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邢台市巨鹿縣“巨好辦”服務平台上線3年多來,累計解決群眾訴求53萬余件

群眾訴求“一鍵達” 掌上服務“一點通”(人民眼·提升鄉村治理效能②)

本報記者 邵玉姿
2023年09月08日09: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巨鹿縣一名村民用“巨好辦”服務平台反映村庄道路塌陷問題。

在巨鹿縣農業農村局視頻會議室,農技人員依托“巨好辦”服務平台為農戶提供遠程技術指導。

巨鹿縣堤村鄉網格員高令娟(左)指導村民用“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訴求信息。

巨鹿縣大數據發展中心“巨好辦”服務平台指揮調度中心工作場景。
以上圖片均為胡良川攝

引子

驟雨初歇,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西郭城鎮馬家營村村民郝秀芳走出家門不久,遠遠看見路上有個坑。走近一瞧,原來是埋設水管的路面發生塌陷。停下腳步、掏出手機,郝秀芳蹲下連拍了幾張照片,隨即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

群眾訴求“一鍵達”,掌上服務“一點通”。郝秀芳說,她今年7月12日上報的這條道路維修信息,不到半小時就通過服務平台流轉至巨鹿縣供水服務中心受理。很快,修繕工作完成。

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

近年來,巨鹿縣探索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新方式,開發應用“巨好辦”服務平台,構建“縣—鄉—村—網格—戶”五級全覆蓋數字化組織架構,建立“縣鄉聯動、部門協同、有呼必應”工作機制,高效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平台自2020年5月上線以來,累計解決群眾訴求53萬余件。

2022年11月,巨鹿縣“打造‘巨好辦’服務平台  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的經驗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的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數字化如何賦能鄉村治理?“巨好辦”服務平台怎樣有效運行?近日,記者走進巨鹿縣實地調研。

搭建一個平台

民生訴求一鍵直達縣級調度中心,努力做到“群眾有所呼、平台有所應、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輕點手機屏幕,打開“巨好辦”服務平台﹔向下拉動頁面,選擇“立即辦”模塊﹔詳細填寫信息,一鍵反映訴求——郝秀芳動作嫻熟地向記者展示“巨好辦”服務平台操作流程。從今年3月下載“巨好辦”服務平台至今,郝秀芳已通過平台上報6條信息,全部得到有關部門妥善處理。

“我上報的信息大都是像村道維修這樣的公共事務,不全是我自個兒的事。”郝秀芳說,自己以前可不像如今這般熱心腸。

郝秀芳回憶,4年前,自家屋后立著一根廢棄電線杆,一刮大風便搖搖欲墜,“真怕杆子被風刮倒,砸壞了房。”

排除安全隱患刻不容緩。郝秀芳多次向村裡反映,時任村黨支部委員、現任村黨支部書記寧紹輝也過來看了好幾回,還是沒辦法,“電線杆不歸村裡管,村裡沒權挪,必須一層一層往上報。”郝秀芳隻能在家等消息。提心吊膽過了一個多月,相關單位才派工作人員到現場,確認符合清理條件后,拆除了電線杆。

為快速響應群眾訴求,2020年5月,巨鹿縣搭建起一個“群眾呼叫、部門響應”的數字化訴求反映平台,名為“巨好辦”。平台設置“五步流水作業”流程——事件上報、分類受理、響應指定、部門處置、結果反饋。

“群眾訴求通過‘巨好辦’平台遞交后,直接進入縣級調度中心管理平台,由調度員流轉至相關部門或鄉鎮處理。”巨鹿縣大數據發展中心主任劉彥良介紹,鄉鎮、部門不僅要有呼必應,還須限時辦結,“根據平台設定,突發情況要在2小時內解決,政策咨詢等問題當天辦結,涉及公共服務等問題2個工作日內要有反饋,其他事項在7個工作日內解決。”

今年3月,馬家營村網格員張麗再次上門推介,抹不開面子的郝秀芳在手機上下載了“巨好辦”服務平台。沒成想,幾天后果真派上用場。

郝秀芳家院子臨街而建,可街邊垃圾點較少,離最近的垃圾點也有300米,倒垃圾不方便。她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馬家營村村中心道路東側居民倒垃圾不方便,申請增設垃圾桶。”

