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樂亭:近7萬畝瓜田獲豐收

“今年產量不錯,價兒也挺好!”河北省樂亭縣劉浪窩村村民劉增仁搬著裝滿甜瓜的箱子,鑽出溫室,滿臉喜悅。劉增仁是今年樂亭最早一批豐收戶之一,每畝地甜瓜收獲4000余斤,每斤收購價達到近10元。
樂亭甜瓜栽培已有400余年歷史,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設施甜瓜產業。據了解,目前,樂亭設施甜瓜播種面積6.49萬畝,總產量25.64萬噸,產值9.78億元,佔種植業總產值的30.59%,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在樂亭瓜農眼裡,瓜蔓上結出的是“金蛋蛋”。每畝設施甜瓜平均效益高達3—5萬元,而每戶瓜農普遍管理2—5座棚室,一些瓜農甚至擁有十幾座棚室,年收入相當可觀。
早上7點半,龐東村瓜農武建梅合上電閘,卷帘機緩緩地將覆蓋在溫室上的保溫被卷至棚頂。“甜瓜生長對溫度、濕度都有特定要求,每天要根據天氣情況確定卷帘、‘放風’的時間。”武建梅有著15年以上的設施甜瓜種植經驗,是小有名氣的種瓜大戶。“咱們瓜農吃的是‘技術飯’,不但得勤勞,還得手藝好。”武建梅說。
設施甜瓜講究一個“早”字,上市越早,價格越高。樂亭瓜農千方百計“搶”上市,完善溫室建設結構增加保溫性,採用“多幕覆蓋”技術提升生長溫度,使用溫控設備讓溫度控制更精確,能夠更精准地控制溫度。通過一系列技術革新,不僅使甜瓜生長周期縮短了10至15天,也使樂亭率先實現了甜瓜定植,錯季成熟,全年供應。
“我今年主要種了博洋9、天驕6和脆甜2三個品種。”武建梅介紹說:“咱種瓜還得看市場需求,每個品種的種植難度、產量都不一樣,市場價格也不一樣。”
近年來,樂亭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推廣、更新甜瓜種植品種,形成了酥脆花色、酥脆淺綠灰白、綠皮綠肉等5大系列200余個品種的產品體系。這也使得樂亭甜瓜形成了品牌效應,二十余年來在全國暢銷不衰。(王岩軍、聶明玉、王繼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