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淶水:多措並舉防大汛

“實際水位163m,在汛限水位以下,一切正常。”7月18日,河北省淶水縣宋各庄水庫負責人郭帥華帶領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對水庫進行日常巡查,記錄當天水位情況,每天巡查並記錄水位已經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宋各庄水庫位於拒馬河支流龍安溝上,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92平方公裡,水庫總庫容2270萬立方米,校核洪水位177.31米,設計洪水位174.54米,正常蓄水位169米,汛限水位165米,死水位153米。該水庫防洪保護范圍有宋各庄、東庄等5個村,涉及耕地1.3萬畝,人口6519人,是淶水防洪泄洪的重要點位之一。郭帥華介紹,自六月上旬進入汛期以來,他和2名同事每天24小時晝夜值守,特別是下雨天氣,更要冒雨往返巡查,關注水位變化,及時向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情況,按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通知水庫下游鄉村及時防范或轉移。他說:“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責任很大,如果稍有疏忽就很可能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重大損失,所以不敢有半點疏忽大意。”
強化安排部署,讓防汛抗洪工作有抓手。淶水縣地處保定市北部山區,轄15個鄉鎮,284個行政村,山洪災害防治區面積1413平方千米。山洪災害易發區涉及11鄉鎮217個村,其中一般受威脅村121個,重點受威脅村96個,重點受威脅人口4538人。防治區內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河道18條,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8座,山洪災害防治任務點多、線長、面廣,是保定市防汛抗洪重要市縣之一。
為做好防汛抗洪工作,該縣早安排、快部署,6月初修訂完善了《淶水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制定了10座中小型水庫、行洪河道、野三坡景區防汛共16個縣級預案。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值班員24小時在崗在位,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巡查力度、治理力度,確保遇有險情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轉移。同時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宣傳力度,依托手機短信、預警廣播、組織活動等形式傳播防洪減災知識和氣象預警信息。目前,已組織相關宣傳活動30多場次,發放宣傳手冊、明白紙等5萬多份,推送預警信息130多條,受眾130多萬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向人民群眾普及防災避災知識,提升自測、自報、自救能力。
開展全面排查,把風險隱患防御體系前置。淶水縣組織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拉網式汛前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重點對行洪河道、地質災害點、城市低窪易澇區等8大領域進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127處,其中崩塌52處,滑坡23處,泥石流39處,地面塌陷13處,主要集中在九龍、東文山等11個鄉鎮60個村。威脅居民697戶1749人,威脅房屋3518間,威脅財產約1.099億元。根據排查情況,統一建立了工作台賬,明確整治時限,現已疏通泄洪河道130多公裡、山體排險110多處,安裝防護網60多處,目前對排查出的風險點位已全部治理完畢。為防患於未然,該縣還對水庫下游、山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點等區域居住群眾制定了科學轉移標准和轉移路線,明確了責任人員,確保發生重大汛情后立即組織轉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同時加強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建設,新增非工程措施雨量監測站點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對1處縣級監測預警平台、229處預警廣播站、18處自動雨量站、10套水庫視頻監控進行了汛前調試檢修,衛星通訊設發放到位。
做好充分儲備,讓防汛抗洪工作有保障。為保障汛情發生后能及時救援,該縣組織建立各類搶險救援隊伍34支6891人。其中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2支43人,防汛搶險隊伍15支780人,森林草原消防隊伍 1支131人,社會應急力量(藍天救援)1支10人,群眾性防汛搶險救援隊伍15支5927人。6月7日,縣應急保障局、水利局等相關部門聯合組織了集中培訓和演練,通過培訓演練提升救援能力。加大鐵锨、鎬、編織袋、麻袋橡皮舟、救援大繩等防汛儲備物資儲備,全縣設置210多個防汛物資儲備點,儲備各類防汛物資3萬多件。在常規物資儲備基礎上,該縣還擴大救援物資裝備,將縣財政預算撥付的38萬元,購置了汽油發電機、移動式排澇泵車、防汛救援等抗旱防洪物資53種1000多件(台)。目前該縣物資儲備總金額已高達104.8761萬元,為安全度汛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楊志民)
來源:淶水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