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碧海藍天活力澎湃

2020年08月11日08:33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北戴河:碧海藍天活力澎湃

北戴河始終堅守生態環境這一生命線,打造天藍水淨、生態宜居的濱海度假勝地。北戴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北戴河,家喻戶曉的海濱之城、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燕山、渤海在此遙相輝映,沙灘、綠樹在此相映交融,海洋、森林、濕地三大生態系統在此匯聚,繁茂的花木、幽雅的環境、悅耳的濤聲,無處不讓人們感受到北戴河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意。

近年來,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大力實施“生態先行、旅游立區”的發展戰略,榮獲“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等多項殊榮,每年都吸引著數以百萬的中外游客來此休閑度假,真正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碧水+藍天

嚴守底線筑牢生態屏障

8月1日早上6時許,北戴河海濱潮水退去,海風清爽柔和,北京游客劉輝早早喊醒3歲的小兒子去趕海。

“我2012年出差到過北戴河,之后每年都會來到這裡,眼見北戴河的海水越來越清,環境越變越綠,我也越來越喜歡這裡。”劉輝說,“這裡清新的空氣特別適合晨練。我想等條件允許后,讓父母到這裡來養老。”

生態環境始終是北戴河區的生命線,筑牢生態屏障,擦亮綠色底色,是北戴河區廣大干部群眾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碧水、藍天保衛戰同步打響,讓北戴河“水清氣淨”,植樹造林,讓北戴河綠意漸濃。

在北戴河村,戴河穿村而過,河岸上楊柳婆娑,河中睡蓮相依、水草搖曳,白鷺、野鴨穿梭其間,或停留,或嬉戲。

“這是正在進行的戴河下游生態修復工程,通過河道清淤、雨污分流、堤防綠化等措施,保護戴河的水質。”該區水務局副局長滕玉剛說,治海必治河,治河先治污,為保障近岸海域水質、維護區域內河流生態,該區同步依托河湖長、灣長工作機制,實施了戴河下游生態修復工程、蒲河濕地治理工程、新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工程、赤土山大潮坪入海河流治理工程等多項河流生態修復工程。

對於沿河村庄生活污水,該區因地制宜,或鋪設污水管網引入城市管網,或建設小型污水處理廠避免直排,確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達到功能區劃標准,重點浴場海水質量持續保持國家一類標准。

在藍天保衛戰中,北戴河通過城市區地源熱泵清潔能源集中供暖、農村“氣代煤”“太陽能光熱+”等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禁煤和清潔取暖全覆蓋。同時深入推進鍋爐治理、餐飲油煙治理、重型柴油貨車深度治理及揚塵管控工作,基本消除了內部污染源。

“今年,全區空氣環境質量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局長馮立朋說,通過多方治理,1月至7月該區空氣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為4.24,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90%﹔優良天數175天,較去年增加26天,優良天數比例為82.2%,上升11.9%﹔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較同期下降26.09%。

水清、氣淨離不開森林綠化的力量。“我們通過宣傳獎補政策鼓勵村民植樹造林,通過嚴把苗木關、栽植關、管護關,確保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北戴河區林業局副局長張春紅說,截至目前,該區共完成造林3933畝,其中人工造林1270畝,造林撫育2354畝,村居綠化309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31%。

精細+精美

“繡花精神”打磨城市品質

8月2日12時,北戴河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萬鴻林准時來到老虎石海上公園附近。在向同事焦衛濤詢問完上午執法情況后,接班在烈日下開始了巡邏。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我們實行‘握手式’交班,確保城市管理無死角。”區城管局副局長謝兆瑞說,北戴河在城市管理中實行“三監管二督導一平台”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人性化。

據了解,該區先后推出“城鄉管理21條”“誠信經營13條”“重點領域監管執法57條”等多項創新制度,探索建立了全覆蓋、無盲區的城鄉執法“北戴河標准”。

“北戴河標准”是啥?“是以‘繡花精神’打磨城市,打造‘無處不精致、無處不精細、無處不精美’的城市風貌。”謝兆瑞說,該區通過商戶牌匾整治提升、“全民洗城”“煙頭革命”等行動,全面提升了城市環境質量。

為了達到“無處不精美”,該區通過打造精品街道和城市公園,讓城市處處有游園,處處是風景。

在北戴河最有名的精品街道——保二路,筆者看到,沿街建筑融合了多國地域文化特點,木制格窗、廊柱高台、坡屋面、虎頭窗等建筑形式、符號及色彩運用其中,引得大量游人在此拍照留念。

在北戴河新一中南側,3萬平方米的波斯菊正值盛花期。從高處俯瞰,粉白色、玫紅色……一簇簇、一朵朵芳華明艷,向著陽光花開正濃。整片花海色彩斑斕,猶如萬花筒,美不勝收。微風拂過,群花搖曳,倩影婆娑,如同夢幻的童話世界。在花中漫步,有“人在花間走,身在畫中游”之感。