當天下午,郝秀芳發現,在距離她家100米處的村中心道路東邊就多出了兩個垃圾桶。“上午提訴求,下午就解決了,這可真頂事兒!”郝秀芳喜出望外。

事情辦得暢快,郝秀芳的心裡更痛快,往后操心自家事兒之余,她還關心起了村裡的大事小情:去鄰村走親戚時,發現路邊電線杆傾斜,存在危險,她第一時間拍照上報﹔出門遛彎兒時,看到樹枝挂住電線,她標注好位置及時反映……

“上報的每件事兒都有人管,最慢的5天內也都解決了。”郝秀芳將手機上的訴求反饋記錄展示給記者看,每一事項的辦理流程一目了然。“群眾可實時查看辦理進度。”劉彥良說,平台辦結群眾訴求事項后,第一時間反饋,由群眾評價辦理結果,努力做到“群眾有所呼、平台有所應、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急事立即辦,難事幫著辦。圍繞解決群眾辦事“不對路、不方便”等問題,巨鹿縣在“巨好辦”服務平台設置“幫我辦”模塊,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以及在外群眾提供代辦服務。

張王疃鄉新集村村民王增山的妻子患病3年,父母又突遭車禍,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急劇增加的經濟負擔讓他犯了難,希望尋求救助。今年7月,王增山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幫我辦”模塊上報了自己的情況。第二天,巨鹿縣民政局和鄉裡的工作人員便主動找到他,幫他完善材料,申請相關救助。

“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劉彥良介紹,“巨好辦”服務平台上線以來,已逐步形成“部門圍繞鄉鎮轉、鄉鎮圍繞村庄轉、村庄圍繞群眾轉”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截至今年9月6日16時,“巨好辦”服務平台累計收到上報事項55萬余件,已辦結53萬余件,辦結率超過97%。“在未辦結的1.3萬余件事項中,8400余件正按時間節點正常辦理,5300多件為超期辦理或申請延期辦理。”劉彥良說,有的事項辦理難度較大或辦理周期較長,平台根據情況,對這些事項組織多部門聯席會商辦理或挂賬督辦。

織密一張“網絡”

線上線下齊發力,依托2800余名網格員延伸服務觸角

63歲的劉彩平是堤村鄉農民,雖然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但她的訴求也能第一時間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及時上報。“網格員隔三差五上門走訪,我的心裡話都樂意跟她講。”劉彩平笑盈盈地說。

“巨鹿縣常住人口約29.3萬,其中60歲以上老人約6.7萬。老年群體佔人口比重較大,很多老人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劉彥良說,對於眾多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而言,“數字鴻溝”短期內仍難以逾越。

如何延伸數字化鄉村治理觸角?巨鹿縣將原有的食品安全協管員、民政協管員等各類網格員進行整合,打造了一支綜合網格員隊伍,實行分片管理,負責轄區內所有信息、訴求的收集和上報。

31歲的高令娟是劉彩平所在片區的網格員。去年,劉彩平突患疾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急需救助。高令娟走訪時了解到這一情況,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及時上報,相關信息流轉至堤村鄉。兩天后,鄉民政助理員便與高令娟一同來到劉彩平家中,為她辦理相關救助手續。

今年,劉彩平病情反復,時常去醫院治療。高令娟總是第一時間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為劉彩平申請醫療報銷。“每次我前腳剛出院,后腳小高就到俺家了。”劉彩平說。

“線上線下齊發力,依托2800余名網格員消弭‘數字鴻溝’,把信息化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劉彥良介紹,目前巨鹿縣網格員已覆蓋全縣所有社區、村庄。

在巨鹿縣大數據發展中心一層,“巨好辦”服務平台指揮調度中心大屏幕的縣域地圖上,一條條信息實時生成。“這是我們的‘熱力圖’,集中展示了各地區、各類事項的上報頻次。”劉彥良說,這些由網格員、村民申報的標注有地址、類別的信息,經“熱力圖”分析后,將成為各部門優化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據。

“村前的垃圾點有異味,請及時清理。”“村西垃圾點的垃圾已溢出桶外,未及時清理。”……高令娟清楚記得,去年夏天,由她申報的事項中,近一半與村裡的垃圾有關。彼時,垃圾清理問題成為巨鹿縣各鄉鎮村庄上報的高頻事項。

今年初,縣大數據發展中心依據“巨好辦”服務平台數據,形成了一份大數據分析匯總通報,推送至縣直所有部門和鄉鎮。報告顯示:去年,網格員和村民上報的事項中,有近4萬件涉及垃圾清理問題,佔全年上報事項總量的近三成。

