓、金葉國槐、金葉水蠟球樹等觀賞樹木。地表則選擇蛇莓、白玉簪、金焰繡線菊以及一組“野花組合”裝點。林間小路採用彩色透水磚鋪裝。為了突出海港特色,幾組廢舊零部件作為微景觀被間隔擺放於綠地中。

今年68歲的付佑江,退休前曾任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談起十幾年前在煤炭碼頭工作的印象,他說:“那時,雖然港口也很重視環境建設,但無論是機械設備,還是廠區道路和花草樹木,總感覺有一些煤塵在上面。”

10月19日,作為秦皇島港開放日活動的受邀嘉賓,付佑江回到離開了多年的碼頭參觀。“一進場區,道路就非常干淨。堆放著一垛垛小山般煤炭的堆場裡,也看不到一絲揚塵。連場內作業的取料機、堆料機看上去也都是干干淨淨的。”更令他驚訝的是碼頭旁邊還建了個“口袋公園”,“公園裡樹木的葉子都干干淨淨,花草也那麼鮮艷美麗,跟市區裡的花草一樣,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這哪兒還是過去的煤碼頭?”

高大合圍的防風網迎風矗立,將大風“攔截”至風速最小﹔煤炭堆場內,各種智能化的堆料機、取料機以及洒水噴淋設備,在工人標准化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運轉。遠處,伸向大海的碼頭泊位上,裝船機正在作業,一切都是自動化的。

10月21日,站在小公園的觀景台上環顧四周,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經理楊喜平有一種別樣的感慨:“現在,港口設備智能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工作環境景區化,連我們自己都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秦皇島港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高效、平安港口的步伐越來越快了。”楊喜平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熱能工程專業,1991年到港口工作至今。

讓他感觸更深的是港口人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真真切切成為一種共識,建設綠色港口、守護碧海藍天,已經成為港口人內心的自覺追求。”

連日來,一批批參觀市民的到來,讓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九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邢健深感振奮。參觀者來到公園裡拍照留念,登上觀景台,看天,看海。大家紛紛感嘆:“現在的煤碼頭,真是跟過去大不一樣了。”

“以前港口職工大都是出大力流大汗爭先進,現在則是努力讓港口變得更智慧、更綠色,競相在低碳減排領域爭當尖兵。”邢健說,公司上下人人都在積極努力。

作為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區,秦皇島港煤炭碼頭正成為市民新的打卡地。經過綠色轉型,這個有著125年歷史的大港,正為秦皇島這個國際旅游城市帶來新的榮光。(趙書華)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