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秦皇島——

以新方式方法 促古長城保護(深閱讀)

本報記者 史自強
2023年02月14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秦皇島,古長城巍峨壯麗。曹建雄攝(人民視覺)

河北省秦皇島市長城資源豐富,市內明長城全長223.1公裡,擁有入海長城、山地長城、平原長城、河道長城等多形態長城資源,沿線擁有26處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28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秦皇島市不斷創新長城保護方式,讓古老長城重綻生機。

科技助力巡護——

無人機、大數據、導航系統在長城保護中作用凸顯

打開天氣預報軟件,選擇預計未來一周內天氣晴朗、能見度優、風力小於4級的日期,做上標記,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長城保護員張鵬開始了新一周的工作。

山海關區長城保護員團隊共有隊員10人,以80后為主,張鵬是隊長。與普通的長城保護員相比,該團隊隊員更具“科技范”。

“准備起飛!”在山海關區角山長城腳下,張鵬放飛無人機進行航拍,隊友韓永富則在徒步踏查中使用手機軟件記錄信息。

“使用無人機,可以360度全方位、立體化地拍攝長城全貌及局部的影像資料,輔助巡查。”張鵬說,區內部分長城區段修建在懸崖峭壁上,年代久遠、風雨剝蝕,造成自然坍塌,無法徒步抵達,“無人機則可完成對險要點位長城本體的監測。”

韓永富記錄信息的幫手則是一款專業軟件“戶外助手”。“這款軟件可以實時顯示所處位置、海拔高度、行進速度、軌跡路線等信息,同時還可記錄下拍照時所處的位置、記錄某個點位的長城破壞情況並上傳。”韓永富說。

“影像信息可以傳輸進當地文物系統數據庫,結合大數據分析,將影像疊加累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長城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山海關區旅游和文化廣電局文物保護股股長侯雅欣說。近年來,山海關區長城保護員團隊摸索建立了一整套報備、巡查、監督、反饋體系,提高了長城巡護的科技化、知識化和專業化水平。

強化司法保護——

設立長城文化保護法庭,長城司法保護走向深入

“被告朱某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海港區文旅局支付修復費用24237元,並在全國性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去年底,一則針對在長城牆體噴涂油漆行為的法庭判決引發社會關注。

作出判決的法庭,是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法庭。該法庭於2022年6月30日挂牌成立,是全國首家專司長城資源和長城文化保護的法庭,對秦皇島全市范圍內涉長城文化保護的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實行統一管轄。

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莉表示:“秦皇島境內長城文化資源豐富,在長城資源和長城文化保護方面有司法需求。在該法庭成立之前,秦皇島市各基層法院也有不少類似的案件,都按照一般管轄規定由相關法院審理。”

長城文化保護法庭成立以來,已受理案件67件,結案65件。“涉長城保護類案件數量多且細微繁雜,法庭設立后集中審理涉長城案件,有利於統一裁判尺度,對長城資源和長城文化形成集中充分的司法保護,也為涉長城項目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張莉說。

鼓勵公眾參與——

創新長城文化傳播方式,強化公眾保護意識

夜幕降臨,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天下第一關廣場人頭攢動。當夜晚第一束燈光照亮古城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山海關城樓上。這場“《觀·山海》長城情境光影秀”是山海關景區創新打造的夜游文化的一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山海關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希望創新游客游覽山海關長城的方式,讓游客認同和喜愛長城文化,進而自發參與保護長城。”山海關區旅游和文化廣電局黨組副書記、山海關區長城學會會長郭穎說。

為傳播長城文化,增強公眾的長城保護意識,秦皇島市不斷創新長城保護故事的講述方式。去年暑期,秦皇島舉辦“傳承中華傳統  賡續長城精神”長城游學活動。

“課上,我不僅聽了一段段關於長城的歷史故事,還誦讀了許多與長城有關的經典名篇,收獲很多。”11歲的學生金子皓說。

為豐富公眾參與長城保護的方式,近年來,秦皇島市還發展了多樣化的活動載體。海港區舉辦“心手相連  守護長城”公益活動,200余名志願者體驗行走長城保護員巡護路線﹔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人民法院長城文化保護法庭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代表走進法庭,零距離感受司法活動,增強長城保護意識﹔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邀請小學生在博物館的展廳內為游客講解長城歷史文化,目前共培養“小小講解員”60余名。

“長城分布范圍廣,保存環境復雜,單靠文物部門的力量難以解決諸多問題,要持續發動社會力量參與,讓長城保護的公眾參與不停步,形式越來越多樣、越來越精彩。”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4日 04 版)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中信銀行石家庄分行:以金融“甘露”精准滴灌小微企業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個場合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過去,河北省金融改革發展成果豐碩: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強,金融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金融業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打下了堅實“地基”。 共富路上,離不開金融的賦能與助力。為進一步體現河北的“金融力量”,人民網、河北銀保監局共同推出《“引”金融活水 “潤”燕趙沃土》系列報道,向大家介紹和展示河北金融業在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實體經濟、賦能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特色經驗與做法。…
中建五局:加快項目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石家庄2月11日電 (周博)石家庄贊皇職教中心項目二次結構全面施工,石家庄君樂寶住宅項目全面沖出正負零﹔保定長城酒店及科創中心項目酒店主樓筏板鋼筋綁扎完成70%,年后第一塊筏板正在澆筑﹔邯鄲西苑壹號項目已全面沖出正負零,緊鑼密鼓地沖刺主體封頂……近日,中建五局承建的工程項目現場吊臂起落、工程車穿梭,生產建設如火如荼,項目有序開工、快速推進,助力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加速度”。 保定長城酒店及科創中心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