巨鹿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據通報內容,及時調整了清潔車輛、人員和物資配備,在相應區域增設垃圾桶,並相應增加了清運次數。同時,在全縣10個鄉鎮推行保潔、清運、收集“一把笤帚掃到底”模式,實施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即產即清”。“如今村裡不僅增設了垃圾點,每天早上還有人准時清理。”走街串巷時,高令娟很少再聞到垃圾散發的酸臭味。

“我們的大數據分析匯總通報原本一年發布一次。為更加科學動態地反映基層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今年起調整為半年發布一次。”劉彥良說,不久前,上半年通報已出爐,數據顯示,路燈、井蓋等基礎設施損壞問題反映比較集中,“我們已經督促相關部門、鄉鎮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維護。”

形成一份清單

厘清權責“邊界線”,劃定履職“責任田”,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一條寬闊公路,兩側街巷整潔,沿途秩序井然,全程暢行無阻。記者驅車行駛在省道邢德線(S324)小呂寨鎮路段時,很難想象這裡曾經“臟亂差”,道路兩側許多門店一度佔道經營,不僅影響村容村貌,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去年4月,小呂寨鎮小呂寨村網格員呂和勇將上述問題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由於縣級職能部門與鄉鎮政府職能交叉、管理重疊,小呂寨鎮認為處置門店佔道經營問題超出自身職權范圍,巨鹿縣城管局則主張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應由小呂寨鎮進行管轄,問題一度擱置了兩個多月。

難題如何破解?巨鹿縣大數據發展中心的歸口管理部門——巨鹿縣委組織部隨即制定責任清單,探索形成權責清晰的長效工作機制。“我們查閱相關法律法規,梳理部門職責,征求各鄉鎮和部門意見……”巨鹿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玲介紹,縣委組織部牽頭,各部門、鄉鎮參與,一場場聯席工作會議在縣大數據發展中心的會議室召開。

起初,各單位相關負責人仍站在各自立場發表觀點。縣城管局有關負責同志率先發言:“實施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行政執法權已下放至鄉鎮,鄉鎮應當落實好轄區管理的屬地責任。”

這個說法並未獲得鄉鎮有關負責人的認可。他們拿出了《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條例》,其中規定,對“擅自在城市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擺設攤點”行為的管理權限屬於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小呂寨鎮雖不屬於條例中規定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區’,但省道邢德線(S324)小呂寨鎮路段距離縣城不到5公裡,所以在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上,長期以來都是參照這個條例執行。”劉彥良向記者解釋道。

雙方意見不統一怎麼辦?李玲和同事們廣泛查閱上級文件,借鑒其他地方工作經驗,多次征詢雙方意見,最終促成縣城管局與鄉鎮達成共識:建立“職能部門為主、鄉鎮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針對佔道經營問題,縣城管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對轄區內商鋪和流動攤點經營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指導鄉鎮開展工作﹔屬地鄉鎮協調配合,組織執法力量開展日常巡查,發現不法行為及時勸阻,對不聽勸阻者,與城管局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一個個分歧逐漸化解,一項項責任逐步明晰。去年6月,《巨鹿縣縣鄉“巨好辦”事項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目錄》編制完成,由縣委組織部印發。清單包括生態環境、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等28項內容,劃清了縣鄉職責邊界。

按照新的工作機制,由縣城管局主導、小呂寨鎮政府配合,雙方執法人員協作,省道邢德線(S324)小呂寨鎮路段沿公路兩側門店佔道經營問題得到解決。

“厘清權責‘邊界線’,劃定履職‘責任田’,實現‘管理盲區’全覆蓋,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劉彥良介紹,巨鹿縣還建立了“巨好辦”服務平台工作“紅黑榜”制度,對工作不力、執行不到位的部門和鄉鎮以“黑榜”點名通報,對工作量化靠前、創新典型的以“紅榜”總結推廣。

今年以來,張王疃鄉已7次登上“巨好辦”服務平台月度“紅榜”,是全縣登上“紅榜”次數最多的鄉鎮。而在去年,張王疃鄉還位於“黑榜”之首。

“去年我們鄉的平台事項上報率和辦結率都很低,問題到底出在哪?”張王疃鄉鄉長李亦飛介紹,今年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一場集體“剖析”會在鄉政府會議室召開:“網格員隊伍年齡結構偏大,有些網格員使用智能手機不熟練,導致工作流於形式,上報事項少,報送的信息質量偏低。”“平台上線了,咱的工作方式沒跟上,不懂得利用平台去解決問題。”……

