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梁村”App為基層社會治理插上智能化翅膀

2020年07月31日08:29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雖然,來來回回在這兩家之間跑了不下15次,但總算在20天的時限內解決了,說實在的,要不是入了咱這‘幸福梁村’App系統,糾紛不見得這麼快能調解成功,鬧不好矛盾還會升級。現在這兩家人握手言和了,還給俺們‘村兩委’干部和調解員打了個高分!”一說起前段時間調解成功的那起矛盾糾紛,梁村鎮張庄村黨支部書記張春輝就抑制不住地感嘆“幸福梁村”App系統讓村干部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高大起來。

近年來,河北省肅寧縣梁村鎮一直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延伸司法觸角,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在全縣率先成立“一鄉一庭”,實現“村級訴前調解室”全覆蓋,形成了一套可推廣復制的先進經驗。但在實際工作中,矛盾糾紛發現不及時、調處不透明、調解員法律知識匱乏、部門間協同性差等方面的問題逐漸顯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走向精細化的“絆腳石”。

如何再次創新?梁村鎮黨委、政府再次向自己發起了挑戰。

肅寧縣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上提出的“三年再造一個新肅寧”目標中,明確了五個量化指標,其中信訪工作要求到2021年底實現全縣254個村“零信訪”。作為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的排頭兵,梁村鎮先試先行,致力於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規范化、智能化、高效化,會同中國航天信息有限公司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了一款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指尖操作系統——“幸福梁村”App,將矛盾糾紛化解、基層黨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土地違建、掃黑除惡、特殊人員管理七個版塊納入,為基層社會治理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目前,“矛盾糾紛化解”版塊率先落地,App應用的及時性、便捷性及倒逼責任落實等方面效果凸顯。

梁村鎮副鎮長石東學分管信訪和調解工作多年,她全程參與了“幸福梁村”App的前期調研、設計等工作。在App試用兩個多月后,她給出了24個字的評價:“末梢靈敏、流程規范、協調聯動、智能高效、法制調處、精准考核”。

末梢端就是在“四個覆蓋”基層網絡人員的基礎上,將網格員隊伍拓展延伸到了包括一村一警、村級電工、村級計生專干、村調解員、農村代辦員、村醫及黨員和熱心志願者等共“15大員”,從橫向上保障了各片區網格員的全覆蓋,不但讓村黨支部書記有了“千裡眼”和“順風耳”,也為網格員們參與村級事務提供了平台,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為確保實用性,App在使用權限上設置了“12類角色”,賦予他們不同的操作界面和權限。橫向聯合,透明度高,打破了以往派出所、信訪辦、鎮訴調對接中心、村訴調室互不溝通“各自為戰”的低效局面。有效地打破了部門壁壘,提高了調解的協同性,克服了矛盾糾紛交接“碎片化”的問題,形成了訴調、訪調、警調“三調對接”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新體系。

同時,一個矛盾糾紛從網格員錄入系統的那一刻,縱向來看,鎮黨委書記、鎮長及分管領導、包片干部也會得到通知,可以時刻關注整個調處的過程,杜絕了很多矛盾糾紛因為村級不報、緩報,直至累積到上訪時,鄉鎮干部才發現的反應滯后局面。

對此,石東學深有感觸地說:“沒有系統之前,有了糾紛,如果當事人不到鎮信訪辦和鎮訴調對接中心,支部書記也不上報,等到開信訪調度會才知道這個案件,但到那時候案件已經積攢成多了,往往貽誤了最佳解決時機,致使局面被動。現在各級分管領導隨時都可以通過App進行督促指導,而且信訪、派出所、縣法院等多部門的橫向聯合,協同辦案,提升了辦結效率,發現一個解決一個,矛盾糾紛全部化解在萌芽狀態。”

為保障末梢靈敏起來,矛盾糾紛及時發現,系統在設計的時候採用了“傻瓜上傳模式”和“3分鐘反應機制”,既方便了網格員的快速上傳,又對村級落實主體責任形成督促。獎懲機制的設定對村一級形成了一定的約束,石東學說:“如果村裡不報線索,村民反映到鄉裡,鄉裡會再次進行案件下發,倒逼村一級必須進行案件受理。”

農村一般的矛盾起因都是小事,但由於介入的不及時,往往把當事人的氣越斗越足,以致於把矛盾激化。現在通過App,網格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通過App上傳,系統自動通知村黨支部書記3分鐘內必須受理,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穩控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前段時間,張庄村發生一起宅基地糾紛,就在雙方劍拔弩張,馬上要動用家族力量用武力解決的時候,網格員志願者褚光輝及時發現,通過App上報,村黨支部書記張春輝帶調解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最終避免了一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

在技術層面,“傻瓜上傳模式”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網格員的知識水平,讓他們在操作時可以通過語音、視頻、圖片及OCR身份証信息採集的形式上傳,簡單方便。

App的智能化分析功能,也為鄉鎮干部准確掌握矛盾糾紛調處現狀提供了科學支撐。石東學說:“以前村訴調室上報周報、月報的時候,因為村干部事務繁多,往往出現上報不及時、不准確現象。原來催辦、匯總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現在通過App裡的案件查詢功能,能自動統計矛盾糾紛的類型、數量、調處情況和分布情況,並自動生成報表,原來一天的活現在隻需要1分鐘就能准確無誤地完成。”

現實調解中,調解員們發現如果沒有法律知識作依據,單純的“情理說和”已經很難讓當事人雙方服氣。於是,App在設計上又內置了智能咨詢機器人和線下智能應用終端,既方便了基層調解員學法、用法和群眾問法,又有效推動了基層普法,大大提高了調解成功率。橋二村剛剛調解的一個贍養糾紛,就用App的普法功能給當事人上了一課。當事人丈夫去世后,她拒絕繼續贍養婆婆。村級調解員通過APP的智能咨詢功能,了解到“丈夫去世后,妻子對婆婆無贍養義務,但夫妻二人的孩子有贍養義務”“喪偶兒媳如果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將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公婆的遺產”的有關法律條款后,耐心對當事人進行普法,並從民間習俗與道德層面對當事人進行勸導,最終將此糾紛圓滿解決。

實用與否,結果說話。值得欣喜的是,系統試運行以來,雖然錄入系統的案件較以前多了,但是上訪率卻大大下降了。兩個多月以來,全鎮網格員注冊登記699人,共調解案件103件,其中已辦結66件,移交法院26件,辦理中11件。

“矛盾糾紛化解”版塊的成功運行開了好頭。接下來,基層黨建、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其他六大版塊已設計完成,也將於近期投入使用,整個系統在全縣的復制、推廣指日可待。(宋志敏、石東學)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