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水果別貪吃,小心付出慘痛的代價!看看水果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年07月31日11:20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夏日水果別貪吃,小心付出慘痛的代價!看看水果的正確打開方式

  編者按:都說夏天是水果味的,每一抹甜爽,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多想暢快品嘗,誰料,甜美水果也會是過敏原。快來看看夏日水果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葡萄

  近日,廣西桂林一位父親發布視頻,稱兒子因吃葡萄過敏,收獲一張“香腸嘴”。知道雞蛋過敏、牛奶過敏、花生過敏、海鮮過敏,真沒想到正當季的葡萄也來湊一把熱鬧!其實,葡萄過敏也不算什麼稀奇事。網上跟醫生咨詢“吃葡萄渾身痒痒”“吃葡萄滿臉疙瘩”的人,誰不是“一把辛酸淚”!

  專家說

  過敏是指外界致敏原進入人體后,人體產生的一種異常的免疫反應。過敏反應最常由食物、藥物和昆虫叮咬而誘發,在很短時間內便會出現症狀。

  如今水果過敏的人不在少數,但多數過敏反應症狀較輕,出現口腔麻痒的不適感或口腔黏膜和嘴唇水腫,一般一兩個小時就會消失。人體的過敏原有2萬多種,而且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某些特殊體質的人群隻要吃到葡萄,就出現過敏症狀,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

  芒果

  芒果的蛋白質含量在水果中算出挑的,天生就帶過敏潛質。

  不熟的芒果脾氣暴,熟透的芒果味道好,還不易引發過敏喲!如果你吃芒果的方式是“洗臉式”的,建議還是多珍重。

  專家說

  食用芒果后的過敏,大多是“芒果皮炎”。典型表現就是嘴唇腫脹,嘴唇周圍及面部、身體接觸到芒果汁液的皮膚會出現密集小紅疹。

  易過敏的人,還有皮膚嬌嫩的兒童,要吃熟透了的芒果。最好不要剝了皮啃著吃,這樣很容易吃得滿臉都是。

  芒果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切成小塊用牙簽直接送進嘴裡,或打成果醬、果汁用吸管喝,盡量減少皮膚跟芒果親密接觸。如果芒果導致皮膚過敏了,馬上用水清洗,症狀嚴重就去看醫生。

  菠蘿

  對過敏,菠蘿的感情是復雜的。還真有一種病,就叫菠蘿過敏症。論發病,菠蘿脫不了干系,看看夏季菠蘿上市時的過敏門診就明白了。

  大概是因為菠蘿這口酸甜過於招人喜愛,即便處理起來繁瑣又頭疼,但在“吃菠蘿”這個領域,很多人還是貢獻出了無限智慧。

  為讓唇舌無恙,菠蘿肉全身泡鹽水。菠蘿榨個汁兒,瞬間就能滿血復活。但這些都阻止不了菠蘿興風作浪。在享用菠蘿這件事上,過敏體質的人隻好恨恨地說,菠蘿這東西,麻煩又難搞!

  專家說

  菠蘿也是一種容易引發過敏的熱帶水果。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這種酶可使胃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胃腸內大分子異體蛋白質得以滲入血液,引發機體過敏反應。

  孩子吃菠蘿,若出現皮膚瘙痒、潮紅、口舌麻木、喉嚨痒的症狀,再好吃也要立即停止食用。處理及時,兩三天內可恢復如初。如果還想嘗試菠蘿,建議將新鮮菠蘿切片,用鹽水浸泡﹔或煮熟,高溫可破壞菠蘿蛋白酶,預防過敏。所以,將水果放在微波爐裡加熱30秒,這個應對水果過敏的“高招”可以有。

  提示及建議

  水果的過敏原不一定僅存於果皮裡,果肉甚至果核都可能含有過敏原。而且,水果引發過敏的原因千差萬別,大多源於水果本身成分,也不排除生產、儲存、保鮮過程中的痕量農殘等物質。現在水果過敏的人不在少數,好在多數人的水果過敏反應症狀較輕。如果吃某種水果曾經有過不適反應,那以后再吃這種水果時就要特別注意。對付水果過敏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回避過敏原。

  小貼士:水果保鮮小妙招

  分開保存:

  許多水果在成熟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乙烯,比如蘋果、香蕉、木瓜等,如果和其他水果集中放置就會促使其他水果加快成熟,進而容易腐爛變壞。還有壞掉的水果,它們也會釋放大量乙烯,需要馬上從水果堆裡拿出來,避免與其他水果接觸。

  別洗掉果膠:

  水果的表面有天然的果膠保護,能夠預防水分的流失以及微生物的侵擾。若將水果放入冰箱保存,不需要清洗之后再放冰箱,因為在清洗過程中容易把果膠清洗掉。把水果分類存放,將容易受損傷的水果放到保鮮盒裡,以免在冰箱裡受到擠壓。

  排出氧氣:

  像山竹、葡萄以及提子等水果,很容易氧化腐爛。因此,在保存這類水果的時候,不但需要低溫冷藏,還要盡量排出其中的氧氣,以免水果氧化壞掉。在把山竹、葡萄、提子等水果放進保鮮袋之后,注意先把裡面的空氣輕輕按壓排出,再放入冰箱冷藏。還需要注意把壞掉的水果揀出來丟掉,以防影響其他完好的水果。

  冰鎮水果食用三注意

  注意一:

  食用時間有講究。盡量不要在剛吃飽或者空腹時食用冰鎮水果,可以在飯后1∼2小時后食用。

  注意二:

  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以不引起胃腸不適為宜。如西瓜每次食用不要超過500克,葡萄15顆左右,桃子不要超過1個,草莓10∼15顆。

  注意三:

  如果西瓜沒有一次性吃完,冰鎮后下次食用前應把表層切掉再食用,其他儲存在冰箱的水果也要重新洗一遍后再食用。(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健康中國、新華網)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