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1)》發布

2021年08月09日09:0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河北“三區一基地”建設步伐加快

《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1)》發布

河北“三區一基地”建設步伐加快

日前,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研究中心與經濟科學出版社聯合發布智庫年度報告之《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1)》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全力推進,成績斐然。高端協同平台得以建立、“三區一基地”建設迅速推進、三大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協同創新取得實效。

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所面臨的國內外發展環境、發展形勢、發展要求都發生了變化,京津冀協同發展也面臨著多重任務。河北作為京津冀發展的關鍵一環和短板制約,同樣面臨著全新的發展任務和發展要求。

“三區一基地”建設迅速推進,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長久以來,缺乏高端承接平台和產業發展載體一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的短板和弱項。“協同發展核心載體得以建立,高端平台建設實現突破。”報告認為,自《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特別是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局面得以改善。

“三區一基地”建設加快,產業轉移承接有序推進。

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步伐加快,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顯著提升。報告指出,經過轉型提升,河北傳統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獲得大幅增強。與此同時,河北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出了一套新動能“增量培育”的“組合拳”。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引領河北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環首都貧困帶基本消除。“十三五”期間,河北圍繞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的建設,突出新型和統籌兩大主題,優化城鎮結構布局,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合理配置。6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環首都貧困帶基本消除。2019年河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7.62%,比2015年提升6.29個百分點。

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系統韌性和穩定性大幅增強。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50.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2%,劣V類斷面較2014年下降36.5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達到35%,生態系統韌性和穩定性大幅增強。

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商貿物流發展進入新階段。2019年河北全社會貨運周轉量比2013年增長18.6%﹔港口泊位總數達到213個,貨物吞吐量11.6億噸,比2013年增長30%﹔全省網絡零售額實現3600億元,快遞業務收入242.4億元,增幅34.1%。

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協同發展核心支撐進展順利。

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京津冀便捷通勤圈得以建立。大興國際機場成功通航,太行山高速、京張高鐵等相繼建成通車,市市通高鐵目標得以實現,“軌道上的京津冀”便捷通勤圈初步形成。

生態保護協作不斷突破,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步入協同立法階段。2020 年京津冀誕生首部區域協同立法——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同一文本、同步實施。

產業承接協作不斷深入,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精心培育了43個重點產業承接平台,一批批制造業疏解項目落戶河北。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扎實推進,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石家庄五大示范區各具特色,大數據基礎設施支撐帶初具規模。

京津技術轉移轉化大幅提升,京津冀協同創新取得實效。合作實現了京津冀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2019年,河北吸納北京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200億元,是“十二五”末期的三倍還要多。

面臨三大任務,推進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

“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著新形勢:內外雙循環下城市群(都市圈)將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最為重要的空間載體﹔區域產業結構質變下以都市圈為核心的要素配置和產業重構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城市化進程放緩下基於城市群協同的多增長極式發展模式將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

報告提出,面對發展新形勢與新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至少要完成三個方面的任務。

要在內外雙循環格局構建中實現突破,為全國雙循環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撐和引領。以雙循環格局構建為核心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以雙循環格局構建為核心推動區域共建、共治、共享,以雙循環格局構建為核心重構基於質量效益的區域產業鏈路徑。

要在推動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上實現突破,具備國際示范意義的現代化新型首都經濟圈雛形。以非首都功能疏解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提升京津冀空間結構。以產業體系區域性重構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提升京津冀經濟結構。以統籌開放為核心,進一步構建京津冀區域開放大格局,為全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貢獻力量。

要在高質量協同發展模式的確立上實現突破,形成對全國其他區域協同發展的示范和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突破,成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在區域協同發展的多維創新體系構建上形成突破,成為全國創新發展的主要策源地。在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上實現突破,成為全國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示范高地。

“十四五”期間,河北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關鍵一方,推動和支持京津冀高質量發展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河北要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空間載體,為內外雙循環的構建提供基礎性節點支持﹔為京津冀高質量動力源的形成培育新增長點,為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提供完備的城市體系支撐﹔為創新策源地的形成提供戰略支點,為京津冀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試驗田和轉化場﹔在協同發展戰略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補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制約短板。

河北立足五方面突破路徑,補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短板

新任務需要新思路、新路徑。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的突破路徑有五個方面。

以雄安新區為依托培育高質量動力源新增長點,打造河北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和京津冀創新策源地的戰略支點。在新區探索建立“創新特區”,打造全國典范創新鏈。以數字化、智能化的商業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設施的構建支撐雄安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帶動和促進雄安新區和河北各個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和提升。推動雄安新區與沿海地區互動融合,重塑河北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大格局,引領帶動全省經濟發展質量提升。

以省會都市圈打造為核心,推動省會崛起,構筑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城鎮支撐體系。做大做強石家庄省會經濟,增強其影響力和帶動力。加強聯動協同,建設一體化省會都市圈。圍繞都市圈的互聯互通和產業協同,推動石家庄與邯鄲、邢台、衡水等周邊城市基礎設施高效連接、產業分工協作、市場統一開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省會都市圈。

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核心,在“三區一基地”建設上實現根本性突破。打造多層次、立體化、廣覆蓋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提升對物流要素的吸引和集聚能力。統籌承接平台分工合作,打造產業承接聯動支撐體系。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完善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的基礎支撐。以生態經濟融合發展為核心,創新生態支撐區模式,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提供全新支撐。

多維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實現與京津的對接融通。建立健全與京津各層次對接的長效合作機制。完善與京津協同發展的要素市場建設。積極推動建立區域資本共同市場、產業技術共同市場、信息資源共同市場、土地儲備交易共同市場、人力資源共同市場、征信共同市場。逐步完善三地統一的要素市場體系,使各種要素資源突破區域限制,其集聚、輻射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在京津冀協同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補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短板。以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為重點,推動產業轉型提升高質量發展,既要加快構建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化轉型支撐平台,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又要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為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以縮小公共服務差距為目標,全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以創新為核心引領,打造協同高效開放的創新生態。(記者米彥澤)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人民網帶您走進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應急科普體驗館
  • 河北邱縣:電力助力“三夏”保豐收
  • 保定消防:新時代“火焰藍”組歌《忠誠的名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