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興隆: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提升山村顏值

仲夏時節,在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三道河鎮中興村,可以看到干淨整潔的街道、清澈見底的河流、規劃有致的菜園。很難想象,幾年前村裡還是柴棚亂建、柴垛亂堆的臟亂差面貌。“過去,垃圾堆到河道裡,大街兩旁擠滿柴垛,家家都是旱廁,夏天味道特別大。”中興村村民梁小雲說。
“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動力。”中興村黨支部書記盧久英說,中興村以廁所改造為突破口,推進村庄清潔行動,陸續拆除違建廁所182個、豬圈108個、柴棚187個,清理柴垛352個,改造廁所225戶,修建了休閑廣場,開辟小花園、小菜園6處,打造美麗庭院53家,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興村變化的背后,是興隆縣聚焦村庄清潔行動、農村垃圾處理、“廁所革命”等重點,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的努力。
在興隆縣半壁山鎮東閆杖子垃圾轉運站,可以看到從各村收集來的垃圾經過壓縮后,由封閉式垃圾轉運車運往垃圾處理廠進行進一步處理。據興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建輝介紹,在處理廠經過分揀回收資源后,剩余垃圾全部進入水泥窯協同處置,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據了解,興隆縣錨定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先后投資2.1億元,購置新能源轉運、收集車80輛,建設垃圾中轉站、分揀廠21處,建成日處理能力400噸的水泥窯協同處置設備,建立了“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一體化垃圾處理機制,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在廁所改造方面,興隆縣針對改造方式不一、標准不一、投入不一的現實情況,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方式組織實施。農戶根據縣級確定的廁所改造模式和標准,自行選擇改廁方式。縣鄉負責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經驗收合格后,將改廁資金直接補助到戶。這種做法滿足了群眾對不同標准廁所的需求,調動了改廁積極性。
“人居環境整治成功的關鍵在長效、在后續管護機制建設上。”趙建輝說,興隆縣先后出台農村人居環境管護辦法、農村廁所后期管護辦法,各村成立了村級公益事業服務隊、村級保潔服務隊、廁所服務隊,人員總數超過1600人,垃圾治理以招投標方式委托第三方公司進行后期運維,並制定了相應考核辦法,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村庄環境管護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現如今,興隆縣解決了農村垃圾處理、廁所改造難題,農村顏值不斷提升,鄉村道路干淨整潔,‘美麗庭院’錯落有致,抬頭是湛藍的天空,身邊是鳥語花香,村村都是山水畫。”趙建輝說。(楊旭、吳亞平)
來源:興隆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