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滄海桑田 春華秋實

2022年09月24日08: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02年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倡議,今年是倡議提出20周年。前不久,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列為世界首批、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到現在,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總數增加至18項,居世界首位,涉及的農業品類不斷豐富,生態類型更加多樣,區域分布持續優化。

  穿越悠悠歲月,農耕文化源遠流長。18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見証滄海桑田,蘊藏古人智慧,鐫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融生態美、農業美、人文美為一體。此外,農業文化遺產還在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種質資源、涵養生態、傳承文化上發揮著重要的功能價值,需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各地區各部門在保留傳統風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適度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休閑、科普研學等新產業新業態,開拓農業多種功能,促進農業一二三產融合,正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所處的南嶺山地距今6000年至1.2萬年前就出現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發源地之一。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有規模。龍勝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歷史,堪稱“世界梯田原鄉”。

  圖①:龍勝梯田稻谷一派豐收景象。張景珍攝(影像中國)  

  平均海拔接近3000米的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益哇鎮扎尕那村,擁有高寒草原、溫帶草原和暖溫帶落葉林三大植被類型,造就了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農耕種植青稞和蔬菜,牧業供給肉和奶類,森林既提供建材,也生長菌菇和藥材。

  圖②:扎尕那村豐收的山野。迭部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湖南新化縣的紫鵲界梯田初墾於秦漢,盛於宋明,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梯田總面積6萬多畝,上下500米山坡上水平梯田之間,既無庫也無塘,全靠溪水自流灌溉,素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說。

  圖③:豐收時節,紫鵲界村村民趁晴好天氣,晾晒稻谷。劉貴雄攝(人民視覺)  

  在雲南東南部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哀牢山余脈上一鋤一犁共創了一道農耕奇觀——哈尼梯田。哈尼梯田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同構的傳統農耕體系。村寨上方多是山,山上茂林成片﹔產自村寨的農家肥,成為下方梯田栽培紅米稻谷的養分﹔水流從森林緩流而下,穿過村庄灌溉著梯田。

  圖④:哈尼梯田文化展演上,當地群眾正在參加農耕文化實景演出,慶祝豐收。胡艷輝攝(人民視覺) 

  浙江青田縣稻田養魚的歷史迄今已有1300年。在這一系統中,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鬆土增肥、提供氧氣等功能,這種生態循環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達到淨化水質、提升稻魚品質、產出優質稻魚米等效果。

  圖⑤:豐收時節,青田山間的稻魚梯田一片金黃。青田縣委宣傳部供圖  

  “種一季稻、放一批魚、養一群鴨”是貴州從江縣延續千年的傳統農耕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在有水源保障的稻田,當地人根據稻田肥力和水源情況放養適量魚苗﹔待魚苗逐漸長大、水稻封行時,將雛鴨放入水稻田中散養,魚和鴨共同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形成“稻田養魚魚養稻、稻田養鴨鴨養稻、稻魚鴨三豐收”的生產模式。

  圖⑥:從江縣往洞鎮增沖村村民展示收獲的田魚。吳德軍攝(人民視覺)  

  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位於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其核心區位於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總面積500萬畝,涉及23個嘎查。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體,農林相互依存、優勢互補的復合生產體系,為牧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食物和生產生活用品來源。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草原轉場方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現代游牧已經由機動車運輸徹底取代了勒勒車運輸﹔單純騎馬放牧發展為騎馬與騎摩托車放牧並存。

  圖⑦: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牧民騎摩托車放牧。楊偉 東攝(人民視覺)  

  (綜合本報記者王浩、王錦濤、李茂穎、竇瀚洋、張棖、邵玉姿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4日 07 版)

(責編:李哲、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