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防沙治沙 切實筑牢京津生態屏障

2023年09月05日08:5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防沙治沙 切實筑牢京津生態屏障

河北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工程

防沙治沙 切實筑牢京津生態屏障

河北內環京津、外沿渤海,是京津重要的生態屏障。由於歷史原因,京津周邊地區原有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風沙危害一度十分嚴重。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河北省“三北”防護林工程也隨即啟動實施。2000年春,我國北方地區連續發生沙塵天氣,引起社會高度關注。2001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開始在張承兩地實施。

“三北”防護林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開展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近日,筆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環衛京津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初步形成

7月20日,在沽源縣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內,北京市民王女士帶著女兒不停地拍照,天然美景和各種鳥類讓她們大開眼界。

“6月下旬,省林草局組織進行鳥類監測時,拍攝到蓑羽鶴育雛的影像,這是河北首次成功拍攝到蓑羽鶴繁殖育雛影像,表明閃電河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沽源縣閃電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主任聶明介紹。

驅車行駛在沽源縣長梁鄉壩頭一帶,隻見山高林密,原始次生林及人工栽植的華北落葉鬆等構成的林子,一眼望不到邊。

沽源縣位於河北西北部,多年來,該縣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等生態建設工程,在壩頭沿線建成東西長75公裡、南北寬10公裡的沿壩綠化帶,被譽為“塞北綠色長城”。

以此為基礎,該縣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基本形成以中部農田林網,防風阻沙綠化帶、沿壩水源涵養生物控制帶,閃電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和葫蘆河流域為核心的“一網二帶三流域”生態格局。該縣全年大風日數、沙塵暴次數明顯減少,空氣質量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有效承擔起了為首都阻沙源、涵水源的任務。

沽源的變化,是河北大力開展“三北”防護林和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工程的典型表現。

河北地處干旱半干旱過渡地帶,屬土地沙化敏感地區。壩上地區北接渾善達克沙地,屬農牧交錯帶,是我國北方風沙南侵的主要通道,也是河北防沙治沙的重點區域。

由於啟動時間早、實施范圍廣,“三北”防護林工程成為河北為京津阻風沙的早期重要抓手。

1978年,河北“三北”防護林工程啟動,截至2020年,共實施了五期工程。

1978年至1985年,“三北”防護林一期工程實施,涉及河北張家口、承德2市的20個縣(市)。1986年至2000年,二、三期工程實施,建設范圍擴展到張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島、廊坊、保定6市的52個縣(市、區)。2001年至2010年,與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配合,四期工程建設范圍調整為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承德等5市26個縣(市、區)。2011年至2020年,五期工程實施,建設范圍調整為承德、秦皇島、廊坊、保定、石家庄、衡水、滄州7市及雄安新區的63個縣(市、區)。

五期工程完成后,河北在“三北”防護林工程中累計完成造林綠化4087.5萬畝,完成省級以上投資27.7億元。“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01%提高到35.56%,森林蓄積量由0.37億立方米增加到1.18億立方米,環衛京津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創造了基礎條件。

2000年春,我國北方地區連續發生12次沙塵天氣,其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強度之大為50年來所罕見,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迅速開展。截至2021年,該工程共實施了兩期。其中,2001年至2012年為一期,2013年至2021年為二期。工程涉及張家口、承德兩市的28個縣(市、區),累計完成林業建設任務2667.7萬畝,完成省級以上投資74.6億元。

張承兩地由沙塵暴加強區變為阻滯區

8月的塞罕壩,綠意盎然。多樹種、多層次的復合式森林結構,讓森林生態系統更健康、穩定。

在塞罕壩,幾代人艱苦奮斗,讓原本的荒漠變成林海。塞罕壩機械林場先后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和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榜樣”。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人們持續創新治沙模式,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草灌喬結合、封飛造並舉,科學設計,系統治理,循序漸進,科學防沙治沙。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當地積極培育沙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大力推廣落葉鬆沙棘混交、沙棘帶狀種植等治沙新模式。

多年來,在河北,各地在防沙治沙中勇於創新、敢於實踐,涌現出了一批批典型。“十一五”開始,河北省被國務院列入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單位。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防沙治沙省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中,河北連續3次被評為實績突出省份。

根據全國沙化土地歷次監測結果,河北省沙化土地面積已連續4個監測周期實現縮減。2022年公布的全國第六次監測數據顯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為3011萬畝,與1999年公布的第二次監測數據相比,減少了738萬畝。張家口、承德兩市空氣質量、水庫水質明顯好轉,兩地已由沙塵暴加強區變為阻滯區。

今年河北將在“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完成“雙重”任務102.11萬畝

在河北,防沙治沙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按照“三北”防護林工程總體規劃,2021年至2030年為“三北”防護林六期工程建設期。

2020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簡稱《“雙重”規劃》),將“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工程整合納入到《“雙重”規劃》中的北方防沙帶工程。

2021年,國家林草局等聯合印發《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河北36個縣(市、區)納入北方防沙帶工程規劃,涉及石家庄、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保定、邢台、邯鄲及雄安新區。

在河北,北方防沙帶工程被分解為張承壩上地區生態綜合治理、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太行山(河北)生態綜合治理、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及白洋澱生態綜合治理等4個項目。

2021年至2022年,國家在河北原“三北”防護林工程區累計下達“雙重”任務133.4萬畝。2023年,河北將在“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完成“雙重”任務102.11萬畝,工程正積極推進。

省林草局成立了河北省“三北”工程攻堅戰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經費,抽調精干人員,起草“1+N”工作方案,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落實。

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條件、區位功能、生態空間,河北研究謀劃了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燕山生態屏障、太行山生態屏障、白洋澱上游規模化林場、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建設等五大重點工程項目。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將以縣為單位謀劃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統修復任務,擬申報北方防沙帶生態綜合治理15個子項目。

大力推進“三北”防護林工程科學綠化,省林草局研究制定了《關於科學開展灌木林地造林綠化的指導意見》《關於大力營造混交林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

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河北將加大鄉土樹種推廣使用力度,構建結構多元、系統穩定、綜合高效的防護林體系。重點探索推廣“郝氏造林法”等容器苗造林先進實用技術,提高造林質量。(記者曹智 通訊員姚偉強)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