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在“能吃的博物館”品出文化味

2023年10月06日06:2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能吃的博物館”品出文化味

9月27日下午,沉浸式互動演藝《高手在民間》在保定宴飲食博物館上演,大堂裡一張張方桌旁坐滿了觀眾。 河北日報記者 李 巍攝

9月27日下午,沉浸式互動演藝《高手在民間》在保定宴飲食博物館上演,大堂裡一張張方桌旁坐滿了觀眾。 河北日報記者李巍攝

“打那以后,槐茂醬園的醬菜身價倍增,不管是南來趕考的,北去進京的,走親訪友的,買賣東西的,隻要來到咱保定府,都要品嘗這八寶太平菜……”記者循聲望去,一位身穿藍色旗袍的說書人,已站上古色古香的保定大舞台,聲音高亢,底氣十足。

9月27日下午,記者走進開業不久的保定宴飲食博物館。一層大堂的舞台上,沉浸式互動演藝《高手在民間》剛剛開演。人流,從各小吃檔口迅速匯聚到舞台前方,一張張方桌頓時被觀眾佔據。

保定市民舒雪鬆帶著老人和孩子,坐在離舞台最近的長凳上。4歲的孩子隨著演員的變換走位,不停轉動著小腦袋。老人看起來是個戲迷,台上河北梆子《大登殿》的唱腔一起,老人也不禁手舞足蹈,一唱一和起來。

你以為這是一個劇場?錯!

“我是從抖音裡刷到的保定宴,得知這裡的保定地方特色小吃特別地道,特意來嘗鮮。”舒雪鬆說。

9月16日,保定宴飲食博物館試營業,當天1.5萬余人涌進這裡。大多數人是奔著這裡打出的“能吃的博物館”的旗號,來一探究竟。

從造型看,這座高聳的樓宇就與吃食相關。“像不像一個帶提手的食盒?”項目投資方、保定直隸會館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連起提醒記者。記者看到,這座大樓東西南北四處入口,分別復制了昔日保定古城“望瀛”“瞻岳”“迎薰”“拱極”4座城門上的大字,頓時喚起人們對這座老城的追憶。

從西門進入大堂,眼前的樓閣裝飾還原了老保定的諸多元素,古蓮花池“蓮池行宮十二景”之一的高芬閣、直隸總督署大堂中門上懸挂的“旗鎮冀門”的匾額、保定大舞台、光園、大慈閣都能從中找到。南北兩處,仿造古城登馬道的兩道樓梯,通往一二層之間的躍層。

正是晚飯時間,一樓的回型小吃街道上,已經吆喝聲四起。漕河驢肉火燒、稻香村點心、老馬號炸糕、老貳餡餅……各攤位前,爭著嘗鮮的食客已經排成不規則的隊伍,散落各處的長凳上坐滿了人。

“保定,是老字號、名小吃層出不窮的城市。”手裡捧著老貳餡餅,保定市民李姬紅這樣評價自己所生活的這座城市。

攤位裡,制作師傅將和得細軟的面團手工搓皮,將餡料放入中間迅速包制成餅坯,放入餅鐺中,用鏟刀按圓。手翻餅,眼觀色,烙至金黃。餡餅一出鍋,便遭到瘋搶。

李姬紅熱情地向記者推薦:“真的好吃,你嘗嘗。”她告訴記者,老貳餡餅始創於1989年的五一夜市,因為餡鮮味美,俘獲了不少食客的味蕾。經過三代人純手工制作工藝的傳承,技術含量看似不高的這一吃食,如今也被冠上了“保定老字號”的名號。

邊吃邊走,邊走邊看,“能吃的博物館”名不虛傳。

在這裡,玻璃罩裡擺放的泛黃的民國食譜,讓人觸摸到一座城關於美食由來已久的記憶。不經意間,還能在某個角落看到保定老城的市區圖、老保定俗語與古城歷史電子書,古老文圖與現代技術交融在一起,向世人述說著古城的歷史文化。

梁連起說,保定宴飲食博物館開業以來,平均每天接待食客超過1萬人,最多的一天1.8萬人。“一城三餐四景五宴”是這裡的主題。博物館內設靴城博物館、非遺老字號博物館、蓮池飲食書院、飲食瓷器博物館。在這裡,食客能吃到“萬家燈火百姓宴”“非遺傳承保定宴”“崇禮菜單河北宴”“五湖四海中華宴”和“中西合璧國際宴”,各個檔次應有盡有。

“吃完這頓飯,我打算明天就帶孩子去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深度游一圈,找個導游,補上這堂關於家鄉的歷史課。”保定市民康衛紅說,來保定宴飲食博物館,吃到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家鄉厚重的文化積澱。“保定的眾多古跡,因為就在身邊,老想著‘隨時可去,不著急’,反而忽略了它們,真不應該。”

餐飲之“小”,是一家一戶的柴米油鹽﹔餐飲之“大”,是一個城市消費動能的折射和釋放。

當晚,記者離開保定宴飲食博物館,走進保定鬧市區。

鐘樓商廈廣場前的夜市上,商家吆喝聲、食客聊天聲此起彼伏。西大街上,老字號特色小吃、現場炒制的純手工棗茶等美食,讓人在古街風韻裡徹底放鬆下來。食客們圍聚桌旁,嘗美食,聊近況,甚是愜意。

今年,保定著力打造“舌尖上的保定”,培育夜間特色餐飲品牌,立足冀酒、冀菜打造特色“深夜食堂”﹔舉辦各類美食節、小吃節、咖啡節、露營節等活動﹔開展“名廚”“名店”“名菜”等各類評選,推選出一批“網紅美食”打卡地……

熱氣騰騰的煙火氣裡,這座古城不斷迸發新活力,百姓在舒適生活中盡享歲月美好。(記者李巍)

(責編:楊文娟、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