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法院:用司法呵護綠色發展

2021年05月23日08:52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邢台法院:用司法呵護綠色發展

  首屆太行山河北段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研討會近日在邢台舉行。這場研討會由省法院和邢台市委市政府主辦,與會人員和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圍繞“司法攜手同行,共護壯美太行”主題作了交流發言,對邢台法院用司法呵護綠水青山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離不開最嚴密的法治保障。2019年以來,邢台法院系統自覺把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懲治性與恢復性司法理念並重,找准服務環境治理的切入點、結合點,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也為司法助力市域經濟綠色發展探索了有益經驗。

  重拳打擊提供最嚴法治保障

  明明與自然資源部門簽訂的是土地整治施工合同,也承諾在施工過程中不進行開採砂石活動,但李某某、席某某投資成立的公司在施工中不斷盜採河砂,以此非法牟利。

  沙河市法院以非法採礦罪,依法判決被告人李某某、席某某有期徒刑3年3個月,並各處罰金5萬元,對兩人違法所得的62萬余元予以追繳,並判決被告人將採砂石造成的砂坑恢復原狀,否則承擔修復費用。

  2020年,邢台開展打擊非法採砂專項行動。市法院成立工作專班,把涉非法採砂案件列入重點督辦范圍,全年共審結非法採礦案51件,判處129人﹔先后組織7批非法採礦案件集中宣判,對39個案件的108名被告人判處實刑,並處罰金,將案例向社會公布。

  打造環境資源審判新品牌,助力市域經濟綠色發展。去年,邢台法院按照全市“年底PM2.5平均濃度退出全國倒十”目標,第一時間響應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及時制定出台《關於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為邢台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強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全面指導全市法院提高環境資源審判能力。

  “邢台兩級法院貫徹落實意見的過程,就是助推服務‘退倒十’目標實現的過程。”市法院院長李霽表示,全市法院環境保護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不僅在司法實踐中得以提升,也助力了邢台環境市域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服務了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推進審判專業化集約化

  早在2013年10月,邢台法院就正式成立環境保護審判庭,成為我省第一家建立環境保護審判庭的法院。多年來,邢台法院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全力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集約化。2019年初,又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實了環境資源審判“三審合一”審判模式。

  2020年5月起,邢台將南宮、開發區、沙河、平鄉、寧晉、廣宗6個基層法院作為試點法院,集中管轄環境資源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異地審理,試點以外的法院不再受理環境資源類案件,邢台法院也在我省率先實現了環境資源審判跨區縣集中管轄。

  在邢台法院諸多環境資源審判改革項目中,落實生態修復為主的恢復性司法理念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對於環境資源犯罪,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要堅決追究其損害賠償責任,使生態環境犯罪者、主要利益獲得者,既要承擔行政處罰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又要承擔刑事責任。”李霽說。

  去年4月,邢台法院受理了該市生態環境局訴山東某潤滑油公司、江蘇某廢油回收公司等6名被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一案,此案是我省首例市級人民政府指定生態環境部門提起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件,也是全省目前唯一一件。

  這起案件審理前,該案被告中涉及刑事犯罪的已被判處刑罰並予執行。去年12月,邢台法院一審判決6被告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及鑒定費、律師費等共計268萬余元。此判決已經生效。

  2020年11月,邢台市南和區法院發出河北省首份環境禁止令和環境修復令,禁止該案被告人繼續從事採砂活動,責令其按期平整恢復,否則將判令其承擔懲罰性賠償。12月,信都區法院向被告人發出全省首份管護令,責令其按要求參加補植復綠義務並對補種苗木進行管護。

  環境禁止令、環境修復令、補植令、管護令、巡查令、放流令、勞務代償令……這些令狀成為邢台法院優先考慮環境修復、落實恢復性司法理念的有效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損害賠償並不打入邢台法院賬戶。2020年1月,邢台法院推動與該市財政局等10部門聯合制定《邢台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在全省首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專用賬戶,將全市法院判決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統一納入市財政管理。目前,邢台法院依法判決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1559.65萬元,退賠資源損失1535.8萬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專用賬戶中已執行到位1112萬元。

  審判與服務同步延伸

  企業是該項攻堅戰的主戰場,法院則擔負著為企業提供高效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的重要職責。為此,邢台法院匯編《企業環境污染風險防控提示書》並開展了“環保法官送法進企業”活動。目前,共走訪重點排污企業303家,授課142場次,受眾15000余人次,解決實際問題206個,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法官進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和環保法律法規宣傳,非常及時、非常必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增強了企業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旭陽集團邢台園區總經理郎瑩說。

  在邢台法院看來,環境資源審判不能簡單一判了之,必須把審判與服務同步推進,有效開展兩個延伸。其中,“向前延伸”就是強化生態環境源頭治理,把審判工作提前到預防階段。

  除了“送法進企業”,邢台法院還廣泛開展環境保護調研活動,積極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出意見和建議﹔與相關單位搭建環境違法預防協作機制,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多部門聯合預防體系﹔將每年6月、12月確定為“環保司法宣傳月”,形成防治環境污染的強大聲勢。

  眼下,邢台生態修復司法保護教育(沙河)基地綠意綻放,生機勃勃。這是我省首家生態修復司法保護教育基地,待全部完工后,大沙河沿岸將變為一處融生態恢復、公眾參與、宣傳教育於一體的生態公園。這樣的基地,邢台法院目前正在同步建設4個。這也是邢台法院“向后延伸”的一個重要舉措。

  據了解,生態修復司法保護教育基地是邢台法院探索創新環境資源審判結果執行機制的有益嘗試,通過增植復綠、建設環保宣傳長廊等方式,達到生態環境“異地補植、恢復生態、總體平衡”的司法修復效果,提升社會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2021年初,邢台提出新目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這一年退出全國倒數十位。

  “堅決守護好京津冀生態屏障‘南大門’,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是法院義不容辭的職責。”李霽表示,全市法院系統將繼續在服務和保障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作出新貢獻。(記者 邢雲 通訊員 張偉亮)

(責編:李哲、祝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