找准問題所在,張王疃鄉決定先從優化網格員隊伍做起,吸納空閑時間較多、有一定文化水平、溝通能力較強的村民進入網格員隊伍。

新人到崗后,張王疃鄉立刻對其開展培訓,明確職能范圍,並現場教授他們如何使用“巨好辦”服務平台。隊伍強了,機制順了,張王疃鄉今年1月上報有效事件1911件,辦結事件1840件,與去年12月相比,分別增加了1157件、1253件,榮登當月“紅榜”。

“‘紅榜’是榮譽,更是鞭策,干部群眾都備受鼓舞。”李亦飛說,張王疃鄉已將“巨好辦”平台涉及的所有事項梳理為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矛盾糾紛等13類,每類明確一名責任人,每月初由鄉黨委書記、鄉長開展一次調度督導。

打造一條“雲鏈”

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三農”,持續拓展平台功能,實現種、管、收、售全程數字化

地頭涼風習習,堤村鄉百畝金銀花種植基地裡,盎然綠意間,金銀花綻放。巨鹿縣是我國金銀花主產地之一,全縣常年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干花1.4萬噸,總產值超過20億元。

去年8月,堤村鄉孔寨村網格員盧俊飛在自家地裡發現金銀花葉子干枯。與周邊的金銀花種植戶溝通交流后,他意識到這是堤村鄉普遍存在的現象,便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情況,請求專家進行田間管理指導。縣調度中心將這一事項流轉至縣農業農村局處置。

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趕到實地查看,發現金銀花葉干枯問題的成因在於農戶澆水過多,導致土壤過度濕潤,進而引發病菌滋生。堤村鄉根據縣農業農村局給出的建議,通過鄉村大喇叭廣播、村民微信議事群轉發等形式,快速動員相關種植戶採取裁剪病枝、換土移盆、晒干土壤等措施,成功抑制了金銀花葉枯黃病情擴展蔓延。

如何舉一反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海峰對“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報事件的數據進行梳理,發現流轉至縣農業農村局處置的事項中,金銀花的種植咨詢問題佔比很大。“長期以來,金銀花種植以農戶散種為主,施肥、用藥、管理各不相同,導致品質參差不齊。”馬海峰說。

通過分析平台數據、邀請專家調研、組織多方座談,巨鹿逐步形成了“數字化管理提水平,信息化溯源鑄品質”的金銀花全產業鏈品質提升工作思路:依托“巨好辦”服務平台,開發金銀花全產業鏈數字平台,推動實現金銀花標准化種植和智慧化管理。

去年9月,巨鹿縣選取首期70戶6000多畝金銀花地作為試點,安裝智能攝像頭、氣象站、土壤墒情監測儀、虫情測報站等智能化設備,實現水、土、長勢等種植信息實時採集,種植情況遠程操控。今年4月,巨鹿金銀花全產業鏈數字平台上線﹔7月,該平台接入“巨好辦”服務平台首頁端口。

設備升級,管理跟上。縣農業農村局匯集實時傳送的種植信息后,組織專家分析研究,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向種植戶及時推送種植、管理、施肥、用藥等方面的指導信息。種植戶有種植問題咨詢或技術指導需求時,也可通過“巨好辦”服務平台上傳,由專家“一對一”指導。

走進堤村鄉前堤村,種植戶楊培武和妻子正在地裡忙著除草、修剪,採摘第四茬金銀花。種植金銀花20多年,楊培武過去全憑經驗。“今年第二茬花採摘完后,縣裡的農技專家通過‘巨好辦’平台查看墒情,提醒我有蚜虫虫害風險,需要及時預防。”楊培武說,在專家指導下,今年金銀花的長勢比往年好,產量也提高不少。

管理提水平,溯源鑄品質。在金銀花全產業鏈數字平台中,巨鹿縣建立了“金銀花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楊培武種植的金銀花全部被納入這個系統,實現金銀花種植、加工、銷售全程可追溯。

“從種到收全程監管,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金銀花自然不愁銷路。”楊培武過去不時遭遇“豐產不豐收”的窘境,今年金銀花還沒上市,就有企業直接來地裡收,價格比市場價還高。

馬海峰介紹,今年收獲季,巨鹿縣與一家大型制藥企業達成3萬畝金銀花收購協議,品質達到數字化種植標准的,單價高出市場價10%至15%。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巨好辦’平台功能,開發更多群眾高頻使用的應用場景,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數字化水平。”巨鹿縣委書記楊振東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08日 13 版)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