“在城市綠化工作中,我們遵循‘針葉闊葉多樹種、高低錯落多層級、花草結合多色彩’的理念,將全域打造成‘大植物園、大花園、大公園’。”張春紅說,該區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打造精品式園林城市,實現了生態園林景觀化,精品園林藝術化,城市園林人文化的北戴河特色。

截至目前,北戴河建成區綠化率達到53.815%,綠化覆蓋率達到57.526%,人均公園綠地54.16平方米,三項指標均位於全省前列,先后獲得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縣區稱號。

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不斷提高城鄉群眾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漫步海濱鎮陸庄村,海浪、漁船、海鷗……充滿海洋元素的牆體彩繪,講述著小漁村當年的故事,魚漂、貝殼風鈴、墜網石……民房外牆上巧妙的漁家懸挂裝飾,還原了小漁村靜謐的美好。

“原來的陸庄可不是這樣,各種私搭亂建,村民家柴草都堆在門口,村內衛生條件很差。”陸庄村黨支部書記朱鳳海說,陸庄村的改變完全得益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我們通過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農廁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時在今年實施了‘兩清兩潔兩化’,清理死角死面、清除生活陋習,綠化、美化村內環境,達到清潔、整潔的目標。”該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振堂說,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美化了環境,還為全區發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融合+創新

轉變思路推進產業升級

作為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北戴河的旅游產業發展已久,但旅游產品單一、受季節影響明顯,阻遏了北戴河旅游產業的發展之路。

變則興,不變則衰。北戴河危機中尋新機,對國有景區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實現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有效提高景區的管理和運營效率。

在國有景區鴿子窩公園內,修建一新的觀景木棧道、平整完善的細軟沙灘、修剪整齊的花草樹木,煥發出新的生機。小提琴手、吉他手、薩克斯手等民間音樂家演奏著各式樂曲,讓游人在登高望海、大飽眼福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聽覺“佳宴”。

全面提升景區環境,將旅游與文化相融合,北戴河旅游產業已開始大踏步前進,並以我省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首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這一沉甸甸的榮譽。

隻有住得好,才能游盡興。為此,北戴河在今年3月印發《鄉村住宿接待標准(試行)》,組織協調村鎮、公安、消防等對全區鄉村住宿接待場所進行拉網式審核,對民宿經營者進行升級指導,提升全區民宿品質。

“好民宿也能成為景點。”區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副局長張棟說,該區籌備成立了民宿設計資源服務庫,納入京津冀地區招募的5名設計師和3家設計公司的專業人才,對該區200余名具有提升意願的從業人員進行了8場次培訓,從設計藝術、店長管家經營管理、網絡營銷等方面進行專業講解。

“我們希望通過實施鄉村住宿提升工程,進一步展現出我區鄉村住宿在全域旅游、鄉村振興、文化傳承等多領域的獨特價值和作用。”張棟說。

此外,北戴河秉承“產業融合+業態創新”理念,做優做強婚戀產業、營地建設等旅游周邊產業,並以國際輪滑節、馬拉鬆、冰雪運動會、春節燈會等多項優質的節賽活動豐富了四季旅游內涵。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在發展旅游產業的同時,北戴河結合區域實際,發展低能耗、無污染的總部經濟,通過踐行招商真心、服務耐心、做事細心、領辦誠心、工作交心的“五心工作法”,吸引500余家企業入駐。

“目前入駐企業覆蓋了能源貿易、金融保險、船務運輸、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特別是能源類總部企業發展迅速,已達280余家,佔全部總部企業的56%。”北戴河經濟開發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學博說,目前,總部經濟稅收已由2014年的2.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5.56億元,2019年的稅收佔全區的51%,成為該區財政收入的主力軍。

此外,北戴河還積極豐富夜間休閑度假業態,提升北戴河夜經濟。該區以“浪淘沙北戴河”精品演藝、紅石路網紅街區、石塘路藝術街區、保二路萬國風情街為底版,提升旅游項目品位,豐富展示體驗業態,強化與文化業態的融合互促,運用網絡直播的宣傳方式擴大宣傳,打造北戴河度假區的網紅產品,促進了北戴河夜經濟加速發展。

“北戴河是度假的天堂,是觀光的勝地。這裡的美貫穿四季,繁花似錦的春、清爽宜人的夏、浪漫時尚的秋、靜謐安然的冬,讓人全身心陶醉其中。”北戴河區委書記陳秋華說,北戴河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見証者、實踐者、受益者,北戴河隻有守住生態環境這一生命線,以“繡花精神”進行城市、鄉村管理,發展適合自身的傳統、新興產業,才能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闊步向前。(記者郭猛、孫也達 通訊員張悅)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