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唐山曹妃甸:爭當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2021年09月07日08:58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爭當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曹妃甸區第三次黨代會明確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

爭當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近日,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礦石碼頭,貨輪正進行裝卸作業。河北日報通訊員 曹 軒攝

日前,在鑫華源曹妃甸智能停車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操縱智能焊接機器人進行焊接工作。河北日報通訊員 季春天攝

“十四五”期間,將簽約引進億元以上京津產業項目200個,力促1至2家京津名院名校在曹妃甸建立分院、分校,積極推動京唐城際鐵路南延至曹妃甸段、唐曹鐵路東延早日開工,環渤海城際高鐵濱曹段“十四五”期間開工,實現20分鐘入津、1小時到達北京、雄安

聚焦“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的引領區、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的支撐區、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的示范區”三個定位,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港雙城”、向海發展三大戰略,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圍繞經濟發展、改革開放、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社會治理、政治生態“六大目標”,著力打造協同、實力、活力、魅力、開放、效率、美麗、和諧曹妃甸,爭當唐山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在新時代加快“三個努力建成”中擔重任、挑大梁……日前,唐山市曹妃甸區第三次黨代會明確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堅持“33568”工作思路,發揚“趕海精神”,打造一個全新曹妃甸。

向海圖強,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曹妃甸因海而生、依港而興,優勢在海洋、潛力在海洋。為向海洋要空間、要資源、要效益,曹妃甸實施海洋強區戰略,實現陸海統籌、港產城融合,做大海洋產業,壯大海洋經濟。

向海發展,深水大港是曹妃甸的核心戰略資源。依托該資源,曹妃甸全力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努力建成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為深化港口合作,該區將積極承接好秦皇島煤炭轉移,加快推進唐山港口集團和曹妃甸港集團集裝箱公司整合,科學高效配置岸線資源,進一步調整優化港口結構,合力布局功能板塊,並繼續深化與天津港口集團在航線、口岸、貿易等領域合作,共同打造環渤海地區現代化港口群、自由貿易港群。同時,不斷完善港口功能,進一步優化港口規劃,壓煤限礦,加快實施航道升級、碼頭泊位、倉儲配套等重點工程,健全現代化港口設施,鞏固礦石鋼鐵運輸樞紐港地位,擴大原油、液體化工、天然氣、木材接卸規模,大力發展集裝箱業務,建設國家北煤南運主樞紐。此外,曹妃甸還將不斷構建健全陸港聯動、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發展港口后服務。

港興而后產旺。曹妃甸突出高新高端,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做優做強精品鋼鐵、綠色化工、裝備制造、港口商貿物流等主導產業,促進高端化、集群化發展。瞄准木材加工、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不斷提高綜合效益。同時,培育壯大新材料與新能源、新型信息數字等新興產業,整合各類要素資源,做大產業總量,提高貢獻份額。

在此基礎上,曹妃甸根據發展定位、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推動園區優化整合,加快形成產業發展集中集約、特色產業帶差異發展的良好格局。其中,提升園區功能,創新園區發展機制,建立健全研發設計、信息咨詢、資本運作等公共服務平台,使園區成為集聚優質要素的高地。同時,強化政策扶持,繁榮市場主體,支持企業擴大有效投入、加強管理創新,促進各類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向行業龍頭集聚,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裝備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以港促產,以產興城,曹妃甸深入實施“一港雙城”戰略,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努力打造高品質現代化濱海新城。在強化城市規劃引領的基礎上,堅持繁榮新城與改造老城統籌推進,不斷補齊交通路網,以及教育、醫療、商業、文化、體育等方面城市功能短板。

共建共享,做強協同發展示范區

未來五年,在服務服從國家重大戰略中發展曹妃甸,在推動唐山沿海地區統籌發展中壯大曹妃甸,是該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為此,曹妃甸深入實施協同發展戰略,找准自身定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共建共享,著力做強協同發展示范區。

為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曹妃甸深化產業協同,落實《進一步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實施方案》,全面深化與京津對接合作,做大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做實濱唐曹妃甸示范產業園區,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向曹妃甸聚集。“十四五”期間,將簽約引進億元以上京津產業項目200個。同時,深化社會協同,全面加強與京津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共建共享,推廣聯合辦學、合作辦醫、共建服務新模式,力促1至2家京津名院名校在曹妃甸建立分院、分校,實現社會服務共建共享。為深化交通協同,曹妃甸還將積極推動京唐城際鐵路南延至曹妃甸段、唐曹鐵路東延早日開工,環渤海城際高鐵濱曹段“十四五”期間開工,實現20分鐘入津、1小時到達北京、雄安。

服從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是曹妃甸協同發展中的另一重要內容。該區將主動接受輻射和帶動,規劃建設3000畝的雄安·曹妃甸先進制造產業園,探索“飛地”合作模式,吸引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制造業落地,打造雄安新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加工制造基地。同時,積極引導區內企業主動對標雄安質量、雄安標准、雄安需求,推介綠色建材、特種鋼材、裝配式住宅等產業進入雄安市場。建設交通新通道,謀劃建設雄曹鐵路,打造雄安新區“出海口”。

作為唐山市沿海經濟帶發展的重要一環,曹妃甸將全力推動唐山沿海地區統籌發展,樹牢“一盤棋”思想,堅持“五個統一”原則,發揮曹妃甸龍頭示范作用,密切與海港開發區、豐南、灤南、樂亭、國際旅游島合作,推動產業項目分工協作、交通路網相互連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共同打造唐山高質量發展沿海經濟帶。

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曹妃甸處於內外雙循環交匯的重要位置、“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是全市全省開放最前沿。因此,曹妃甸將堅持“向海拓展”與“向陸輻射”並舉,“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打造河北、唐山開放新高地。

為全方位融入開放格局,曹妃甸將突出日韓、德國等東北亞和歐洲區域,加強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加快中韓自貿港、中俄木材交易所等項目建設,深入開展外資項目攻堅,深化拓展國際交流,不斷推動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同時,大力度優化開放環境,著重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優化報關程序,實現由口岸通關執法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拓展,並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建立健全政務服務大數據庫,推進與北京、天津自貿區的跨省通辦、同事同標。此外,創新金融新業態,推動金融機構開展國際金融業務,引導民間資本設立民營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建設臨港金融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對外開放的活力,源於改革創新。曹妃甸堅持改革推動、創新驅動,有效化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改出“加速度”,創出“新動能”,勇立沿海改革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為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該區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金融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工程項目審批流程再造,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健全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同時,鞏固園區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成果,並深入開展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盤活處置閑置資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實施創新驅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曹妃甸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壯大發展新動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在此過程中,該區將培育創新主體,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度發展機制。建設創新平台,支持唐山機器人產業研究院等企業研發中心發展,爭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創新領域國家實驗室落地。引育創新人才,積極引進兩院院士、國家級和省級領軍人才等高端人才,用好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工職院優質教育科研資源,培育一批適應本區產業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建設人才高地。(記者王育民)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